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章 光怪陆离(2 / 2)

此世界,分天地人三界。

天为天庭,地为地府,人即人间。

天庭统御三界,地府掌管轮回。

看似人间最为被动,实则是一切之根基!

因此,无论是天庭还是地府,都需在人间施展影响力,甚至漫天仙佛,亦要在人间传播其道。

人间的人皇,又称天子、君权天授,这便是天庭影响之一。

从某种程度上说,人间的朝代更迭,或多或少都有天庭的影子。

而天庭,始终未放弃对人间施加影响。

从另一角度看,天庭也代表了部分天意。

正因如此,天庭曾认定唐朝可享三百年国运。但如今变故突生,令玉皇大帝也感到意外。

“你且将详情细细道来。”

玉皇大帝一声令下,让袁天罡将事情的来龙去脉都讲述清楚。

袁天罡便将前前后后的事情发现及进展一一禀明。

其中,他特别提及了大唐近年来的变化,并在玉皇大帝面前着重提到了“方仲永”。

“大唐竟出了如此人物?”

玉皇大帝颇感意外。

尽管身为天庭之主,玉皇大帝在某些方面并非全知全能。

因此,他也对方仲永的表现感到惊讶。

“依你所言,那方仲永在人间确是难得之才。”玉皇大帝赞许道:“其能力,远超唐皇及朝堂文武百官。”

赞许过后,玉皇大帝恢复平静:“大道五十,天衍四十九,天下万事万物皆非一成不变。”

“万事万物,皆有一线生机,皆非绝对。”

“大唐本应享国三百年,但方仲永的横空出世,显然是人间王朝的一个意外。”

玉皇大帝沉吟道:“这意外,要么消除,要么顺其自然,任其发展至最意外之境。”

“传我旨意,遣仙官下凡,消除此意外,确保大唐国运三百年无虞。”

玉皇大帝的命令并非针对袁天罡,而是吩咐其他仙官。

立刻有仙官领命下凡。

袁天罡亦在此情况下返回人间。

途中,袁天罡心中暗想:“天意难违,状元方仲永成了人间的意外,如今‘天’却要消除这意外。”

“也不知状元方仲永会遭遇何事。”袁天罡心中暗叹。

在袁天罡心中,天即玉皇大帝。

玉皇大帝的意志,代表了他所理解的天意。

对玉皇大帝而言,他自然希望一切皆按天意运行。

如今大唐,本应享国三百年。

但方仲永的出现,却让一切偏离了轨道,若放任不管,后果难料。

因此,作为‘天’的代表,玉皇大帝毫不犹豫地决定消除意外,维持‘天意’,让一切如上天所定般发展。

只不过,维护天命的方式不会如此直接。

故而玉皇的命令并非直接诛杀方明,而是派遣仙官下凡。

对于处理此类事务,天庭经验丰富。

凡间的方明尚不知自己已被天庭盯上,甚至玉皇大帝已为他派遣了仙官下凡。

此时的方仲永已回到长安城下。

他抬头望着辽阔气派的长安城墙,心中感慨万千。

“长安,我回来了。”

魏征从睡梦中惊醒。

魏征如今已年届六十,步入花甲之年。

近年来,魏征已逐渐淡出朝堂。

但在此之前,他位居高位,深受唐皇信赖。

魏征除在唐朝为官外,更因其德行出众,还有另一隐藏身份——人间仙官!

这一身份意味着魏征死后既可升入天庭为官。

事实上,在此之前,魏征也曾多次梦游天庭,担任刽子手,执掌天庭斩仙刀。

步入花甲之年后,魏征已极少上朝,在家颐养天年。

但今日,他从梦中惊醒后,浑身大汗淋漓,面露惊色。

他清楚地记得梦中的内容。

“天庭召见,人间有异,大唐本应风调雨顺,享国多年,如今却出现了变故。”

魏征从床上坐起:“状元方仲永乃人间意外,将扰乱大唐气运,可能断送大唐国运。”

魏征清晰地记得自己的梦境,他在梦中上了天庭,接到了玉皇的命令,要他处理掉人世间的这个意外。

“状元方仲永!”

刹那间,魏征仿佛脱胎换骨,老迈之态尽消,体内似有一股仙气涌动,令他精力充沛。他猛地站起身来。

“来人,为老夫更衣备轿,我要立刻面见陛下!”此刻的魏征,宛如壮年,步履矫健,毫无老态。

很快,下人备好了轿子,魏征坐上,一路疾驰进入皇宫,直奔唐皇李世民的御书房。

在御书房内,魏征见到了李世民。

唐皇李世民吩咐太监搬来椅子。

魏征毫不客气地坐下,挺直腰板,直言不讳:“陛下,大唐恐有大难!”

“什么?”唐皇李世民深知魏征性格直率,昔日自己犯错,魏征都敢直言不讳,且从不无的放矢。

一听魏征此言,唐皇大惊:“我大唐如今国泰民安,生产力提升,劳动力充足,何来大难?”

近年来,随着大唐的变迁,唐皇也学会了一些新词汇,如“生产力”“劳动力”等。

魏征反问:“大唐生产力提升,劳动力充沛,民间赞誉有加,但这是针对何人?”

唐皇微微一愣,顿时明白了关键所在。

“爱卿是说方爱卿?”

“正是!”

“如今民间虽人人安乐,但百姓只知状元方仲永之功绩,只念陛下之恩泽于表面。”

“无论是百官还是陛下,如今都不被民间百姓所称颂!”“反而,方仲永辞官卸任后,民间怨声载道,陛下更被冠以‘昏庸’之名,百官也多了‘无能’之誉!”

魏征沉声说道:“臣昨夜感应天召,被天庭玉皇大帝召见。”

“玉皇曾言,方仲永之存在,影响大唐国运,乃是大唐稳定之意外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