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5章 什么高度(2 / 2)

“行,你帮我看吧。”

虽然圆圆已经好久不做周游的助理了,但她回周游身边的时候好多事儿还是直接她来弄,两人之间的默契也还没丢。

以往周游采访多的时候,这种提纲都是由她来看。

毕竟媒体的问题有时候虽然千奇百怪又刁钻无比,碰上心眼坏的还会给艺人挖坑,但更多的还是那些千篇一律的问题。

比如对后面的电影行情怎么看,xxx电影周导您怎么评价,又或者是下阶段的目标,对xxx奖项有没有什么展望。

基本都逃不出这些范畴。

圆圆见他回答的多了,慢慢也摸索出来点门路,后来的提纲索性就是他来看了。

反正只要不是那几家关系特别好的媒体,这种时候基本也就是打太极。

这时,圆圆也很快收到了李子维那边发来的采访提纲,采访的时候会在一个类似阶梯教室的场馆里面举行。

形式更像是以前的那些访谈节目,就是周游和李子维坐在舞台上面,李子维来充当主持人,

这些活动都是first电影展的内容,和主竞赛单元评奖什么的不挨着。

以往这个环节很多时候都是谢飞亲自来。

今年本身也是安排谢飞导演来的,但老头听说周游来了开玩笑说可算自己卸下包袱了,就让周游亲自上场。

要是没谢飞导演这两句话,周游连这个什么访谈都不想参加。

就像他对那些大师班的看法一样。

你问的浅薄了吧,没什么意思,容易让人家观众觉得你们都没水平。

可当你问的深了,那就不是一句两句能解释清楚的了,就算周游自认为解释清楚了,大家沟通起来有没有障碍,人家观众能不能听懂都不好说。

可谢老发话了,那就去呗,就当是凑热闹了,也算是给人家电影展捧场。

预约周游这场对谈的人还挺多的,圆圆通过李子维的微信知道昨天才放出去的消息,半个小时位置就已经没了。

这会儿圆圆正看着手机上那份大纲以及李子维后面跟上的/抱拳表情,忽然有些失神。

这...

“周导,从《烈日灼心》到《海边的曼彻斯特》再到《完美陌生人》和《寄生虫》,都对人性的不同剖面进行了结构,请问您是如何在不同的场景进行切换的?或者说如何找到不同的角度的?”

说实话。

字圆圆是都认识,并且她大纲里面所提到的这几部电影她也都看过。

但组合在一起她就有点拿不准了。

咋还不同剖面了?

啥剖面?

这...这算难还是容易,我哥能看懂不?

心里这么想着,她抬头看了一眼一边吃饭一边正拿手机百度巴黎世家袜子一边傻乐的周游。

忽然圆圆晃了晃脑袋,把地主家傻儿子的形象甩了出去,接着开口问道:

“哥,啥是不同剖面?”

“说了你也不懂。”

周游头都没抬。

圆圆:( ̄_, ̄)

不跟我说?

我不懂?

正好,那谁都别懂了!

圆圆给李子维回复微信:“李总,请您务必加大难度!”

说完她手机一收,继续吃饭。

另一头。

李子维还拿着手机跟老公感叹:“要么说人家是大导演呢?你看其他人这事儿恨不得糊弄一下或者提前对词,咱们给写好词有人还嫌弃不精彩...”

“你再看看人家周导?”

“这是什么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