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1章 朕意已决(2 / 2)

杨岩虽败逃,但与之利益关联者遍布西京各处。

如今迁都在即,新旧势力即将碰撞,权力需要重新分配,各种矛盾在平静的湖面下暗流涌动。

一些原西京投降的官员在高压下心存疑虑甚至不满。

另外还有一些本地世家门阀还在观望。

更有甚者,暗中与剑南道的杨超以及京城的某些势力,暗通款曲。

赵暮云深知这一切,强压过甚会触动反弹,眼前也不会彻底清洗的时候。

他现在需要稳定,至少在应对完外部巨大压力之前,内部必须维持一个微妙的平衡。

他让沈千的夜不收将这些都用小本本记着,等日后清算。

至于安抚和拉拢部分西京旧势力的任务,等小晋王和范南他们到了,让他们去应付。

政治上,他们应该比赵暮云更加擅长。

.......

与此同时,京城皇宫,御书房。

李金刚独自一人,对着摇曳的烛火,已经枯坐了整整一夜。

冯亮的计策,在他脑中反复盘旋。

与赵暮云合作,无论是暂时的还是有限的,都如同在他骄傲的心头插上一根刺。

那是承认对方有与自己平起平坐谈判的资格,是对他帝王尊严的挑战。

更何况,杨岩激烈反对的声音言犹在耳,朝中主战派的势力也不容小觑。

但是,北狄的威胁是如此真实而迫近。

河北急报一封接一封,北狄骑兵前锋已深入河间,烧杀抢掠,州县告急。

国库空虚,粮草转运艰难,军队久战疲惫……

若此时西线再起战端,他实在没有把握能同时应对两条战线。

更重要的是,李虎还活着,在赵暮云手中。

这个侄儿,他倾注了无数心血,视若己出,感情深厚。

若能借此机会换回…

天光微亮时,李金刚终于做出了决断。

他召来了冯亮和一名他绝对信任的、目前掌管羽林军的宗室将领—他的族弟李元。

“朕苦思一晚,意已决。”

李金刚的声音带着一夜未眠的沙哑,但眼神却异常锐利,“就依右相之策,双管齐下。”

“陛下圣明。”冯亮躬身道。

“明面上,”李金刚对冯亮道,“右相可放出风声,言朕对赵暮云狂妄之言极为震怒,已下令西线各部加紧备战,定要踏平西京,擒杀此贼!”

"以此安抚朝中主战之声势,迷惑赵暮云,亦让北狄知晓,我朝并未因内乱而放松边防。”

“老臣明白。”冯亮点头。

“暗地里,”李金刚看向李元,目光凝重,“元弟,你亲自走一趟。朕给你一道密旨,许你临机决断之权。”

“你秘密前往龙门关与陕州之间的风陵渡!”

“那里是我们与西京的真空地带,便于会面,你去见赵暮云派出的代表。”

他顿了顿,一字一句地交代谈判底线:“第一,试探其合作诚意究竟有几分,是真心抗狄,还是缓兵之计。”

“第二,若能达成暂时休兵,边界以当前实际控制线为准,互不侵犯。”

“第三,”他深吸一口气,“务必将李虎,给朕带回来。除了地盘,朕可在钱粮、军械上,做出适当补偿。”

“臣,领旨!”李元肃然应命。

他知道此行事关重大,也极其凶险。

“记住,”李金刚最后叮嘱,“此事绝密!除了朕、右相与你,绝不可让第四人知晓详细!”

“若事有不谐,或身份暴露,你知道该怎么做。”

“臣明白!”

李元重重磕头,眼中闪过一丝决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