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话一出,所有人都诧异,聪明人脑子转的快,见萧家的老三,脸色如吃屎一般的难看,而萧家家主萧敏达,看也不看自己三弟一眼。
“哦?萧爱卿,你真这么想的?”裴承泽平静的看着萧敏达询问。
萧敏达:“皇长子居长,大靖朝立太子规矩,立嫡立长,为了皇朝交接安稳,臣更赞同立皇长子为太子,立皇长子生母为皇后,以定国本。”
裴承泽在萧敏达脸上停留片刻,忽而看向底下众官员,再次询问,“右相方才一直没出声,你的意见呢?”
范右相捋了下胡须,郑重道:“老臣也赞同立淑贵妃为皇后,皇长子聪慧沉稳,是太子的最佳人选。”
“左相呢?”
“老臣也赞同立淑贵妃为皇后,立皇长子为太子。”
裴承泽含笑转而面向中书省官员,声音清朗而笃定:“拟旨——淑贵妃林氏,系出名门,温婉贤德,仪范后宫。更诞育皇长子,有功于社稷。今册立为皇后,授金册金宝,入主中宫。”
散朝后,有些人,还以为萧家家主和其三弟,只是做做表面功夫,并不是真的闹矛盾了。
结果,没多久,萧老三带着别的族人另立一支,而萧家主,则是主动请旨前往瘴气弥漫的南方任官。
显然,真是闹崩了!
宫里,安美人想死也想不通,为何大伯这般固执不肯帮她,反而帮淑贵妃,不,现在的皇后。
倒是宁华宫里,思宁想明白了。
感慨道:“这位萧家主,不愧是父亲敬佩的人物,聪明果断,也狠得下心。”
萧家这般膨胀势大,陛下肯定打压,这位萧家主,显然是将同母亲弟弟这一分支和站在弟弟这方的族人们抛出去,让皇帝打压。
理由都给陛下找好了,这一支的族人,和宫里的安美人,对太子之位有野心,对皇长子,未来的太子有威胁,为了江山社稷,必须打压。
才不是因为陛下想打压世家,只是碰巧了而已。
如此,朝堂上的争斗,就不会扩大化,将所有的世家都搅和进来。
而他这主支,削减了一部分后,又主动去偏僻地方主政一方,功劳苦劳都有,陛下自然不好意思再削减了。
当然,其实也不是不好意思,而是人萧家主支这般退让了,做为皇帝的裴承泽,自然也不能太过分。
朝堂上下都看着呢!
三月,安美人有些波折的生下一个体弱的皇子,且伤了身体,以后想再有孕,很难。
如此晴天霹雳,让安美人木呆呆的躺在床上。
至于生下的虚弱皇子,她看都不想看。
都是因为他不乖,在她肚子里始终不肯出来,让她坏了身子,以后再难有机会怀孕,生下健康的皇子。
她的野心,也因此而变得渺茫。
至于这个刚生下的儿子,这般体弱,怎么可能会被陛下和前朝看重,一开始,他这样的,就会被排除出皇位之争。
五月,思宁正式入住皇后之所钟粹宫,宁华宫则是被封存起来。
接着进行封后典礼,接受朝臣命妇们的朝拜。
六月,皇长子裴昭,被立为皇太子。
立储大殿上,才四岁的皇长子裴昭,穿着小小号皇太子礼服,一个人不用礼官引导,就自己走完相关程序。
期间无论是表情,还是说话,都很庄重,流利,顺畅。
礼部官员经过这一场立储大典,在教导对方相关礼仪时,被对方一教就会,还过耳不忘的本事震住了。
原本特地为了配合小太子人小不懂事而删减的仪式,又连夜被礼部官员们增加并完善回去。
礼部官员,自此之后,算是被小家伙的独立和能耐给折服,从此稳稳的站在太子身后,成为支持太子的最坚实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