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务直接来一句:“不知道。”
“啊?”陈贵良被整迷糊了。
法务解释:“去年出台的《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以及随后颁布的《实施细则》,对我们这种操作没有严格规定。”
“其中,《管理办法》的第八条第三款,内容是‘符合本办法规定的出资人’。这是一个模糊条款,《实施细则》里面也没明,最终解释权在央行那边。”
“字节作为一家VIE架构的赴美上市公司,通过希夷资本来入股优付通,且并不控股优付通,究竟合不合法得央行了算。央行加强监管就不合法,不加强监管就属于合法。”
陈贵良无语道:“那就不管了。哪天如果加强监管,我们按央行的办就是。”
央行之所以搞出一个模糊条款,本质就是上面的大佬们,现阶段默许这种操作,但又留下随时可以禁止的余地。
陈贵良揣摩明白圣意,那就老老实实听话呗。
吴玉珂以前在游科负责优付通的运营,现在优付通独立了他担任CEO。在完法律上的事情后,他调出一系列照片:“这是支付宝正在推广的二维码支付,居然比我们抢先一步。”
“我们按计划推广就是。”陈贵良。
吴玉珂道:“除了字节、游科旗下的产品,我还需要跟更多第三方合作。尤其是京东、当当等电商,让他们都接受我们的二维码支付。”
陈贵良:“我亲自联系这些电商的老总。”
二维码支付,不是搞就能搞的。
技术上没有任何难度,主要是此前的支付平台有问题。
不管是马杰克的支付宝,还是陈贵良的优付通,都处于央行默许下的灰色经营状态。可以合法,也可以不合法。
若是推广二维码,必然招来几大银行的集体反对,指不定就会遭受莫名未知的铁拳。
现在却可以了,因为央行正式颁发了支付牌照,支付宝、优付通都从灰色变成白色。
……
喜欢网购的年轻人,忽然发现多了一个玩意儿。
各大电商平台,以及字节旗下的社交产品、游科旗下的几款游戏,全都在推广一种叫二维码的东西。
初次使用二维码支付的用户,还能领到购物返现优惠。
杭城那边的一些商场、超市、影院,也陆陆续续出现二维码。这些二维码,属于支付宝。
而京城这边的各种商业场所,同样出现了二维码,这些二维码属于优付通。
陈贵良还把优付通,内置到微信、微博,以及校内网和海内网的手机客户端!
关注这事儿的业内人士,都明白优付通和支付宝在搞二维码大战。
知名财经作家、财新传媒创始人兼总编胡舒丽,写了一篇文章评论道:“陈贵良今年终于亮出自己的獠牙。他去年击败了新浪微博,跟苹果、诺基亚争斗于手机市场。今年又跟腾讯微博大战,还有即时通讯大战(微信),同时还跟阿里巴巴展开二维码支付大战……”
“几年前注册的两家公司字节和游科,不知不觉间已经成长为庞然大物……”
“纵观陈贵良的商业布局,从网游和SNS网站,再扩展到支付平台和智能手机,还涵盖影视、出版、视频网站、直播平台……”
“尤其是他之前收购的Discuz!,看似突兀的一笔交易,为字节和游科提供了恐怖的流量入口。有Discuz!在手里,陈贵良跟腾讯、新浪的竞争就已经处于不败之地……”
“我仿佛看到一个商业帝国正在崛起!而这个商业帝国的皇帝,还有两个月才过26岁生日。”
这篇文章的标题叫《陈贵良的商业帝国》,陈贵良的照片还被弄成《财新周刊》的杂志封面。
照片来自年初的字节之夜,那是陈贵良少有的穿西装露面。
照片里的陈贵良,坐在第一排看演出,面带微笑,表情从容。照片里的其他人都被抠除了,搞得像陈贵良坐在公司办公室一样。
《财新周刊》此时销量颇高,每期都能卖10万份以上。
在传统纸质媒体衰的2011年,单期10万份销量绝对属于行业翘楚。
这意味着巨大的行业影响力,很多公司老板和高层都在订阅。
中型公司的老板们,翻着杂志感慨不已:人家陈贵良咋那么牛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