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1980重生:重工帝国的诞生 > 第375章 整个二楼都给你们

第375章 整个二楼都给你们(1 / 2)

第二天一早,沈良刚到办公室,就听见楼道里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刘建国推门而入,脸上带着掩饰不住的兴奋。

“小沈,厂长要见你!马上!”

沈良装作有些紧张的样子:“刘科长,是出什么问题了吗?”

“好事!绝对是好事!”刘建国催促道,“快走,别让厂长等急了。”

路上,刘建国压低声音说:“昨天晚上厂长把你的方案看了三遍,然后连夜给市里打电话。今天一早,市工业局的李局长就赶过来了。”

沈良心中暗喜,表面却保持镇定。

市工业局的人都来了?看来这事儿闹得比预想的还大。

厂长办公室里,烟雾缭绕。

厂长张国华坐在主位,旁边一个五十多岁的中年男人正仔细翻阅图纸。这人穿着整齐的中山装,气质严肃,一看就是当官的。

“厂长,沈良同志来了。”刘建国敲门汇报。

张国华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审视:“小沈,过来坐。”

沈良走到办公桌前,规规矩矩地坐下。

“这位是市工业局的李局长。”张国华介绍道,“李局长,这就是设计方案的沈良同志。”

李局长放下图纸,打量着沈良:“小伙子多大了?”

“今年二十六。”

“技校毕业?”

“对。”

李局长沉默了片刻,又问:“这套连铸设备的方案,真是你一个人设计的?”

沈良点头:“是的,不过还很粗糙,需要改进的地方很多。”

“粗糙?”李局长笑了,“小伙子,你知不知道,昨天我拿着你的图纸,请市里的几个老专家看了看。他们都说这套方案在技术上完全可行!”

张国华接话道:“小沈啊,你可是给咱们厂争光了!李局长说了,要是这套设备真能造出来,不光是咱们厂的大事,更是整个市里的大事!”

沈良装作受宠若惊的样子:“领导过奖了,我就是按照书本上的理论,结合咱们厂的实际情况琢磨出来的。”

“书本理论?”李局长眉毛一挑,“小伙子,我问你,这个中间包的分流设计,你是从哪本书上看到的?”

沈良早就准备好了说辞:“不是从书上看的,是我自己想的。我觉得钢水从大包进入中间包的时候,如果直接倒进去,温度不均匀,会影响铸坯质量。所以就想着能不能分几股流,让钢水充分混合。”

李局长和张国华交换了一个眼神。

这小子不光技术厉害,脑子也灵活得很!

“小沈,实话告诉你。”李局长语气变得严肃,“市里已经决定了,你这个项目要立项!不光是咱们市,省里也很重视。如果成功了,要在全省推广!”

沈良心跳加速,但努力控制着表情:“真的吗?”

“当然是真的!”张国华拍了拍桌子,“小沈,你小子这回可是一飞冲天了!”

李局长继续说:“不过项目立项是一回事,能不能成功又是另一回事。你有把握吗?”

沈良故意思考了片刻:“李局长,技术上我有信心。但是制造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各种问题,需要不断调整。”

“这个我们理解。”李局长点头,“所以市里决定,给你们厂拨付专项资金三十万,专门用于这个项目。”

三十万!

沈良差点没控制住表情。要知道,这个年代一个工人一个月的工资才几十块钱,三十万简直是天文数字!

张国华也激动得脸红脖子粗:“李局长,这...这是不是太多了?”

“不多!”李局长摆手,“如果这套设备真能投产,给国家节省的外汇远不止这点钱!再说,这是技术创新,市里全力支持!”

李局长转向沈良:“小沈,项目组长就由你担任。你需要什么人手,什么设备,直接跟厂长提。厂里不能解决的,找市里!”

沈良深吸一口气,郑重地说:“李局长,我一定不辜负组织的信任!”

“好!就是要有这股劲头!”李局长站起身,“我还要赶回市里汇报,就不多待了。小沈,加油干!全市人民都等着你的好消息呢!”

送走了李局长,张国华关上办公室门,神情变得更加严肃。

“小沈,实话告诉你,压力很大。”张国华点了支烟,“市里这么重视,要是搞砸了,咱们厂就完了。”

沈良理解张国华的担心。这个年代搞技术创新,成功了是英雄,失败了可能连工作都保不住。

“厂长,我明白。”沈良认真地说,“我会全力以赴的。”

“你需要多长时间?”

“如果一切顺利,半年内应该能造出样机。”

张国华点点头:“行,我给你半年时间。人手方面,你可以从全厂挑选,不管是工程师还是技术工人,只要你看上的,我都给你调过来。”

“谢谢厂长!”

“别谢我,做出成绩来才是真的!”张国华叫来刘建国,“老刘,从明天开始,成立连铸设备研发项目组,沈良任组长。你协助他把队伍组建起来。”

“是!”刘建国应声。

“还有,给项目组单独腾出一个车间,所有设备优先保障。”

“明白!”

走出厂长办公室,刘建国拍了拍沈良的肩膀:“小子,这回你可是鸟枪换炮了!项目组长啊,比我这个技术科长还牛!”

沈良笑了笑:“刘科长,还得靠您多支持。”

“那是当然!”刘建国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不过小沈,你可要小心点。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厂里有些人,可能不太服气。”

沈良心中一凛。

看来除了技术问题,还得应付人际关系。

不过他并不担心。前世在国家重大装备办待了那么多年,什么样的人没见过?

“我会注意的。”沈良点头。

回到技术科,消息已经传开了。

几个年轻的工程师围过来,眼中满是羡慕。

“沈工,恭喜恭喜!”

“项目组长啊,以后可得多关照!”

“沈工,你这是要发达了!”

沈良笑着跟大家寒暄,心中却在盘算着项目组的人员配置。

王德富走过来,神情有些复杂:“小沈,恭喜你了。”

“王师傅,以后还请多指教。”沈良客气地说。

王德富沉默了片刻,突然问:“你真有把握?”

“有。”沈良回答得很坚定。

“那就好。”王德富点点头,“不管怎么说,这是咱们厂的大事。我全力支持你。”

看着王德富转身离开的背影,沈良若有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