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把手中的水杯放在龙书案上,声音提高了许多。
此时,崇祯很清楚,既然征税,那就必须玩一把大的,小家子气,怎么能充实大明帝国的国库?
大明的国库空虚,怎么治理国家,给辽东等地开军饷?
“陛下,如此收税,会不会太高了?”李标大吃一惊,抬眸看着崇祯,眼神里闪过一丝疑虑。
很显然,李标不敢相信,崇祯竟然一出手就是王炸,直接狮子大开口。
这个税收,如果执行,是可以极大力度地充实大明帝国的国库,可是对于大明帝国的未来发展极其不利。
很多商人、官员等都会群情激奋;
这还不是高的,尤其是对于通商港口,陛下真的是太狠了,10税2,这等于是要那些外国人的命。
如果真的是按照这个执行下去,哪里还有外国人与大明做生意?
不过,李标很快就打消了疑虑。
从陛下的神色中,他发现了一些端倪。
只见陛下神态自若,没有一丝慌乱。
看得出来,陛下肯定是心中早有准备。
“李爱卿,你刚来不久,还不知道大明目前的情况。
百姓的税必须要减,而且朕还特意给陕西、甘肃、山西等省直接免税2年!
但是,大明的商人没怎么征税,大明整个国家的开支,不能全让百姓承担,而且百姓也承担不起。
虽然百姓的人数众多,但是他们也是真的穷!
如果把商人、官员的税收跟上,对于充实国库来说,非常有利。
更重要的是大明帝国一定会因为国库的充实而焕发生机。”
崇祯看着李标等人,站了起来,嘴角一抽,开始了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讲。
这对于崇祯来说,太擅长了,他来自21世纪,对于这个时代的很多东西,太了解了。
敛财,对于崇祯来说,简直是太熟悉不过了。
李标等人听完之后,心中不住的点头。
崇祯所说的全都在理!
百姓的负担太重了,这才导致很多百姓吃不上饭,然后才不得不跟随流寇一起作乱。
如果能极大力度地减少百姓的税收,并且提升百姓的生活水平,肯定能从源头上遏制流寇的兵员。
很多之前被裹胁的百姓,本来准备投入流寇怀抱的,最终还会回心转意,投入朝廷的怀抱。
这是非常现实的事情,有钱能使鬼推磨,别说这些百姓了,他们的日子好过了,让忽悠他们谋反,根本不可能成功。
这一刻,不仅仅是李标,包括毕自严等人在内的大臣们此时也是敬佩不已。
这番惊世骇俗的言论,竟然是出自他们的皇帝陛下的口中。
大臣们纷纷抬起了头,一脸期待地看着崇祯。
“陛下英明,臣等敬服!”大臣们一起拱手看着崇祯,眸子里闪过一抹敬佩的神情。
“诸位爱卿,朕知道你们非常关心通商港口的商税问题...”
崇祯说着,突然顿住了。
众人急忙拱手询问:“请陛下明示。”
“朕其实早就了解过一些蛮夷之族的生活习性,他们之所以不远千里万里,乘船来大明通商,那是迫切的需要。
大明帝国有很多东西,比如手工业,茶叶等都是他们所不具备的。
所以10税2,非常合理,既能保证我们的税收,同时也能让这些人知道与大明做生意想获得好处,是需要付出一些成本的。”
崇祯说着,眸子里闪过一抹阴沉。
“陛下说的是,臣等遵旨。”众人此时对崇祯彻底拜服,他们没有想到,众人的力量加起来,竟然顶不过人家崇祯。
这一刻,他们不敢相信,眼前的崇祯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厉害了。
“时间紧,任务重,大明帝国现在天灾不断,很多地方都颗粒无收,所以很多百姓才流离失所,最终走上不归路。
朕给他们活路,慢慢改善他们的生活,最终一定会感化很多百姓。
所以,朕决定,吏部尚书、户部尚书负责把朕的圣旨下发下去,而且你们要通力协作,一起完成朕交代给你们的任务。”
崇祯说着,看向了李标和毕自严。
其实,在上朝之前,崇祯早就提前交代过他们。
所以,此时毕自严和李标根本就不吃惊。
“是,陛下,微臣李标、毕自严遵旨。”
李标和毕自严急忙拱手答应了下来。
“诸位爱卿,你们也要纳税,关于这点,你们有什么要说的吗?”
崇祯的神情突然开始变得犀利起来,冷冷地盯着众人。
不远处的骆养性等人,仍然是熟悉的装扮,一身飞鱼服格外的亮眼,腰间悬挂的绣春刀更是几乎闪瞎了大臣们的双眼。
这些大臣瞬间就明白了,这个早朝是一个‘鸿门朝’。
那就是陛下的一言堂,一旦有一丁点不顺从,陛下很快就会做出反应。
所以他们此时也是没得选择,除了答应之外,还能做什么?
锦衣卫在旁边守候,谁敢做出头鸟?
“臣等谨遵陛下旨意!”
众人都没有犹豫,急忙一起拱手答应了下来。
“大伴,还等什么,拟旨。”
崇祯看着王承恩,冷哼了一声。
“是,皇爷,奴婢遵旨。”王承恩答应下来,从怀里拿出了一道圣旨。
片刻之后,王承恩就书写完毕,然后双手往前一递。
崇祯拿在手中,看了两眼,点了点头。
“盖上玉玺,多誊写几份,交给户部和吏部吧。”
崇祯说着,看了一眼李标和毕自严,微微一笑。
王承恩答应着,开始忙碌起来。
没多大一会儿,王承恩拿着几份圣旨,递给了李标和毕自严。
“李爱卿,毕爱卿,兹事体大,朕令你们通力协作,虽然是户部的事,李爱卿,你也辛苦一点,帮朕把旨意落实下去。”
“是,陛下,微臣李标、毕自严遵旨。”李标和毕自严急忙往前走了几步,拱手答应了下来。
“如果没有别的事儿,就散朝吧。”崇祯伸了个懒腰,准备起身。
正在此时,一名侍卫慌慌张张地走了过来,递过来一份奏疏。
王承恩拿起奏疏,双手捧着,递给了崇祯。
崇祯打开奏疏,只是看了两眼,大吃一惊。
急忙冲着众人摆了摆手,“诸位爱卿,朕还有事,散朝。”
崇祯说着,脸色阴沉,摆了摆手,走出了皇极殿。
王承恩等人吓坏了,急忙跟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