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照相(2 / 2)

“皇额娘您瞧,这铵钮一按,景儿就锁在玻璃板上啦。”

“在这镜头前选定想要拍摄的画面,然后双手举稳对准,再看一下这正面的玻璃板画框上呈现的画面与现实景象。”

“可以通过人为的移动调整角度,远近大小。”

隆裕皇太后看着皇帝摆弄这玩意儿相机,面露新奇的说道。

“如此说来也是神奇,从前的固定像机,庞大笨重,难以移动。只能是人不同变化,在镜头前定格画面。”

“是啊,是啊,皇额娘儿臣这就为您拍一张画像。”

凌霄单膝靠坐在黄花梨脚踏上,鼻尖凑近取景器,睫毛在眼睑下投出细碎阴影。

“李公公,把东次间那对珐琅烛台点亮往东边挪三寸,光斜着打在太后鬓角才好看。”

“好,就这样,皇额娘别动。”

隆裕太后下意识摸了摸两鬓的珍珠流苏,指尖触到新添的几缕银丝。

她看着皇帝对着自己摆弄相机——眉梢微蹙,嘴角抿得太紧,像被线扯住的傀儡戏人偶。

“这劳什子当真不用画师打底?哀家怎么觉得这镜头比照镜子还晃眼”

“洋人说这叫快照,比工笔像快十倍呢。”

凌霄忽然放下相机,跑到紫檀多宝格前抱出个西洋座钟,“您看这钟摆,滴答滴答走得不停,相片就是把‘现在’切成薄片存起来。载沣王叔说,将来还能把相片投在白布上,让万人同看呢!”

“从前老佛爷的影像不是还有吗?”

钟粹宫庭院里,五月的鲜花正争相争奇斗艳的成长,花串垂到太湖石假山旁,景色悠然。

李公公举着相机的手直抖,凌霄站在隆裕太后身旁,母子二人站好姿势。

“李公公,您得把这根皮绳套手腕上,镜头对准皇额娘左眼角那颗朱砂痣。对,就像您平时端茶盘那样,胳膊肘夹紧些!”

凌霄忽然从马褂里掏出块玉兰花手帕,擦拭了一下镜头并对李公公说道,“拍照要找‘黄金角度’,就像射箭要对准靶心。”

就以朕和皇额娘为镜头中心,适当左右移动。

隆裕太后靠在雕花廊柱上,任由春风掀起鬓边碎发。

她望着镜头里蹦蹦跳跳的少年,忽然想起光绪帝从前攥着她的手,掌心也是这样温热。

“哀家这把年纪...照出来怕是要吓着列祖列宗。”

“皇额娘穿这身湖蓝最好看!”凌霄忽然站到石凳上,直视着隆裕皇太后。

凌霄看着皇额娘卸去了传统的宫廷妆容,只是淡淡的描了眉以及涂了口红。

阳光掠过镜头,在隆裕太后脸上织出一片柔和的光晕,“您看,这光比永和宫的琉璃瓦还亮堂。”

李公公闭着眼按下快门,镁粉爆响惊得皇太后所养的猫咪狂叫。

凌霄冲过去查看相机画面,忽然笑出虎牙——太后微扬的眉梢旁,正巧停着只金红色的蝴蝶,翅膀上的鳞片在湿版上洇成一片虹彩。

“这叫‘蝶影留春’!”凌霄举起玻璃版对着阳光,影像里的隆裕太后嘴角似乎有了丝松动。

“等送去北京的照相馆将胶片洗出来,皇额娘就能看见自己和蝴蝶同框啦。将来儿臣还要给您拍骑马照、划船照,让全天下都知道,我大清的太后最会赶新潮流!”

母子二人玩弄相机拍照,不知不觉时辰已过大半。

在这钟粹宫凌霄与隆裕皇太后照下了十分珍贵的众多照片。

隆裕皇太后随即吩咐传膳。

早膳用的是梅花形攒盒,除了传统的糖蒸酥酪、玫瑰饼,竟多了一碟奶油松饼。

凌霄留意到太后只碰了松饼两次,便让小李子记下来:“明日让御膳房少放黄油,多掺些山药泥。”

隆裕太后抬眼望着皇帝(凌霄),宫殿外的孔雀正发出清亮的啼鸣,晨光在她眼角皱纹里织出金线:“皇帝比哀家身边的女官还细心。”

用完膳,隆裕太后示意宫女撤下食盒,从紫檀匣里取出个黄绫包:“这是太医院新制的避暑香珠,皇帝随身带着。”

隆裕太后忽然握住凌霄的手腕,触到凌霄袖中露出的怀表链,“西洋东西再好,也要当心别凉了身体,切勿过分沉迷。”

凌霄点头表示知道,儿臣让皇额娘担心了,儿臣切不会过分沉迷于这些西洋物件儿。

而且不过是研究明白,若真有利用价值,为皇室所用总好过排斥一切。

从前儿臣坐在那皇位上,常听朝中大臣说起,能为我大清所用,维护皇帝统治那便无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