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爭议
“谢谢,谢谢组委会把这个奖颁给我。”
发表获奖感言之前,邓朝连续做了两次深呼吸。
“抱歉,我有点激动,除了组委会之外,我还要特別感谢我的老板,也是这部电影的导演、製片人,沈良导演。“
“九年前,在我最迷茫的时候,是他帮我找准了方向。“
“一年前,我又面临了一次人生中的关键抉择,还是我的老板给我指明了方向。“
“谢谢,谢谢您。”
说著,邓朝朝著台下单独鞠了一躬。
眾所周知,有些话是不能隨隨便便说的,特別是在公开场合,还是说的这么情真意切。
迴旋鏢,哪里都有。
现在把话说的那么满,未来如果分手』闹得太难看,一顶忘恩负义的帽子,绝对少不了。
因此。
在说出这番话之前,邓朝已经想好了。
就留在深光。
什么个人工作室,什么掛靠,通通不去,创什么业
出去能有威尼斯影帝拿吗
虽然他不是第一位华人威尼斯影帝,但上一位华人威尼斯影帝是什么时候了
1994年!
获奖人是他的同门师哥,95级的夏宇。
他们刚入学那会没少听说这位师哥的各种传闻,没入学就拿到了一座影帝。
还是首位华人威尼斯影帝。
最年轻的威尼斯影帝。
风光无限。
他们上学的那个年代,又是国內在欧洲三大频频拿奖的年代,表演班的人,谁没幻想过
今天!
不再是幻想!
与此同时,大洋彼岸的国內,即便是凌晨时分,依旧有人熬夜蹲守,静待开奖结果。
当邓朝获奖的快讯传回国內,图文直播间內沸腾了。
【见证歷史!见证歷史!】
【第二位威尼斯影帝!牛逼!】
【哈哈,好想快点看到电影,等不及了!】
【孟总(霸总男主角)牛逼,这回咱们也是国际范了!】
【深光一哥、一姐,实至名归,都是国际范』!】
【中戏之光,孟总站起来了!】
【不让他人专美於前,超子,牛逼,我以后我再也不叫你逗比了,你是牛逼!】
【不对,兄弟们,不对,很不对,威尼斯有惯例啊,通常情况下不会把大奖和其他奖项颁发给同一部电影】
【啊还有这种说法吗】
【肯定有啊,完辣,沈导衝击三金大满贯的目標要失败了】
【——】
隨著那个掛著“波一王』id的用户把话题转移到沈良身上,直播间的討论风向完全变了。
全在討论沈良。
虽然邓朝的热度、知名度都没问题,但跟沈良比,还差了点意思。
另一边。
程好虽然已经睡了,但她的助理一直在看转播,一旦有消息,第一时间给老板娘打电话。
看到邓朝获奖,陈梓心中顿时生出了一种不太妙的感觉。
老板这次真的无缘三金了
儘管老板获奖的概率本来就不大,但在奖项没有颁发之前,悬念一直存在。
颁奖典礼进到现在,好了,悬念被主办给杀死了。
更远的巴西。
小胖也在看颁奖典礼的转播。
作为圈內人,她当然也知道欧洲三大的潜规则。
此刻,她心里想著。
早知道是这个结果,不如留在威尼斯多陪陪良哥几天,用她的心口,安慰良哥。
虽说良哥或许不太需要安慰,別人不清楚,作为身边人,他们很清楚,良哥对三金大满贯的最后一金,执念並不高。
毕竟。
那种歷史级別的成绩,岂是说拿就能拿的。
看著,看著,胖就看见屏幕里弹出一则快讯。
【《达拉斯买家俱乐部》获评审团大奖,沈良上台发表获奖感言】
果然。
看见这条快讯,屏幕前的很多人都跟范小胖一样,心里满是遗憾。
第三金,没有拿到啊。
新闻跳出的同时,小胖已经掏出手机给沈良发了一条消息。
【良哥,等我拍完戏回来,有惊喜】
发完消息,小胖就开始洗漱,新的一天就要开始了,她要赶赶进度。
爭取不耽误剧组的时间。
前段时间请假耽搁的进度,必须赶回来。
国內。
程好也被助理的电话给吵醒了,从对方口中得知沈良只拿了第二大奖,以及影帝双黄蛋的事,她就掛断了电话。
旋即。
她也给沈良发了条消息。
【老公,加油,我支持你的任何决定,永远支持】
嗡!
嗡!
嗡!
颁奖典礼现场,沈良回到台下时,手机一直在那震。
哪怕不看,他也知道手机里的简讯內容是什么。
没能拿到金狮,沈良心底其实没有多少遗憾,正常人都知道那是不太可能完成的目標o
即便最后完成大满贯,也不是现在。
时间不对。
没有大满贯也好,接下来他可以专心拍商业片,连续拍了好几部跟好莱坞合作的电影c
沈良准备换换口味。
拍完那部《彗星陨落》之后,他要拍一部纯华语片。
题材定了,方向也定了。
科幻片!
三体。
只是拍的不是《红岸往事》,那一段时期比较敏感,虽然修改之后本子也能过审。
但他不打算拍。
留著以后再拍,《红岸往事》没有太多的特效,不需要大投入、大製作。
回头把它拍成文艺片。
没有大投入、大製作,电影本身的关注度就没那么高,过审也相对容易。
是的。
只是相对。
国內的审核看似没有什么硬性標准,实际上是有跡可循的。
一些稍微敏感的东西,发,可以,出版也没有问题。
拍
同样可以。
但,但这一切都有一个前提。
不能大规模的传播。
如果仅仅局限在一个相对较小的圈子,审核方面相对会宽鬆一些。
如果不上映,或者不大规模上映,不大规模宣传,拍,还是可以拍的。
不要把那些当成洪水猛兽。
“获得第67届最佳影的作品是——”
“在某处—索菲亚科波拉。”
当昆汀在台上报出金狮归属之时,台下罕见的出现了一阵骚动。
“og,在某处”
“蛤”
“儿戏,太儿戏了!”
“这是威尼斯电影节歷史上最暗的一天!”
“在某处昆汀的旧情人拿奖了”
“哈哈,真好笑,在某处也能击败沈良的新电影”
“难怪,难怪威尼斯电影节年不如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