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物质在发酵和陈酿过程中,与酒精及其他微量成分相互作用,形成了白酒独特的酱香、浓香等风格。
因此,虽然高粱本身在单独食用时不被认为是美味的,但在酿酒过程中,高粱却展现出了其作为酿酒原料的最佳特点和优势。
高粱富含的淀粉、矿物质以及其颗粒较大的特点,使得白酒具有了独特的口感和风味,成为中国白酒酿造中不可替代的“灵魂”。
然而,除了酿酒之外,如今的人们,日常生活中几乎很少能够接触到高粱了。
而在几十年前,情况却截然不同。
几乎整个北方地区,从黄河两岸到东北平原,多多少少都种植着高粱。
它在当时,算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农作物,也是当时人们的主粮之一。
但在今天,除了少数特定的酿酒基地或作为饲料作物外,高粱已经非常少见了。
其实,这也是无奈之举。
因为以前的人们种植高粱,往往是迫于生计,因为高粱适应性强,产量有保障。
现在有了小麦、玉米、水稻等口感更好、营养更丰富、经济价值更高的选择,高粱自然而然地就被淘汰出了主粮的行列。
李旭看着手中的茅台酒,陷入了沉思。
他想,如果能用系统优化一下高粱,让它在酿酒方面发挥出更强大的潜力,甚至在食用方面也能有所突破,那将会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他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构想,关于如何改良高粱,以及如何利用它酿造出更顶级的白酒。
……
李旭找来了一些普通的高粱种子。
这些种子,在他手中将经历一场脱胎换骨的改造。
他决定赋予它们一系列特殊的词条,以实现酿酒的极致潜力。
第一个词条,当然是快速生长性词条。
这个词条能够让高粱快速生长,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从播种到成熟的全过程,大大缩短了生产周期,提高了种植效率。
第二个词条,是适应环境性词条。
高粱本身就以其卓越的耐旱、耐寒特性而闻名,能够在相对恶劣的条件下生长。
而这个词条,将让高粱的适应性得到极大的发挥,无论是在贫瘠的土壤,还是在极端的气候下,都能茁壮成长,保证产量。
第三个词条,是抗倒伏性词条。
高粱植株通常比较高,在遇到大风大雨天气时,很容易被刮倒,这不仅会影响收割的便利性,更会严重影响产量。
这个词条的赋予,完美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即使遇到再大的风雨天气,高粱也能笔直挺立,保障颗粒归仓。
第四个词条,李旭原本想赋予口感词条。
然而,在赋予这个词条的时候,李旭却犹豫了。
高粱之所以能够成为酿造白酒的第一选择和最佳选择,正是因为它在单独食用时口感不好,比较粗糙,不方便直接食用。
正是这个“缺点”,恰恰成为了它在酿酒方面的独特优点。
高粱的粗糙口感,在发酵过程中能够带来更丰富的风味物质,形成白酒独特的醇厚感。
如果把高粱的口感变得好了,变得细腻了,是不是反而就不适合酿酒了呢?
想到这一点,李旭停下了手中的动作。
他陷入了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