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成仙后不愿上天庭的,在地界皆受镇元子庇护,尊他为地仙之祖。
镇元子确实当得起这地仙之祖的尊称,为人坦荡。
他们将话挑明后,心中便再无芥蒂。
接下来,二人便在五庄观内坐而论道。
镇元子是洪荒初开时的大神通者,与三清、西方二圣等都是同辈,曾在紫霄宫中听道。
虽未成圣,但镇元子的传承积累深厚无比,让叶恒受益匪浅。
而叶恒也不凡,他得到了祖龙的传承。祖龙在天地开辟之前便已存在,甚至在鸿钧成道之前,便已掌管洪荒大地。叶恒得到其传承,自然有其独到之处。
况且,叶恒的修行之路特殊,一路走来,经历了无数奇遇。
他们坐而论道,叶恒的许多观点道理也让镇元子受益良多。
直到清风明月二童子前来寻他们,他们才停了下来。
“师父,那孙悟空已经回来了,还带来了南海观世音菩萨。”
至此,他们的论道才告一段落。
镇元子起身道:“此番闹剧也该结束了,是时候去看看那人参果树了。”“道友可愿与我一同前往见证?”
“正合我意。”叶恒也起身,与镇元子一同出去。
因为毁了人参果树,并打赌说要将其救活,孙悟空跑遍了三山五岳。
他去了海外仙山的蓬莱方丈,找了帝君以及福禄寿三星等大神。
但即便如此,也没找到救树之法。
心灰意冷之下,孙悟空去了南海紫竹林,找到了观世音菩萨,却意外得知观世音能够救活人参果树。
孙悟空大喜之下,立刻将观世音菩萨请了回来。
但他带着观世音菩萨回到五庄观,见到了自己的师父,却没见到镇元子。
悟空立刻问道:“镇元大仙去哪里了?”
“家师正在与他的道友坐而论道,因此有些忘神。”
“道友?哪位道友?”
这一下,连观世音菩萨都有些好奇了,是什么大能值得镇元子抛下他们去坐而论道。
“他也是三界中大名鼎鼎的人物,与家师一同探讨道法。”
“听道之后,他们一同返回,家师便将他请了回来。”
镇元子的徒弟解释道。
闻言,猪八戒吃惊道:“是哪位高人?”
“白骨大圣是也。”镇元子的徒弟回答道。
“白骨大圣?”
闻言,唐三藏师徒都很吃惊。
观世音菩萨也感到意外。
观音虽是大能,能通晓‘过去未来’,但涉及同等级的存在时,却无法了解详情。
所以他并不知道叶恒的行踪,也没想到叶恒会出现在五庄观。
孙悟空他们也很吃惊。
正在他们吃惊之际,镇元子已经出来,叶恒跟在他身旁,二人一同走出。
“原来是观世音菩萨当面,还有福禄寿三老。”
镇元大仙打招呼道,观世音等也立刻回应。
观世音在见过镇元大仙后,目光转向了叶恒。
“观世音见过白骨大圣。”
“福禄寿见过白骨大圣。”福禄寿三星也上前见礼。
“观世音菩萨多礼了。”叶恒淡淡回应,然后也回应了福禄寿三老。
福禄寿三老是道家正统神仙。
而‘寿星’更是南极仙翁的一个分身,他们此前在凌霄宫见过。
这时叶恒与他们互相打过招呼后,目光看向了唐三藏师徒:“又见面了,唐长老。”
唐三藏恭敬回礼,孙悟空虽桀骜不驯,此刻也不敢怠慢。
沙悟净昔日与叶恒有过瓜葛,但此刻见叶恒地位如此尊贵,也一点不敢怠慢,恭敬地打了招呼、行了礼。
不过,此时的焦点并非叶恒。
镇元子看向孙悟空:“孙悟空,你可是找到了救树之法?”
孙悟空闻言立刻自信满满:“不错!俺老孙走遍了三山五岳,终于找到了观世音菩萨,她能够救活你的人参果树。”
“好!我镇元子决不食言!你若是能救活我的人参果树,我不仅放过你们师徒四人,还与你结拜为兄弟。”
那边,观世音手捧玉净瓶,立刻开始行动。
观世音施展法术,神水自上而下,将人参果树从树顶到树梢浇了个遍。
原本倒塌且看似枯萎的人参果树,瞬间恢复了生机,变得郁郁葱葱,还结出了果实。
经历此番变故,人参果树反而比以往更加繁茂。
“一、二、三……”清风明月童子在一旁数着。
清风明月惊讶地说:“前日果子不见时,我们只数到二十二个;今日重生,怎么多了一个?”
孙悟空解释道:“‘日久见人心’。前日我只偷了三个,有一个掉在地上,土地说这宝贝遇土即入,八戒却嚷嚷说我偏心,闹得沸沸扬扬,直到今天才真相大白。”
“那天我说吃了两个,你们却认定我们吃了三个,后来俺老孙一气之下,就做了那事。”
孙悟空这话一出,清风明月顿时无言以对。
镇元子则大袖一挥,笑道:“今日人参果树死而复生,又恰逢菩萨、三星、白骨道友和大唐长老在此。”
“不如诸位做个见证,我与孙悟空结为兄弟,也正好摘些果子,开个‘人参果会’。”
说罢,镇元子命清风明月取来‘金击子’,从果树上敲下了果子。
众人从后院回到观中,依次落座。
观世音菩萨和福禄寿三星各得一枚人参果。
唐僧师徒四人也各自分得一枚。
镇元子还特意给了叶恒两枚,敖烈跟在叶恒身后,分得其中一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