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赵虎出现了(1 / 2)

海瑞此时却是感到,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冲动:

“多谢大人指点,下官已然明了。今后只要陛下不赶下官离开,下官也不会再提起返乡之事。

不过大人的夸奖,下官心中属实惭愧不已。但见到大人这般坦诚,下官也有两事请大人应允!”

胡宗宪有些疑惑的点了点头:“你说吧!”

海瑞神色认真的说道:“淳安县今年全县被淹,三年内百姓都很难熬过灾情带来的困苦,部堂大人能否上奏,为淳安县的百姓免去三年的赋税。”

胡宗宪听到是这个问题,直接便同意了:

“这个也不用你担心,淳安县是你的百姓,也同样是我的百姓。况且王钦差早在半月前,便和我商讨过了,上奏的文书现在只怕已经在京师了。

海知县,我有一句话要告诉你,莫要和王钦差继续作对了。你和王钦差都是我大明的干臣,只不过你二人的方向有所不同罢了。

他是那种谋定而后动的类型,更习惯将自身的身家性命放在前边。只是在有完全把握之下,才会行动。

若大明是黑暗的,那你海刚峰便是现在的烛火,能温暖照亮的也只有一小片地方。

但王钦差则是将要升起的朝阳,能照亮大明者,无出其右也!”

海瑞听后沉默了下来,既是惊讶于王远提前上奏请求免除税收,也同样惊讶于胡宗宪对王远的评价。

沉默了片刻,海瑞立刻站了起来,在躺椅边向着胡宗宪深深的一揖:

“无论如何部堂大人也是出力了的,下官在这里代淳安百姓谢过部堂大人!”

胡宗宪摆了摆手:“坐,坐下吧。之前就说过了淳安县的百姓,也同样是我的百姓!第二件事情呢?”

海瑞又坐了回去,这才笑着说道:“听了部堂大人刚才的话,下官这第二件事却是没了!”

胡宗宪听到这里也是愣了一下,不过很快就反应了过来,问道:

“和王钦差有关?”

海瑞肯定的点了点头:“原先我是想请大人和王钦差说一句,莫要让那些桑农离开桑田,至少等到来年秋收。

不过现在听了部堂大人之言,料想王钦差也自有一颗菩萨心肠,能多救一些百姓,他定然也是愿意的。”

因为忙于战事,对于政务方面的事情,胡宗宪还真不清楚。

听到这话,也是来了兴趣,莫非这王远弄出什么黑帮?要这些百姓交保护费,才能让他们留下?

想到这里,胡宗宪也就直接问了出来:“哦,这是何意?莫非王钦差不开口,这些人便不能继续留下?”

海瑞听后也皱眉了,这问题还真不好回答,该从哪里开始呢?思索了片刻,海瑞试探性的问道:

“此事说来话长,胡总督应当听过,王钦差提出的以工代振的方案吧?”

对于这一点,胡宗宪也是有所耳闻。毕竟当时前线的战事可还没爆发呢!

而且淳安两县以工代赈第一批粮食,也就是胡宗宪送来的。若非是他送来的那些南直隶求来的粮食,仅仅靠沈一石那一百船粮食,也是不够开展以工代赈的。

而且这以工代赈当时闹的也是很大,清流和严党还在朝廷大打出手,就连各地的地方官都纷纷表明态度。

若不是王远这边手快,在提出以工代赈的时候便直接施行,最后结果还真就不一定了!

想了想自己知道的事情,胡宗宪一股脑的便说了出来:

“嗯,记得这事当时闹得比较大,我也有些耳闻。王钦差提出的这个以工代赈的确更好,宋朝甚至我朝也有过相应的记载。

但以工代赈的花费更大了些,是寻常赈灾的五倍之多了。此次你等是如何熬过的?我记得我送来的粮食,不足这般消耗呀?”

海瑞听到胡宗宪这样说,对于胡宗宪知道哪些消息就了然了,整理一番思绪,便轻轻开口道:

“当初我听到王钦差提出以工代赈的时候,也是有些不可置信。虽然曾在书中看过相应的方案,也知其的优良,但是其中的困难也是不少。

但王钦差的一番话,也是打消了我的顾虑。

与其让百姓借钱、卖田。那不如由朝廷出面,组织百姓开垦荒田,而后将荒田卖给商行,获得的粮食继续雇佣百姓。

这其中的差额,便用朝廷拨发的赈灾粮弥补。只要能撑过这个灾年,哪怕朝廷什么都没落下那又如何?

我也便是用了这个法子,才撑到了如今。现在县衙手里新开垦的桑田还剩下几千亩,到时候将这些桑田卖了,足以让百姓生活到来年春耕。

但后面便需要百姓们自谋生路,只要能熬到秋收,这个灾就也算过去了。

我请部堂大人,也就是为了补上这一段时间。现在看来倒是不必了,我自行与王钦差商议吧。”

虽然海瑞说的比较简单,但胡宗宪还是从其中听到了许多信息。此时便也直接问道:

“此次总共开垦的桑田有多少?全都卖给了哪家商行?他们是如何经营桑田的?”

海瑞对于这些数据牢记在心,此时便也直接报了出来:

“我们淳安县最是多山,可以用来种植稻田的良田很少,所以能开垦的荒田比较多。

在那家商行派来的人探查之下,我们全县大致有二十一块地方能开垦,总共开出了十三万亩桑田。

不过这商行的收购价颇低,一亩只给了十三两的价格,好在他们是直接运来的粮食,否则在本地买粮还要再亏些。

这商行主要就是在那二十一块地方的边缘,建上一个个村落。而后再招收在洪灾中被摧毁家园的流民,就让这些百姓专门养桑田和蚕虫。

那些流民并不是承包桑田,而是和这商行的护卫、帮工一般,每月都领一份工钱。

除了这二十一个村落之外,这商行也有招收其余的流民。不过后面这些流民就没有再搬迁到村落中,而是时常被拉去挖挖水渠、搬一些泥土。”

海瑞提到每亩价格的时候,显然还有一些愤愤不平。

胡宗宪听后仔细琢磨了片刻,发现这条件还是真不错。他可是久历官场,各种腌臜事知道的可是不少。

别说是在灾荒之年,就是在正常年景。只要那些权贵想,价格也绝无这般公道的说法,而且还体贴的直接换成了粮食。

“海知县,你从前并不在官场,所以对此事并不清楚。若是没有王钦差,这些桑田一亩能卖到十两,就已经使当地大户在积良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