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次涨价,让许多人失去了继续购买的信心。
一份来之不易的积蓄,可能只够买一瓶茅台酒。
一次次的涨价,让茅台酒越来越远离普通大众,只剩下那些有钱人的游戏。
茅台酒涨价的频率太快,让人无法适应,更无法接受。
涨价的理由常常令人难以接受。虽然茅台酒的生产成本不断增加,工人薪资的提高,原材料的涨价等等。但是这些因素并不能完全解释茅台酒涨价九次的原因。
许多人相信,茅台酒的涨价更多是一种营销手段,一种把茅台酒打造成奢侈品,而非平民白酒的方式。
茅台酒的涨价,让人对于企业的诚信度产生了怀疑。
茅台酒的涨价背后隐藏着许多利益链条。
茅台酒的涨价,除了茅台集团自身的利益外,还有许多中间商和投资者的利益。
茅台酒的价格不断飙升,使得投机者有机可乘,买入低价茅台酒后高价卖出,赚取差价。
这种赚取差价的行为,让茅台酒的价格虚高,远超过了它的真实价值。
最关键的是,茅台酒也并不是一定好喝。
还有,茅台一个酒厂,竟然还评选出了院士。
直接刷新了许多人的认知。
等待区弥漫着一种劫后余生的庆幸,以及对茅台酒厂即将面临冲击的幸灾乐祸。
他们原本以为李旭教授的降维打击会让他们颗粒无收,没想到丰收农场的目标群体并非他们这些面向大众市场的酒厂。这让他们提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不过话说回来,一万块钱一瓶的酒,真的有人会买吗?”
有人还是忍不住提出了心中的疑问。
“当然会!你别忘了,这是丰收农场出品的!”
另一个人立刻反驳道,“丰收农场的东西,哪次不是供不应求?而且,这酒可是连陈大师都赞不绝口,说是超越茅台的绝世佳酿。那些追求极致品味的有钱人,还愁没地方花钱吗?”
“就是!丰收农场的品牌效应摆在那,就冲着‘李旭教授出品’这几个字,就足以让无数人趋之若鹜了!”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很快就对“丰收酒”的市场前景达成了共识。
虽然价格高昂,但凭借丰收农场的强大号召力,以及其产品一贯的卓越品质,“丰收酒”注定会成为高端消费市场的新宠。
而茅台酒厂,此刻无疑成为了众矢之的。
“以前茅台酒说自己是‘国酒’,我看他们这回怎么跟‘丰收酒’比!”
“是啊,一个只会涨价,一个靠科技创新。高下立判!”
“茅台股价暴跌,我早就料到了。那些炒股的,活该!”
“他们那些所谓的‘院士’,估计也要坐不住了吧?”
对于茅台酒厂选出院士这件事,很多人一直都耿耿于怀。
在他们看来,院士应该是对国家科技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而不是一个酒厂的酿酒师。
这不仅稀释了院士称号的含金量,也让整个科技界蒙羞。
如今“丰收酒”的出现,无疑是给了茅台酒厂一记响亮的耳光。
王师傅看着眼前这些表情各异的同行,心中感慨万千。
曾几何时,他也是他们中的一员,为酒厂的生存和发展而苦苦挣扎。
如今,他所在的酒厂被丰收农场收购,摇身一变,成为了引领行业潮流的存在。
这巨大的反差,让他对李旭教授的远见卓识和非凡能力,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和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