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还没等他们喘口气,远处又传来了坦克的轰鸣声——奥军的装甲车正在向市中心推进,履带碾过街道,留下深深的痕迹。
87团团长李开站在一座教堂的钟楼上,用望远镜观察着战局。
他看到奥军的装甲车在街道上缓慢移动,后面跟着成群的步兵,而自己的士兵虽然占据了帝力西北部,但缺乏重型反坦克武器,只能依靠火箭筒攻击。
“报告团长!奥军的援军正在向帝力靠拢,预计明天中午抵达!”通信兵跑上来,递过来一份电报。
李开接过电报,眉头皱得更紧了。他知道,一旦奥军的装甲师和步兵师赶到,巷战的局势会立刻逆转。
现在他们能做的,就是抓紧时间加固防线,等待己方的山地步兵师增援。
夜幕降临的时候,帝力的枪声渐渐稀疏下来。双方士兵都在利用夜色休整,街道上只剩下巡逻队的脚步声和偶尔响起的冷枪。
李铁柱和士兵们蜷缩在一栋废弃的民房里,就着水壶里的冷水吃着压缩饼干。窗外,月光透过破损的窗户照进来,在地上投下破碎的影子。
“班长,你说我们能守住帝力吗?”小王咬着饼干,小声问道。
他今年才十八岁,参军前还是个农民,这是他第一次参加巷战。
李铁柱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坚定:“能!我们身后就是祖国,绝不能让洋鬼子占了东帝汶!再说,我们的山地步兵师很快就到了,到时候咱们一起把洋鬼子赶下海!”
小王点点头,握紧了手里的步枪。他想起出发前,连长说过的话:
“东帝汶是我们的门户,丢了东帝汶,澳洲的洋鬼子就能随时渡过海峡进攻我们,我们必须守住这里,为了华联,也为了家里的亲人。”
同一时间,伦敦唐宁街10号的首相办公室里,灯火通明。
温斯顿·丘吉尔站在窗前,手里夹着一支雪茄,烟雾在他身边缭绕。
窗外,唐宁街的街道上已经恢复了喧闹,马车和汽车来来往往,行人步履匆匆,仿佛远在东帝汶的战火与这里毫无关联。
“首相阁下,东帝汶的最新战报来了!”秘书推门进来,递过来一份电报。
丘吉尔接过电报,快速浏览着,脸色越来越阴沉。
当看到“华联军队占据帝力西北部,27旅退守东南部,援军明日抵达”的内容时,他猛地将雪茄按灭在烟灰缸里,玻璃烟灰缸被按得发出清脆的响声。
“简直是耻辱!”丘吉尔的声音在办公室里回荡。
“东帝汶是大英帝国的势力范围,是保卫澳洲的屏障!现在居然被一群东亚人占据了一半,还敢袭击我们的盟友!必须把他们赶出去!立刻!马上!”
陆军大臣阿奇博尔德·辛克莱站在一旁,小心翼翼地说道:“首相阁下,唐纳德将军已经派出了援军,第二装甲师和第七步兵师明天就能抵达帝力。”
“华联军队在东帝汶只有一个步兵师和一个山地步兵师,总兵力不超过两万人,而且还要分兵防守占领区,能投入作战的兵力有限。”
“我们的第三军团有十万军队,还有一个装甲师,装备了150辆谢尔曼坦克和32辆克伦威尔巡洋坦克,在兵力和装备上都占据绝对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