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绿皮书》上映后的第一天国内票房取得破亿的成绩,阿美莉卡那边拿到三千多万的票房之后周游就没有再怎么关注后续的情况了,
而是把精力和时间都投入到了《看不见的客人》收尾阶段。
他自己拍的电影自己心里当然有数,这部电影除非碰到那种天时地利人和的情况,否则票房大概也就是这么个情况。
中规中矩,也算是没有辜负在电影上映之前影迷们和媒体的预期。
就像当初张一谋的《金陵十三钗》赴美冲击奥斯卡,人家根本就没经历过你们的那个时代,想要产生共情本来就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这电影确实也依托了时代背景,和《触不可及》那种只靠人物关系的路子还是有些不一样,所以后面哪怕票房增长势头放缓也没有出乎周游的预料。
但这电影的口碑倒是不错,豆瓣开分就有8.7分,也不用去讨论如今的豆瓣的权威性大大不如以前,
毕竟国内的这些平台,豆瓣比之猫眼和淘票票那种动辄给电影9.0以上评分的平台还是有一定说服力的。
人家那个跟票房挂钩,也是没办法的事儿,总不能自己给自己来个低分,把观众劝退吧?
至于阿美莉卡那边弗兰克也丝毫不担心,这戏是要冲击奥斯卡的,在今年奥斯卡之前能够有这个成绩已经大大出乎了他们的预料,
按照他们的机构对现如今的情况进行了分析,照着这个走势发展下去,这部电影靠着二千多万美元的制作费用应该能在全球收获4亿美元左右的票房,将近15倍的利润,他们没啥可不满足的。
何况这还是在没拿到奥斯卡的情况下,据说那边的黑哥们也贡献了不少票房。
如果今年的奥斯卡《绿皮书》真的有机会染指,再加上这个奖项的商业性,到时候再上映还会迎来一波票房的井喷,往前只要不是太过文艺的片子几乎拿奖之后都有这么一个过程。
只是看涨幅多少而已。
这其中让周游和弗兰克以及华纳他们没想到的是,小日子那边对这电影的热情比预估中高了许多。
反正周游是没想明白这究竟是为啥,难道是尽孝?
至于同档期的其他电影,其实说实话《绿皮书》在国内的这个成绩对它们的票房挤压不是很大,这戏排片率在影院也只能说是正常,很符合“周游电影”的一贯情况。
而其中表现最好的就是朝哥的《银河补习班》了,首日就拿下了6000多万的票房,按照这个势头发展下去总票量达到七亿不是什么问题。
只是这电影上映一天之后票房成绩倒是还好,但口碑稍微有点崩盘,周游那天结束拍摄比较早,还专门跟刘一菲一起去电影院看了这场电影。
他其实是不想去的,奈何刘一菲用不去就住他房间威胁他,而周游又不大喜欢看自己的电影,毕竟从拍摄到剪辑自己已经看了无数遍了,实在看不出什么新意,反而满是遗憾。
这一点他还真跟张一谋李安等人交流过,发现他们都是这样。
在自己电影上了之后过一段时间再去看电影的时候,他们的关注点跟普通观众还不大一样。
看到某一个镜头的时候,脑子里总会浮现当时拍摄的场景,要是这镜头拍的自己满意还好。
如果拍摄的时候没有达到自己最好的状态或者后来等电影完成之后又有了什么好的点子,那心里更难受。
“我当初要是如何如何拍,这戏肯定更棒!”
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
所以他看自己电影也总是睡觉,眼不见心不烦了属于是。
这戏的问题呢,还是老毛病,多少沾点强行说教上价值的正确。
再恶毒一点,用一些观众的话来说就是毒鸡汤。
周游倒不是很在意内容,他更在意的是拍摄手法和结构,但巧的是,这玩意都不是老邓头擅长的。
这就又放大了有些地方剧情逻辑不通顺不符合实际的缺点,所以当这部戏有这个票房的时候周游觉得还真不是什么好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