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始皇猜测(2 / 2)

“天幕所言虽语焉不详,其辞藻荒诞不经,然则,其中核心一点,毋庸置疑——大秦,非但未速亡,反而传至二世,乃至更久!

此非灾异,实乃昭示国祚绵长之吉兆也!”

说到这,他声音猛地提高,带着一种斩钉截铁的力量。

“臣以为,当务之急,非是探究其细节真伪,而是借此安定人心,震慑宵小。

应立即昭告天下,言明天幕昭示大秦国祚绵长,凡有借机作乱、散布谣言、蛊惑人心者,皆视为逆天而行,图谋不轨,格杀勿论!”

嬴政敲击桌面的手指倏然停住,深邃的目光如寒潭般扫过李斯,又缓缓移向帐下垂手侍立的文武百官,最终,落在了自己的儿女们身上。

所有随行的公子公主此刻都奉命聚集于此。

他们依照长幼次序站立,神色各异。

或面色苍白、眼神惶恐。

或低眉顺眼、不敢直视。

或眼中闪烁着难以抑制的好奇与兴奋……

嬴政的视线,在自己这一众儿子脸上逐一逡巡,不放过任何一丝细微的表情。

天幕中对那位“秦太宗”功业的夸张赞誉。

什么“千古一帝”、“功盖三皇德超五帝”,如同洪钟大吕,依旧在他脑海中轰鸣回荡。

他太了解扶苏了,那个喜好儒学,被淳于越等儒生教得有些仁弱乃至迂腐的长子,或许有怜悯百姓之心,但绝无这般睥睨天下、开拓千古的魄力与铁腕手腕。

若扶苏真有此等能耐,早已是他心目中无可动摇的大秦太子,何须自己屡屡斥责其不类己?

不是扶苏。

这个念头如同破开迷雾的闪电,骤然变得清晰无比。

而几乎在同一瞬间,另一个身影猝不及防地、强势地撞入他的脑海。

泰山骤雨倾盆,天幕现世之时,那个在一众或慌乱或呆滞的皇子里,虽面容稚嫩却异常沉稳,下意识将年幼的弟妹护在身后的十六子,赢昭。

那张与自己年轻时足有七分肖似的俊美面庞,剑眉星目,沉稳坚毅。

还有,那个像小尾巴一样紧紧跟在十六赢昭身后,年纪最小,虽惊却不惧,反而如一只警惕又充满野性的小狸猫般,瞪着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扫视周遭的幼子,十九子赢暻。

就是十二女赢曦,也是颇为冷静坚毅。

他们的生母魏夫人魏思宁,信陵君魏无忌之女。

那个平日里温婉娴静、从不争宠夺势,却总能在不经意间的言谈举止中,显露出不凡智慧与通透的女人。

她的儿子和女儿……

嬴政的目光变得愈发深邃难测,如同蕴藏着风暴的夜空。

目光重新投回到长子扶苏身上。

就这么定定的看着长子扶苏,谁也不知道这一刻始皇嬴政在想什么。

帐中,许多大臣,尤其是以博士淳于越为首的儒生们,则是以为陛下和他们想的一样。

毕竟陛下的目光,只在长公子身上长期停留,肯定和他们想的一样,都认为太宗是长公子。

儒生们目光炙热地望向长公子扶苏。

那眼神几乎要在他清瘦的身躯上烧出洞来。

手中的笏板更是被紧紧的握着,指节因用力而发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