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高翰文替罪羊(2 / 2)

看到这里,郑必昌两人的眼睛一下直了,脸上的汗水也流个不停。

“那…那现在,超了多少银子出来?”郑必昌也不看账目了,退后了几步,软软的跌坐在椅子上。

他们还打算,用沈一石的家产来填补亏空。现在这样的情况,恐怕并不乐观了。

何茂才拿着那本账本,快速的翻到最后一页,手在抖着,声音也在抖着:“现银不足一万两了。但…但这怎么可能?他不是首富吗?”

“完了!”郑必昌喃喃自语道:“我们都被沈一石骗了,如今可怎么是好………”

“是啊,他是在拿命和你们玩呐!”杨金水坐在椅子上,冷冷的看着两人,不屑的冷笑道:

“你们几个衙门,包括你们的家里这么多年的开支,花了他多少钱,你的心里自己有数!

今年为了改稻为桑,又买了近一百船粮食,又花了多少钱,我们心里都有数!

现在买的粮,都借给了淳安、建德,沈一石家里就算真的有座金山银山,那也给挖空了。”

郑必昌、何茂才两人,心中算了算,这才不得不相信眼前的账目。不过随后便是闭上了眼睛,痛苦的想着,接下来该如何是好。

“呵!两位大人还有什么旁的事情吗?”杨金水慢慢站了起来,看了看两人说道:

“要是没有别的事情了,咱家就要回去,给宫里上请罪的折子了。”

“杨公公且慢!”郑必昌看见杨金水即将走出去,也是立即反应了过来,找了个借口说道:

“千万不能就这样请罪了,要是我们都这样请了罪,前方的军需没有了供应,这场仗也就打不下去了。”

“呵,现在想到仗打不下去了,我告诉你们,晚了!就算咱家不上报,王钦差那边呢?锦衣卫那边呢?

更何况你们这次,没将王钦差叫过来。瞒着他,便翻看了这些账本,恐怕此刻六百里加急,已经出发了。”杨金水冷笑了一声说道。

“杨公公!”郑必昌和何茂才,同时在杨金水身边跪了下来。

郑必昌语气悲哀的恳求道:“杨公公,你难道没看出来吗?我们的动作这么大,怎么可能瞒得住王钦差?

他若是想过来,自己便过来了,我们还能拦住不让他看吗?而他不过来,很显然也不想沾染这些事情!

而我们不邀请,他也有了借口。但是这样顶多,我们也就一个失察之罪,朝廷上再拉扯一番,也并无什么大事。”

杨金水的脸色难看了起来,显然他也是知道这件事情的。但他也没法子讲什么,如果不是牵扯到了他,他肯定也不会主动过来。

“我愧对老祖宗,也愧对皇上。”杨金水仰头望着外面,也不看身前跪着的身影,叹了口气说道:

“胡宗宪、戚继光,在前线打的那么难,朝廷把接济他们的军粮,都指望在这一次,查抄沈一石家财上面。

而我们如今,却拿不出军饷来,这该如何是好?”

“杨公公放心,戚继光剿倭的粮饷方面,我们来想办法。”郑必昌的语气哀求,再一次恳求道:

“只希望公公,跟锦衣卫的那几个爷说一声,请他们转告吕公公,让朝廷给我们,宽限一些时限!”

杨金水这时收回了目光,看向了两人,不屑的问道:“就算朝廷开恩,给你们宽限了些时日。二位大人难道还能再找出一个沈一石,再去抄他的家?”

“只要朝廷肯让我们戴罪立功,我们可以另想办法。”郑必昌说着,便看向了何茂才,问道:

“老何,你说说,你那边想尽办法,能筹到多少军饷?”

何茂才知道郑必昌是什么意思啊,无非割肉放血罢了,不过和性命相比这些都是可以舍弃的,于是咬了咬牙说道:

“若是拼了命,怎么也能够,先筹集一两个月的军饷!”

杨金水想了想前线的情况,也知道不能把这两人逼得太狠,而且不可能临时找个人,来临阵换将。

只能让两人带队立功了,叹了口气,又提出了另一个问题:

“好,我可以配合你们。但是眼下沈一石这个案子呢?抄家抄出这样的结果,总得给朝廷一个说法!”

“找个人来顶罪!”郑必昌想也不想的就回道。

“找谁来顶罪?”杨金水有了猜测,但不确定的问道。

“高瀚文!”郑必昌说着,看向了何茂才。

两人配合多年,何茂才也立刻反应了过来:“没错,都是因为高瀚文办案不力,导致罪犯畏罪自杀,销毁了账册,转移了财产。”

杨金水深深的看着两人,虽然心中早已有了猜测。但是对于两人的无耻,还是重新领略到了。

………

另一边沈一石的别院内。

此时的抄家还在继续,先前只是何茂才等人,为了防止账本泄露,提前派人将装着账本的箱子,都带回去了而已。

抄家可不是一个轻松的事情,尤其是需要查抄的,是沈一石这种富商。

沈一石家的正堂中,椅子上坐着高瀚文和四名锦衣卫,正堂中间跪着沈一石家的那个管事,外面站满了驻守的士兵。

“高大人,您…您叫小人过来,是有何事吩咐?”跪在地上的管事,战战兢兢的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