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带标准的微笑,李乐稍微有点僵硬地往前走了几步,心中仍然还是一片茫然,脑子在急速运转之下更是一片空白。
此刻别说是作诗,哪怕就是说出一句完整的话来可能都有点困难。
也不知道是哪位缺德的仁兄带的头,大家纷纷开始鼓掌,似乎都在期待着若舟先生的惊世大作。
不知不觉已经走到窗户边的李乐,被热烈的掌声所刺激,有点发懵的脑子似乎清醒了一点,下意识地一抬头,看到天上那一轮明晃晃的圆月,浑身一激灵,顿时象溺水的人捞到一根救命稻草,思路慢慢清晰起来。
在众人从期望到不耐到嫌弃的目光注视下,李乐抬头若有所思地看着天上的明月。
大约过了半袋烟左右的时间之后,伴着一声隐约可闻的长叹,沐浴着月亮照射的光辉,李乐缓缓地转过身来。
转身的同时,李乐默运五行之力,按照天帝传授的阵法心法,配合天语秘籍记载的心神攻击阵法,悄悄地把大厅里的五行能量调动了起来。
也许是阵法起了作用,也许是场中众人被这装逼的风格所迷惑,整个大厅此刻鸦雀无声。
在这一片寂静中,李乐略带沙哑的声音仿佛从虚空中幽幽响起。
“很小的时候,师父就教导我,诗…乃明心之学,正所谓诗为心声也。”
李乐的声音中带着一股难言的魔力,配合着虚空中的五行能量,直接撞进了在座各位的心神之中。
即便是王志远、桑余欢这种生活阅历丰富的大叔,也不知不觉地顺着李乐的引导开始思考。
“我一向认为,诗这东西应该是天然存在的,诗人在创作时,需要投入真正的情感,在自己的情感与诗达成和谐共鸣时,美妙的诗句自然而然地就会出现在诗人的脑海中。”
“我永远记得师父曾经说过一句话:诗文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对此,我深以为然也。”
这话说得还是有点深度的,王志远等作诗高手听的频频点头,就连姚子豪听完之后也都露出深思的神情。
悲天悯人地又是一声轻叹之后,李乐继续说道:“然而,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这也就决定了每个人写出来的诗文有不同的风格。”
“比如咱们的王大人,诗风就很温和细腻,完全可以看出平时肯定是一位细心体贴的美男子。林清琴大人的诗嘛,严谨工整,想必多少也是受到工部尚书大人日常的影响吧。桑大人的诗又不一样了,清新自然,有一种向往田园的悠然自得感,嗯,桑大人肯定是喜欢小动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