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1980重生:重工帝国的诞生 > 第387章 这个责任谁来承担?

第387章 这个责任谁来承担?(1 / 2)

“知道价值多少吗?”李建国的声音颤抖着,“整条生产线如果真的报废,直接损失就是两百万!”

钱志强听到这个数字,腿一软直接跪倒在地。

两百万!在1980年,这是一个天文数字。别说他一个副厂长,就算把他全家卖了也赔不起。

王大海更是吓得魂不附体,他只是个保安队长,月工资才四十多块钱。两百万对他来说简直是天方夜谭。

“厂长,我们真的不知道会这么严重!”钱志强哭着说,“我们只是想...”

“想什么?想害人?”李建国怒火冲天,“你们这是犯罪!破坏国家财产!”

沈良看着两人狼狈的样子,心里却在盘算着什么。这两个家伙虽然可恨,但处理不好可能会引起更大麻烦。

厂里现在正是关键时期,如果闹得太大,影响生产进度,对谁都没好处。

“厂长,”沈良缓缓开口,“我觉得现在最重要的是修复设备,追究责任的事可以稍后再说。”

李建国愣了愣。他没想到沈良会替这两个害他的人说话。

钱志强和王大海抬起头,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

“沈工,您真是...”钱志强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沈良摆摆手:“我不是在为你们开脱。只是觉得现在停产损失更大。”

李建国深深看了沈良一眼,心中暗自佩服。这小子不仅技术过硬,处理事情也很有分寸。

“行,那先修设备。”李建国转向钱志强和王大海,“但你们两个别想就这么算了!”

钱志强连连点头:“厂长,我们一定配合调查,积极赔偿损失!”

“赔偿?就你们那点工资?”李建国冷笑,“钱志强,你这个副厂长不用当了。王大海,你的保安队长也别干了。”

两人如遭雷击,彻底绝望了。

丢了工作,在这个年代意味着什么,他们心里很清楚。

沈良观察着两人的表情,心中计划已经成形。这两个人现在彻底栽了,但如果利用得当,说不定还能发挥点作用。

“厂长,我想问问具体的损坏情况。”沈良转移话题。

李建国收起怒火,开始汇报:“主要是控制系统被破坏了,几个关键传感器也坏了。按照原来的采购周期,至少要三个月才能修好。”

“三个月?”沈良皱眉,“太久了。”

他在心里快速计算着。现在是1980年11月,如果真的拖三个月,就到明年2月了。

这个时间太长,会影响到他后续的很多计划。

“能不能想办法缩短时间?”沈良问。

李建国摇头:“很难。这些设备都是进口的,备件要从德国订购。光是运输就要一个多月。”

沈良沉思片刻:“如果我们自己制造呢?”

“自己制造?”李建国惊讶地看着他,“小沈,那些精密传感器可不是闹着玩的。”

“我知道难度很大,但未必不可能。”沈良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

他记得在21世纪的时候,这种传感器的原理并不复杂。关键是材料和工艺。

虽然1980年的技术条件有限,但未必不能土法上马搞出替代品。

钱志强和王大海在旁边听着,心中涌起一丝希望。如果沈良真能快速修好设备,说不定他们的罪过能轻一些。

“沈工,您真的有把握吗?”钱志强小心翼翼地问。

沈良瞥了他一眼:“现在说有把握还太早。需要先看看具体的损坏情况。”

李建国点头:“那我们现在就去现场看看。”

一行人来到生产车间。

损坏的设备静静躺在那里,几条断裂的电缆格外刺眼。

沈良仔细检查着每一个部件,脑海中回忆着相关的技术资料。

果然,最核心的几个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都被破坏了。

这些传感器的精度要求很高,在1980年确实很难制造。

但沈良记得,有一种变通的方法可以用相对简单的器件组合起来,达到类似的效果。

“老李,我们厂里有没有做电子器件的师傅?”沈良问。

“有几个,但都是修收音机电视机的水平。”李建国有些担心,“能行吗?”

“先试试看。”沈良充满信心,“另外,钱志强和王大海既然犯了错,就让他们戴罪立功吧。”

钱志强眼前一亮:“沈工,您想让我们做什么?”

“帮我跑腿买材料,打下手。”沈良淡淡说道,“能不能将功赎罪,就看你们的表现了。”

两人如获大赦,连忙点头答应。

沈良心中暗笑。这两个家伙现在彻底被他拿捏住了,正好可以当免费劳动力使用。

而且让他们参与修复工作,也算是一种心理惩罚。

看着他们为自己犯下的错误买单,应该比直接开除更有教育意义。

“好,那我们马上开始。”沈良拍拍手,“时间不等人,能早一天修好,就少一天损失。”

李建国深深地看了沈良一眼,心中的敬佩又增加了几分。

这个年轻人不仅技术过硬,处理危机的能力也令人刮目相看。

难怪上级这么看重他。

看来这次设备损坏的事件,说不定还能成为沈良展示能力的舞台。

如果他真能创造奇迹,快速修复设备,那在整个钢铁行业都会引起轰动。

沈良开始在纸上画着草图,脑中快速梳理着技术方案。

虽然条件艰苦,但这正是他擅长的领域——在有限的资源下创造最大的价值。

钱志强和王大海在旁边紧张地看着,他们的命运现在完全掌握在沈良手中。

如果沈良成功了,他们或许还有翻身的机会。

如果失败了,那就真的万劫不复了。沈良在草稿纸上快速画着线路图,笔尖在纸面上沙沙作响。

他皱着眉头,时不时停下来思考几秒。

虽然记得未来的技术原理,但要在1980年这种条件下实现,还真不是件容易事。

“老钱,你们厂里的电子元件库存怎么样?”沈良头也不抬地问。

钱志强赶紧凑过来:“沈工,您需要什么型号的?我马上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