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过几天,年假彻底结束了。
王远也开始回到翰林院上职,这一回到上史殿,王远有了极大的不适应。
这个过年,还是王远第一次彻底的放飞自我,整整一个多月的时间没有看书、学习和晨跑。
王远不由的感到庆幸,科举这东西就是得一鼓作气,一旦气势泄了,那么就没有再考中的希望。
王远前世就不是一个自控力强的人,如果不是大学前他一直被家里管着,根本就不可能考上北大。
考上大学后,没了家里的束缚,王远顿时放飞了自我,否则他也不会考不上研究生,需要自己外出找工作。
穿越后,王远本就知道自己是怎么样的人,所以从五岁开始读书,从来就没有一刻松懈过。
不过如今问题也不大了,后面也不用再继续枯燥乏味的读书了。
就在王远静下心,继续写着他的《宋朝那些事》的时候,林士章突然开口说道。
“景行,今天我们大家是第一天上职,我们那些同年们,也都适应了他们的工作。
不如我们找个时间,将大家都约出来好好聚一聚,如今这样同在京师的日子恐怕不多了。
两年后,大部分人都要外放到地方,这一别很可能就是永别了。”
林士章的这话还真不是危言耸听,古代交通极其不方便,就是信件往来都得好一两个月。
再加上他们是官员,一般不能轻易离开辖地,那些官员们如果没有背景和政绩,恐怕一辈子都来不了京师。
这可不就是,一辈子都见不着面了吗?
不过王远却是知道,林士章肯定还有一些其他的想法,比如拉拢一些人。
他们是同年,仕途上先天就有一个联系,虽然那些人会被分配到地方,但用的好了也不失为一个妙棋。
这个聚会,如果让林士章自己邀请,那就有些结党营私的嫌疑,而且他自己的名望也不够,不可能吸引太多人过去。
所以他这样问王远,其实就是想借助王远的名声,邀请所有人。
这样他们只是同年之间的相聚而已,并不是什么结党营私。
而且以王远的名头,基本上大部分人都会给个面子过来,只是吃个饭而已没必要得罪状元。
这一刻王远真真切切的,感受到状元这个名头的好处。
这在他们这一批进士中,那魁首就是大义。
“也可,上一次我们相聚,因为担心那些同年在六部没有安置好,只邀请了翰林院的庶吉士。
如今也都过去大半年了,这样聚一聚也是很好的。
不过这次既然是以我的名义邀请,那么就由我来宴请吧,德斐也不必和我客气。”
“景行你这是说的哪里话?这主意就是我出的,怎好让景行一个人承担所有费用呢。
不如这样吧,这次宴请诸位同年的费用,就由我们一甲三人一块出了,景行你看这样可好。”
这倒不是两人愚蠢,非要抢着请客。
而是这请客也有门道。
请客的人自然是主人,被请客的自然是客人。
正所谓客随主便,这种邀请同届进士的大型活动,可是能增加很大的名望,请客的人自然获得的最多。
名声都是宣传出来的。
这就好比孔子,他真的有那么厉害吗?恐怕不见得吧。
他为什么会要游历各个国家,还不是因为那些国家的君王,没看上他吗?
但为什么随着时间的流逝,孔子的名声越来越响亮,从诸子百家之一,变成了后世的文圣。
不就是被他的那些三千徒弟,和后世无数读书人吹捧出来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