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任期间,清正廉洁,体恤民情,深受广汉百姓的爱戴。
因政绩卓着,周处被征召入朝,历任散骑常侍、御史中丞等职。
御史中丞负责监察百官,职权重大,也极易得罪权贵。
但周处素来刚正不阿,不避权贵,只要发现官员有违法乱纪之事,便直言弹劾,毫不留情。
当时,西晋皇室成员、外戚权贵凭借权势,多行不法之事,朝廷大臣大多敢怒而不敢言。
周处却无所畏惧,先后弹劾了一批权贵,包括梁王司马肜的亲信。
他的公正无私,赢得了朝中正直之士的敬重,却也因此得罪了不少权贵,为日后的悲剧埋下了隐患。
西晋元康六年(公元296年),氐人齐万年在关中起兵反叛,聚众十余万,攻城略地,声势浩大。
西晋朝廷多次派兵镇压,均以失败告终。
一时间,关中震动,朝野上下人心惶惶。
朝廷商议再次派兵征讨,梁王司马肜因与周处素有嫌隙,便借机推荐周处为建威将军,跟随安西将军夏侯骏率军前往关中平叛。
朝中大臣深知此行凶险,且司马肜心怀不轨,纷纷劝说周处推辞此事。
有人劝道:“你家中有老母需要赡养,可上书朝廷,以孝为由推辞出征。”
周处却答道:“忠孝不能两全,如今国家有难,我岂能只顾自家私情?”
他早已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只想着为国分忧,平定叛乱,保护百姓。
周处深知司马肜的为人,也明白此行大概率是九死一生,但他依然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征程。
临行前,他对友人说道:“我此去,必当以死报国。若能平定叛乱,虽死无憾;若不幸战死,也无愧于国家与百姓。”
他将母亲托付给友人照料,随后便率领军队奔赴关中。
军队抵达关中后,夏侯骏与司马肜果然心怀叵测,处处刁难周处。
齐万年得知周处前来,曾对部下说道:“周处昔日在新平郡时,威名远扬,如今他率军而来,锐不可当。但若他得不到援军支持,孤军奋战,我们便可将其击败。”
元康七年(公元297年)正月初四,司马肜命令周处率领五千士兵,进攻齐万年的七万大军。
周处深知敌我兵力悬殊,寡不敌众,便向司马肜请求援军,说道:“敌军兵力数倍于我军,若没有援军,此战必败无疑。”
然而,司马肜却置若罔闻,坚决拒绝了周处的请求,逼迫他立即出兵。
周处明白,司马肜是想借齐万年之手除掉自己,但他身为将领,岂能临阵退缩?
他毅然率领五千士兵,奔赴战场。出发前,周处的士兵们尚未进食,司马肜却下令催促进军。
周处深知此去必死,他抚摸着腰间的佩剑,慷慨激昂地对士兵们说道:“今日一战,我们以寡敌众,大概率难以生还。但身为军人,当为国捐躯,战死沙场,乃是荣耀之事。愿与诸位一同死战,以报国家!”
士兵们深受感动,纷纷表示愿意跟随周处,与敌军决一死战。
战斗打响后,周处身先士卒,手持长矛,冲入敌军阵中。
他奋勇杀敌,所向披靡,士兵们也紧随其后,奋勇拼杀。
从清晨到日暮,周处率领士兵们与敌军展开了惨烈的激战,斩杀敌军数以万计。
然而,敌军人数众多,源源不断地涌上战场,而周处期盼的援军却始终没有出现。
士兵们渐渐体力不支,伤亡惨重,箭矢也即将耗尽。
有人劝周处突围,寻找援军,但周处却摇了摇头,说道:“我受国恩,奉命出征,岂能临阵脱逃?今日便是我以身殉国之日!”
他继续率领残余的士兵,与敌军展开最后的搏斗。
最终,周处力竭战死,时年四十九岁。
周处战死的消息传回洛阳,朝野上下一片震动。
那些曾经被周处弹劾过的权贵,暗自庆幸,而正直之士则无不悲痛惋惜。
百姓们听闻周处战死的噩耗,也纷纷落泪,感念他改过自新、为国捐躯的壮举。
西晋朝廷为表彰周处的忠勇,追赠他为平西将军,谥号“孝”。
后来,晋惠帝又下诏,将周处的灵位供奉于太庙,以彰显他的功绩与忠节。
周处的一生,是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
他从一个被乡邻唾弃的“恶少”,历经自我救赎与潜心向学,蜕变为一位清正廉明、刚正不阿的贤臣;又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以死报国,成为一名令人敬仰的忠臣烈士。
他的转变,印证了“浪子回头金不换”的古训;他的忠勇,诠释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家国情怀。
千百年来,周处除三害的故事广为流传,成为激励世人改过自新、向善向美的精神典范。
而他刚正不阿、为国捐躯的品格,更成为后世为官者的楷模。
周处用自己的一生证明,一个人无论过去如何,只要有改过自新的决心与行动,便能重塑自我,实现人生的价值;而心怀家国、坚守正义,纵使付出生命的代价,也必将名垂青史,为后人所敬仰。
时至今日,那片名为阳羡的土地之上依旧留存着诸多和周处息息相关的历史遗迹,其中最为着名的当属周王庙以及斩蛟桥这两处所在了。
这些地方不仅仅只是简单意义上的古迹而已,它们更是承载着无尽岁月沉淀下来的厚重记忆,让后世之人得以在此缅怀这位传奇人物曾经创造过的辉煌事迹,并从中汲取到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
而关于周处本人所经历过的那些曲折离奇且充满戏剧性色彩的故事,则早已经跨越了时间长河的限制,成功地冲破了不同时代之间存在的重重壁垒束缚。
它宛如一颗散发着耀眼光芒并镶嵌于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里头的璀璨明珠一般,始终都在持续不断地鼓舞鞭策着每一个生活在这片广袤大地上的华夏儿女们勇敢无畏地向前迈进,无论遇到怎样艰难险阻也绝不轻言放弃;同时还要坚定不移地守住自己内心深处那份最初始的纯真善良本心,永远保持住对正义公平事业的执着追求信念不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