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可能是横扫六合之后,继续向北驱逐胡人、向南开拓百越的关键。
是帝国军功爵制度下最璀璨的将星,是能保障大秦江山代代传承的利器。
“若真具此不世之才,” 始皇嬴政心中的天平已经开始冷静而迅速地倾斜。
那点因女儿被“拐”而产生的不快,迅速被对顶尖人才的渴望、对帝国未来军事格局的筹谋以及对“得此一人可抵百万兵”巨大利益的权衡所压制。
“倒也不算辱没了朕的女儿曦。
朕之爱女,配此国士,方显相得益彰。”
这已是从一个帝王、一个战略家的角度做出的初步判断。
但这番冷静乃至带着一丝欣赏的权衡,听在正处于“护妹狂魔”巅峰状态、理智几乎被醋意和怒火焚尽的太子昭耳中,却完全是另一番滋味,简直是往他熊熊燃烧的心火上又泼了一瓢热油。
“父皇!”
太子嬴昭猛地抬起头,语气急切而充满了难以抑制的不满。
甚至带上了一丝少年人特有的、对父亲“不站在自己这边”的委屈。
“兵仙又如何?
谁知道那天幕所言是真是假?
是后世夸大其词,还是别有用心之人的杜撰?
即便……即便所言非虚,那韩信当真有些领兵才能,焉知他不是居功自傲、桀骜难驯、目无君上之辈?
史书上这般将领还少吗?
妹妹性子纯善,不谙世事险恶,若所托非人,日后受了委屈,岂不是……岂不是……”
他“岂不是”了半天,也没找到合适的词来形容那光想想就让他心如刀绞的场景。
只觉得心头那股无名邪火蹭蹭往上冒,浑身那低沉的气压几乎凝成实质,咕噜咕噜地往外冒着肉眼可见的黑气。
连旁边侍立的赵高都下意识地缩了缩脖子,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在这位太子昭更加年幼的时候,他可是被当时的十六公子嬴昭敲打过的,赵高那点心思自此之后,压根不敢再冒出来。
这位太子昭,从小到大就是个厉害人物,不是他能驾驭的。
始皇嬴政终于忍不住,侧过头,用一种带着几分审视、几分无奈、甚至还有一丝极其隐秘的、对于年轻人这种激烈情感的难以理解的目光,瞥了儿子一眼,嘴角几不可察地抽搐了一下。
这小子……反应未免太大了些。
曦是他的女儿,不是昭的女儿。
这副老父亲嫁女般痛心疾首、如丧考妣的模样,是不是来得太早了点?!
也太过度了点?!
不过……昭今年也已十七岁了。
始皇嬴政的思绪忽然飘开了一瞬。
按礼制,早已到了该选立太子妃,充实东宫,以为国本绵延子嗣的时候了。
始皇嬴政的目光在太子昭那因为愤怒而更显棱角分明的年轻脸庞上扫过。
等天幕之事稍缓,必须立刻与皇后商议此事,尽早定下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