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间,日头已升到了中天。演武场上的仙众渐渐累了,有的老兵开始敷衍起来,只是象征性地挥挥剑;有的新仙童更是直接坐在云阶上,揉着发酸的手臂。玄真正指导阿砚练格挡式,忽然感觉腰间的灵玉佩动了动——那玉佩竟缓缓亮了起来,淡青色的光芒透过衣料,映在云阶上,像一汪流动的春水。
“师父,你的玉佩在发光!”阿砚最先发现,指着玄真的腰际,眼睛瞪得溜圆。
玄真低头一看,也有些惊讶。这灵玉佩自从玄穹帝君羽化后,便很少有动静,今日为何会突然发光?他伸手将玉佩解下来,玉佩入手温热,光芒越来越亮,竟隐隐映出玄穹帝君的虚影——那虚影穿着玄色帝袍,面容威严,正目光炯炯地看着演武场。
赤霞仙子也凑了过来,看到虚影时,不由得屏住了呼吸:“是玄穹帝君的气息!这玉佩……竟在替帝君监督我们练兵?”
这话像一阵风,很快传遍了整个演武场。原本敷衍的老兵们瞬间挺直了腰板,坐在地上的新仙童也赶紧站起来,手里的剑握得更紧了。玄穹帝君是仙界的守护神,当年正是他带领众仙平定了幽冥之乱,守护了三界安宁,虽已羽化千年,但仙众们对他的敬重从未消减。此刻见灵玉佩映出他的虚影,众人只觉得像是帝君亲临,哪里还敢有半分懈怠。
“都打起精神来!”太白金星的声音再次响起,他看着那发光的灵玉佩,眼底满是感慨,“玄穹帝君虽已羽化,但心系三界,连随身法器都在监督我们练兵。若再有人懈怠,便是对帝君的不敬!”
演武场上的气氛瞬间变了。老兵们开始认真指导新仙童,有的手把手教握剑姿势,有的放慢动作演示格挡技巧;新仙童们也学得格外专注,阿砚的铁剑虽然还是会掉,但每一次都能更快地召起来;青禾不再调皮,而是跟着赤霞仙子练起了剑招,木剑在空中划出的弧线越来越稳;墨尘更是额头冒汗,却依旧咬牙坚持,连手臂酸了都不肯休息。
玄真握着灵玉佩,只觉得掌心的暖意顺着手臂传到丹田,浑身都充满了力量。他看着眼前认真操练的仙众,忽然明白玉帝的用意——这场练兵,不仅是为了应对危机,更是为了传承仙界的守护之心。玄穹帝君当年守护三界,如今他们这些后辈,自然要接过这份责任。
夕阳西下时,第一天的练兵终于结束。新仙童们虽然累得浑身酸痛,但脸上都带着笑意,阿砚更是捧着自己的铁剑,跟青禾、墨尘讨论着今天学到的招式。玄真将灵玉佩重新系回腰间,玉佩的光芒已经渐渐暗了下去,但依旧带着一丝暖意,贴在身上,像是玄穹帝君的目光,温柔而坚定。
接下来的日子里,演武场的练兵从未间断。每天天不亮,便能听见剑刃碰撞的清脆声响,仙力运转的光芒在云阶上此起彼伏。老兵们将自己的经验倾囊相授,有的教新仙童识别妖邪气息,有的教他们应对突发危机;新仙童们也格外努力,阿砚的御剑术越来越熟练,终于能让铁剑在空中平稳飞行;青禾的木剑能划出带着草木灵气的剑招,能暂时困住小妖;墨尘更是练出了一手精准的剑气,能击中远处的靶心。
灵玉佩偶尔还会发光,每次发光时,演武场上的仙众都会更加认真。仙童们渐渐明白了,这玉佩不是在监督,而是在守护——就像玄穹帝君当年守护他们一样,如今这玉佩,也在守护着仙界的未来。
三个月后的一天,玉帝亲临演武场,看着场上整齐操练的仙众,眼底满是欣慰。此时的新仙童们,早已没了当初的紧张,个个身姿挺拔,剑招娴熟;老兵们也精神抖擞,仙力运转间,带着凛然的正气。
“很好。”玉帝的声音传遍演武场,“三个月来,众仙刻苦操练,不负所托。如今三界虽暂安,但危机未消,这份警惕之心,万不可丢。”他看向玄真腰间的灵玉佩,眼底多了几分敬重,“玄穹帝君虽逝,但他的守护之心,已在你们身上传承。往后,便由你们,守护这三界安宁。”
话音刚落,灵玉佩忽然再次发光,这一次的光芒格外明亮,淡青色的光芒笼罩了整个演武场,在空中凝成一道巨大的云纹——那是玄穹帝君当年的象征。仙众们纷纷驻足,对着光芒深深行礼,心中满是敬畏与坚定。
阿砚握着自己的铁剑,抬头看着那道云纹,忽然觉得浑身充满了力量。他转头看向玄真,认真地说:“师父,我以后也要像玄穹帝君和您一样,守护三界,不让妖邪作祟。”
玄真点头,抬手摸了摸阿砚的头,指尖的灵玉佩传来温暖的触感:“好。只要我们心怀守护,不忘初心,无论遇到什么危机,都能从容应对。”
夕阳下,演武场的“演武”大旗依旧在风里舒展,剑刃碰撞的声响与仙力运转的光芒交织在一起,成了仙界最动人的风景。灵玉佩的光芒渐渐散去,但那股温暖的力量,却留在了每个仙众的心里——那是玄穹帝君的守护,是仙界的传承,更是三界安宁的希望。往后的日子里,无论遇到多少风雨,这些仙众都会记得,在南天门下的演武场上,他们曾为守护而练,为责任而战,而那份刻在骨子里的警惕与坚定,将永远伴随着他们,守护着这片他们热爱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