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家伙行礼问安后,立马就小跑着到他跟前,伸手要他抱。
裴承泽抱着小家伙掂量了下,又重了些,看来有认真吃饭。
“最近又吃了什么好吃的!”
“红烧肉、炖猪脚。”
“可好吃了,皇祖父也喜欢,父皇您肯定也喜欢。”
……
父子就这样,从吃的,到玩的,再到学的……不断的聊着,了解着。
两个月后,皇贵妃病逝了。
她的后事,是思宁操办的。
范家,没有人对思宁有意见,他们是知晓女儿是如何没的。
说起来,还是她自己犯蠢作的。
反而,在知晓当初女儿被人利用拖下水的事,还是淑贵妃让人透露消息给翠缕和翠羽后,范右相记下了她的人情。
宫里皇贵妃的过世,并未带来很多影响。
除夕宴、朝贺宴照样举办,甚至因着这是改元昭隆后首次举办这般除夕宴、朝贺宴,就显得比去年的时候,还要盛大。
甚至太上皇也在宴席上出现,和陛下关系前所未有的好,当然,看着和皇长子殿下关系最好。
显然,在太上皇身上,隔辈亲这个俗理展现的淋漓尽致。
宗室、勋贵、朝臣们,看着小小年纪的皇长子殿下,即使离开了从小依赖的母妃,被单独放了座位在陛下和太上皇身边,却没有一点害怕或不自在。
相反,一举一动,很是沉稳。
而且小小年纪说话流利有逻辑,看着就很是聪慧。
想想小殿下的年纪,快要满四岁了。
陛下,或许,想立太子了。
果然,昭隆二年二月,皇帝裴承泽带着皇长子裴昭前往洛京郊外先农坛祭拜先农神。
然后纷纷换上皮弁服,来到亲耕台前的耤田。
户部尚书躬身进耒,工部尚书躬身进鞭。
皇帝右手执耒,左手执鞭,亲自扶犁推行三趟,以示亲耕。
之后,皇长子裴昭在辅助官的引导下,进行五推。
皇长子毕竟还小,他只需要被引导着,跟在梨旁边走完全程。
再之后,勋贵百官依次“九推”。
……
漱玉宫,被故意瞒着的安美人,在外面散步的时候,不经意间听到了只言片语。
回来后,诈了下碧蛾,之后就从她口中知道了具体的。
生气不甘的情绪,再怎么压抑,还是涌上心头,又动了胎气的安美人,可不敢这个时候让人去叫太医来,而是赶紧的让人剪了安胎药,一连灌了两碗,才不疼了。
“碧蛾,亏我这般信任你,你竟然瞒我?”
“奴婢,奴婢不是有心的,只是,只是先前送回去的消息,三老爷知晓后,很快传回来消息,让奴婢别什么消息都让您知晓,让您安分些!”
“父亲怎么这样?他是不是告诉大伯了,这肯定不是他的想法?”
碧蛾,碧蛾头垂的更低了,安美人自然知晓,这是默认了。
“不是都告诉过父亲,别告诉大伯了吗?”
“真是的,什么都听大伯的,是,大伯年轻时候是聪明果断,可现在年纪大了,人老糊涂了。”
“不然,萧家怎么会在陛下还是太子时,占据那般明显优势的情况下,还站错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