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劳资蜀道山(2 / 2)

女子呆了一会,落寞地说:“如果我是一个男儿,考上举人进士,我亲母就不是奴婢,也能享受荣光了!”

此女纯孝!

根据大明的法律,父母凭子贵。儿子什么官位,父母亲也是什么品级,而且特别注明是本生父母。

大明成化年间,福建就有一个女子先给某家当妾生下一个儿子,后面被卖到另一家又生了一个儿子。这两个儿子居然都考上了进士,于是两儿子向皇帝上疏,争相请皇帝判决让自己侍奉亲母,请皇帝给亲母七品品级,传为佳话。

女子有这个孝心实在难得,可惜永远实现不了,难怪她心理有些敏感、偏激。

想到此处,杨植道:“你可以嫁一个举人进士,曲线救母!”

女子被逗笑了,呲道:“你懂什么!我们大明子弟的婚姻只是两家合伙,一切只为生育,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撞天婚,盲婚哑娶!男女只在洞房时才见面,事前缺少感情培养!我已经十…哦,如果一个未婚的举人进士,那他指定不会娶我的!

再说了,妾身心高气傲,一般人我看不上…”

眼见两男女越说越离谱越说越亲热越说越私密,两老妈子咳嗽连连,忍不住道:“小娘,天色已晚,你应该回去了!”

杨植赶紧说:“我看那些农夫不像好人,既然在下与李少保言投意合,不如由我护送小娘子回官驿!”

说着无视老妈子的白眼,杨植躬身做了一个“请”的手势,女子亦未反对,启步前行。

杨植窜前一步,如狗皮膏药一样贴在女子身后,边走边轻轻哼起“这晚在街中偶遇心中的她,两脚决定不听叫唤跟她归家。深宵的冷风,不准吹去她,她那幽幽眼神快要对我说话。”

女子惊讶道:“解元公竟然会说广东白话?”

杨植答道:“在下年少时在赣南当山贼,学得客家话、闽南语、广东白话。”

女子愕然,带着笑音说道:“解元公真是一个妙人!”

杨植突然停下来,四处张望说:“我们是不是走错路了?”

老妈子喝道:“就是这条道!为何说我们走错了路?”

杨植回道:“因为我感觉自己在你家小姐心里迷了路!”

女子终于咯咯笑出声来,身子如风摆杨柳。老妈子见这对男女不着调,趋步上前,一左一右挟着女子快快向前走。

李充嗣正在灯下观书,见小女进来,淡淡问一声,却发现杨植就在小姐身后,一时没明白过来,下意识问道:“你怎么还没走?”

一名老妈子赶紧带着女子进另一屋,另一个去饭堂打饭。

杨植讪笑在李充嗣对面坐下,道:“伯父,小侄有一个不情之请!”

李充嗣心中警铃大作,警惕地看了杨植一眼,道:“你妻儿在凤阳翘首企盼你回去,勿复多言!”

杨植咳嗽一声道:“其实,伯父也知道,小侄是一身祧两家,所以,小侄一直有个愿望,就是再娶一嫡妻,继我杨家香火!”

李充嗣怒道:“我把你当小友,你却想做我女婿!

小女貌寝,加之性格别扭,恐非良配!人家说娶川渝婆娘,享背时人生!杨解元家财万贯,还是回你江西花巨资找一个比较合适!”

杨植前生母胎单身二十八年,今世是包办婚姻,并无上岳丈门求婚经验,闻言道:“我不是只看外表的人,我更注重内在!令爱声如黄莺初啼,形如风拂烟柳,才如空谷幽兰,想必是宜室宜家!”

华夏好就好在成文法的效力最低,特别是大明,官员常常不拘成文法条,而是用五经断狱,其次找前人的先例。

“没有人比我更懂礼经!这符合周礼!汉晋唐南北朝均有双妻并嫡的先例!小侄决不让令爱为妾!”

李充嗣有点动心,盯着杨植。

“别人不了解我,伯父还不了解我么?请看我这对如山泉清澈的眼睛,还有我这张诚实的脸!”

李充嗣艰难地想了半天,拿不定主意。这时从内屋走出一位妇人,眼含热泪,在李充嗣面前跪下道:“老爷,好歹杨植是一位解元,年龄般配其心甚诚,老爷就答应了吧!”

李充嗣长叹一声道:“女大不中留!”恨恨地起身转入女子屋里,片刻即出来,沉声说道:“你女儿说任凭爹娘做主!”

这就是答应了,如果女子说“孩儿想侍奉父母”那就是拒绝。

妇人大喜,给李充嗣叩了一个头,起身赶紧去女儿屋里,不一会里面传来抽泣之声。

杨植喜出望外,翻身就跪,口称“岳父在上,受小婿一拜!小婿明天就拿八字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