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李泰平日里最喜欢与你们这些学子们结交了。”
“更何况你们颜家还是儒学大家,今日一见果真是不同凡响。”
被李泰这样一吹捧,原本就对自己身份有些自负的颜师古脸上更加得意了。
颜师古在心中暗暗道:“果然!”
“还得是魏王殿下慧眼识珠啊。”
“相比较之下,汉王李恪简直是无识人之能!”
“如此庸主,倒也不值得我颜家上赶着攀附。”
又是相互客套和寒暄一番后,
魏王李泰终于是直入主题道:“今日登门,所为何事?”
“若是有我李泰帮得上忙的,尽管开口便是。”
颜师古道:“殿下误会了。”
“此番前来,乃是为魏王殿下献上一篇锦绣文章。”
“殿下也知道。”
“还有十日,便是万国来朝的时候了。”
“我这里有一篇文章,若是殿下在那时当众诵读出来,定能一鸣惊人。”
从颜师古的手中,接过了那篇文章后。
这篇文章文采斐然,同样是让魏王李泰感到眼前一亮。
片刻后,李泰啧啧称赞道:“好!好!好!”
“真是好文章啊!!”
“这篇文章的文采,想必能够与那曹子建的洛神赋相媲美了。”
俗话说,天下才气共十斗,曹子建独占八斗。
李泰将这篇文章类比于曹植的洛神赋。
显然这是对任何一个学子最大的夸赞了。
都夸得颜师古有些不好意思了。
颜师古连忙否认道:“不不不。”
“虽然我自认还算有些才气,但也万万不敢与曹子建相提并论。”
“这话要是传出去,我怕还不得让天下的读书人的唾沫给淹死。”
颜师古接着说道:“若是当着万国使臣们的面前将文章拿出来,殿下您定然能惊艳当场。”
“那些使者归国后,殿下您的事迹定然也会随之传播到那些番邦诸国中。”
“到时候魏王殿下您可就名动四海,万国皆知了。”
面对着颜师古的话,李泰很是心动。
但李泰还是矜持道:“君子不夺人所好。”
“如此文采斐然的文章,你确定要进献给我吗?”
“你自己若是在那时候将这篇文章拿出来。”
“不也能流芳百世、名扬万里吗?”
颜师古道:“的确。”
“在下这么做,定然也是有所图的。”
“只求殿下到那时能在万国大会上为在下创造一个出场时机。”
“只要给我一个露脸的机会,我颜师古定然也能借这个机会名动一时。”
听到颜师古的话,李泰顿时明白了:“我知道了。”
“你是想效仿大唐第一状元孙伏伽,借着这个机遇为自己铺平今后的做官之路。”
颜师古倒也大方的直接承认了:“不错。”
“像那孙伏伽原本不过只是个碌碌无为之辈。”
“谁能想到却凭着写得一手的好文章而得到了陛下的青睐。”
“从此官运亨通,人生青云直上。”
“孙伏伽证明了,文章做的好能做官这条路可行。”
“他孙伏伽做得,我颜师古又有何做不得?”
“十日后的万国来朝,是魏王殿下您的机遇,也是我颜师古的机会。”
“那一天,咱们二人定能名动长安,乃至名扬四海。”
听到颜师古慷慨激昂的话,魏王李泰也是激动不已。
李泰连连道:“好,好,好。”
“这篇锦绣文章我收下了。”
“咱们两个就只需要静静等待十日后万国来朝的到来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