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昭轻轻叹了口气,目光转向胤稷,带着一种复杂的情绪,“稷儿,这些日子,辛苦你了。这监国的担子,不轻啊。”
胤稷微微低头:“为江山社稷,分内之事。”
胤昭沉默片刻,忽然话锋一转:
“如今这天下,北有狄患,东有李金刚……说起来,真正支撑着我大胤局面的,竟是赵大都督一人了。若非他,你我伯侄,恐怕连这西京一隅也难安坐。”
胤稷心中一凛,没有接话。
胤昭似乎并不需要他回答,继续缓缓说道:“赵大都督确是不世出的英杰,练兵、打仗、理政,皆是上上之选。”
“如今他声望日隆,手握重兵…待到他日,真的击败了李金刚,廓清寰宇,迎回旧都……”
“稷儿,你想过没有,到时候,你打算给他一个什么样的位置?封王?还是……更进一步?”
这话如同一声惊雷,在胤稷耳边炸响!
他猛地抬头,看向胤昭,只见对方面容平静,眼神却深邃如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试探与引导。
胤稷的心脏剧烈地跳动起来。
伯父这是在挑拨!
他立刻意识到了这一点。
但……但是,胤昭的话,却又像一根毒刺,精准地扎入了他内心深处连自己都不愿轻易触碰的角落。
是啊,封王?
异姓王已是人臣极致,可赵暮云如今的权势,区区王爵能让他满足吗?
更进一步?
那这胤家的江山……
而且,无论是与李金刚和谈,还是将晋阳势力大规模迁徙至西京,赵暮云何曾真正与他这个“少主”详细商议过?
自己这个监国,看似尊崇,实则不也是被架空了吗?
一切军政大事,最终决策权,不都在那个远在河北的男人手中吗?
看到胤稷眼神中一闪而过的动摇与阴霾,胤昭的嘴角几不可察地微微勾起。
他知道,种子已经播下了。
他压低声音,语气带着一种蛊惑人心的力量:“稷儿,这天下,终究是胤家的天下。这江山,理应姓胤,而不姓赵啊……”
“你还年轻,有些事,要早做打算才是……”
殿内陷入了长时间的沉默,只有窗外风吹落叶的沙沙声。
胤稷坐在那里,低着头,双手在袖中悄然握紧,心中的波澜,远比表面上看起来要汹涌得多。
伯父的挑拨固然可恨,但他提出的问题,却是如此现实而残酷。
权力、信任、猜忌、未来……种种思绪在他脑海中激烈碰撞。
赵暮云在前方浴血奋战,而他这个被推上前台的“少主”,却在后方思考着如何防备可能的“功高震主”。
西京的天空,似乎也因为这场暗室密谋,而蒙上了一层难以驱散的阴云。
前方的战火未熄,后方的暗流已然涌动。
赵暮云这艘大船,在惊涛骇浪中前行的同时,船体内部,似乎也出现了细微的裂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