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知道我们的医生为什么会走到今天这一步吗?”
老院长房战辉问阳风和蒋芝,阳风和蒋芝都摇摇头,他们当然要摇头,即使知道也要摇头,因为他们希望老院长继续往下说,想听听他具体说些什么。
“八十年代末期我们的媒体上和一些文学刊物上经常会出现这样一句话:‘拿手术刀的不如拿剃头刀的’,什么意思?意思就是我们医生的收入还不如理发师的收入。”
“这个是事实,但也是属于正常现象,因为职业它本身就不应该有高低贵贱之分,但是我们的医生很多心里开始不平衡了,为什么不平衡?因为他们认为自己的身份比理发师高贵,是呀,十年寒窗苦读,不就是为了让自己的身份高贵一些,让自己的收入高一些,不就是想过人上人的生活吗?可结果还不如理发师,心里当然不平衡。”
“其实,当年我们镇上的理发师还没有一个收入超过当年镇上的医生的,那种拿剃头刀超过手术刀的理发师毕竟是凤毛麟角。”
阳风见老院长说话告一段落,稍有停顿就插嘴说道。
“阳组长,你说得对,事实上确实是这样。”
房战辉老院长先肯定了阳风的话,然后喝了一口茶水才继续往下说:
“说剃头刀超过手术刀的,是那些最优秀的理发师,或者说已经从理发师演变成老板的人,他们不但技艺高超,而且还有经济头脑,他们自己开店当老板,甚至开起了连锁店,很多人给他们打工,他们既是老板又是理发师,这样的理发师,我们的医生当然没法和人家比,但是,我们的医生却非要去跟人家收入最高的老板理发师比,心里当然就不平衡了。”
“不过平衡不平衡的也没关系,道路可以自己选择,如果你觉得拿手术刀不如拿剃头刀,也没人强迫你拿,再说,你学医最初的目的是什么?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初心,对不对?你学医的初心应该是救死扶伤,为人们解除痛苦,这是主要目的,或者说是你的理
想,钱应该是次要的,至少你不应该为了发财去学医,你如果为了发财去学医,那你就应该去学习经商,对不对?”
“可是,我们的医生却慢慢地主次颠倒了,他们看见改革开放后,社会上发财的人越来越多,他们心里就不平静了,于是,他们也想发财了。”
“其实,当社会上出现很多大老板的时候,很多读书人,也就是我们体制内的人、大家心里都不平衡了,都想去发财,当干部的,教书的,哪一个行业的人不想去发财?几乎所有人的心都浮躁起来了!他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所有的人都以为自己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是为了钱来的,为了发财来的,却不知道自己发了财以后要去干什么。因此,那个年代才有那么多体制内的人选择去‘下海’经商,有的人从海水里漂浮上来了,但有的人却从此‘淹死’了。”
蒋芝静静地听了一会,此时也插话说道。
“小蒋啊,你年纪轻轻就懂这么多,不简单呀!”
老院长夸着蒋芝,给蒋芝竖起了大拇指,然后继续侃侃而谈:
“当医生们想发财的时候,发财的‘机会’终于来了,因为有些人将医生的工资当成了国家的负担,于是让医院自负盈亏,自负盈亏是什么意思?就是做生意嘛,就是把医院当成了公司,当成了企业,医院成了名正言顺的赚钱单位。”
“于是,老百姓到医院看病就发现看病越来越贵,越来越看不起了,以前感冒一次到医院只花几块钱,后来慢慢就变成了几十块
几百块,甚至上千上万的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