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江岸新颜(2 / 2)

\"郝总,典礼马上开始了。\"助理小林小跑过来,递给她一份流程单。

郝妍点点头,目光却还停留在眼前的美景。22.5公里的叠坝景观宛如一条翡翠项链,蜿蜒在丹江沿岸。8米宽的步道上游人如织,有人推着婴儿车,有人牵着宠物狗,更多的是举着手机拍照的年轻人。

步道一侧是波光粼粼的江面,游船缓缓驶过,拉出长长的白色尾迹;另一侧是错落有致的绿化景观带,香樟、银杏、紫薇的枝叶在微风中沙沙作响。

\"听说今早六点就有人来占位置了。\"小林顺着她的目光解释道,\"网上有个视频火了,说这里是'小外滩'。\"

郝妍微笑着。两年前那个满是泥泞的工地,如今已成为这个城市的骄傲。她望向健身区,老人们正在打太极,动作整齐划一;休闲区里,孩子们在喷泉边嬉戏,水珠在阳光下折射出彩虹;文化景观前,游客们排队等待在\"丹江明珠\"雕塑前合影。

最让她欣慰的是明代遗址区——下沉式的露天博物馆。白教授有时候会带着一群学生来讲解,围观的大人和孩子们都会瞪大眼睛听得入神。

\"各部门注意,领导车队已到达西门。\"对讲机里传来急促的指令。

郝妍整理了一下西装外套,快步走向典礼主会场。红毯两侧的礼仪小姐已经就位,巨大的背景板上\"丹江沿江景观带竣工典礼\"几个烫金大字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她的目光在人群中搜寻,很快锁定了那个熟悉的身影——张玉龙正与几位市领导交谈,一身剪裁得体的深灰色西装勾勒出他挺拔的身姿。三十七岁的他作为玉龙集团掌门人,既有年轻人的锐气,又有超越年龄的沉稳。

似乎感应到她的注视,张玉龙微微转头,隔着人群向她挥了挥手,嘴角勾起一抹只有她能读懂的笑意。

郝妍感觉心跳漏了一拍,急忙收回视线。两年来他们成了推心置腹的知己,还有那些隐秘的夜晚浮现在脑海——在他住的丹江国际酒店房间,还有她那套可以俯瞰整个丹江的顶层家中...。

市委书记周志远率先走上红毯,身后跟着王立峰市长和北朝国旅游部的官员。剪彩仪式后,周志远对着话筒说道:\"这条景观带是丹江的崭新名片!\"他的声音通过音响传遍整个广场,\"它凝聚了设计者的智慧、建设者的汗水,和全市人民的期待!\"

掌声如雷。郝妍站在第二排,看到前排的张玉龙挺直了身板。作为集团公司的董事长,他每天日夜操劳,为这个项目也倾注了很多心血。也正是在那些业务合作中,他们的关系逐渐超越了工作伙伴...。

王立峰市长接过话筒:\"特别感谢玉龙集团的辛勤付出,还有景致园林的精彩设计!尤其是悬挑玻璃平台和遗址保护方案,得到了省领导和国际友人的高度评价。\"

郝妍感觉脸颊发烫。她设计的玻璃平台如今是网红打卡点,而那个曾引发争议的下沉式遗址博物馆,更是被《中国文化遗产》杂志专题报道。

\"

突如其来的点名让郝妍一怔。她深吸一口气走上台,从周书记手中接过话筒时,发现自己的手心已经沁出汗来。

\"三年前我第一次踏勘现场时,\"她的声音有些颤抖,\"这里还是一片荒芜的江滩。\"大屏幕上适时放出当年的照片,灰蒙蒙的江岸与如今的景象形成鲜明对比,\"是各位领导的信任、施工单位的配合,让我们能把图纸上的线条变成今天的实景。特别是...\"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台下肖刚的位置,\"在遇到分歧时,我们最终都选择了对工程最有利的方案。\"

台下响起会意的笑声。所有人都记得那些争吵激烈的协调会,记得暴雨夜的抢险,记得报纸上的负面报道。而现在,一切艰辛都化作了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