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军损失惨重,三千精锐折损近半,人人带伤,箭矢耗尽,体力也接近极限。
而北狄虽然付出了数倍于河东军的伤亡,却依旧攻势如潮,仿佛无穷无尽。
夕阳西下,将天空和山峦都染成了一片血色。
萧彻云左臂中了一箭,只是简单包扎,血水仍在渗出。
他望着依旧黑压压涌来的北狄军队,知道防线即将到达极限。
“将军!撤吧!再打下去,弟兄们都要交代在这里了!”副将带着哭腔喊道。
萧彻云看着身边一张张年轻而疲惫、却依旧坚持战斗的面孔,眼中闪过一丝痛楚,但随即被决绝取代:
“不能撤!我们多守一刻,潞州就多一分准备的时间,小王爷那边就多一分转圜的余地!”
他深吸一口气,举起卷刃的长刀,嘶声怒吼:“河东儿郎!随我——死战!”
残余的河东士兵爆发出最后的勇气,跟着他们的将军,再次迎向如潮的敌人。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北狄军后方突然传来一阵骚动!
只见一支数量约千人的骑兵,打着潞州守军的旗帜,从侧翼的山林中猛然杀出,如同利刃般直插北狄进攻部队的腰部!
这支生力军的出现,大大出乎了北狄的意料。
正在全力进攻正面的北狄军阵脚顿时有些混乱。
萧彻云精神大振,虽不知这支骑兵从何而来,但他抓住了这稍纵即逝的战机:“弟兄们!援军已到!杀出去!”
里应外合之下,北狄的攻势终于被遏制,被迫向后暂退,重整队形。
葫芦关的河东军在付出巨大代价后,终于又守过了一天。
夜幕降临,萧彻云清点伤亡,整顿防务,他知道,明天北狄的报复性攻击将会更加疯狂。
他立刻修书一封,将战况和严峻的形势详细写明,派人火速送往西京。
“王爷,大都督…萧彻云…尽力了…”
他看着西方,心中默念。
这大行山的第一道血雾已然升起,而更多的血与火,还在前方等待着。
而兀术亲率的主力大军,将李豹和李彪两个节度使从河南山东带来的十万兵马在相州和魏州分别进行了分割包围。
两人被困在城中。
若是两城攻破,那大河以北直到燕云道的广袤平原,富庶之地,全部要沦落为异族领土。
......
紧急谈判的双方,每天也是处在高度紧张状态下。
双方和谈到底有没有结果,关系这一场巨大的异族入侵危急如何化解。
好在赵暮云在最初的意外之后,迅速冷静下来。
他意识到,北狄此举不仅是想吞并朝廷,更是要将河东这块肥肉也一并吞下,其野心远超此前预估。
河东北部兵力空虚,若潞泽有失,西京侧翼暴露,迁都大计和根基都将动摇。
与李金刚的内斗,在亡族灭种的威胁面前,必须立刻搁置。
而京城的李金刚,在确认军情无误后,更是惊出了一身冷汗。
北狄迂回穿插,意图分割包围的战略已然清晰。
李彪李豹两人孤立无援,除了死守别无他法。
若河东也顶不住,下一个就是他和大奉的京城!
什么帝王尊严,什么中央威仪,在冰冷的生存现实面前,都显得苍白无力。
冯亮、成王李元,甚至后宫巩皇后,都异口同声地劝谏——必须立刻与河东联手!
风陵渡的博弈节奏骤然加快。
沈千与李元之间的会谈,不再纠缠于细枝末节,而是围绕着最核心的问题:如何尽快止戈,共同抗狄。
双方使者往来穿梭,信鸽的羽毛几乎要覆盖黄河水面。
最终,在萧彻云于壶关血战阻敌、李彪和李豹被围的消息不断传来的压力下,一份临时合作抗狄的框架协议草案终于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