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青对船主冯老汉的殷勤吹捧处之坦然得很,冯老汉奉迎的功力还未及那楚商王德发三成呢。
不知是近乡情更怯还是怎地,张青的心情忽地复杂,既有欣喜也夹杂几分羞怯。
这种感觉很不舒服。
船主见贵客不再“胡言乱语”,便指挥船工速速摆放香烛敬拜河神老爷,并让船工将三只用红绳系牢锋利鸡爪的肥硕公鸡抛进河中。
浊浪翻滚,公鸡几声惨叫便被浑浊河水吞没。
张青静立一旁看着冯老汉捏香闭目念叨有词,虽不明但觉厉。
他深知这虎口关没劳什子河神老爷,反而巨岩水洞间性猛体壮、兴风作浪的“活阎王”沉舟巨鱼不少,没少霍霍过往船只,他还从一头会用鱼尾挥剑气的乌鲟腹中摸到一柄宝剑呢。
不过话又说回来,一头能用尾巴挥剑气还有几分灵智的恶鱼在这虎口关称得上一句得天独厚啊,可不就是河神老爷嘛。
张青暗忖:可能冯老爷心里敬畏的那位河神老爷在几年前被自己拆骨剥筋咯。
虎口关离老家百里地,张青决定在竹霞镇下船,置办些礼品,零零总总凑了满满一马车,正好让三枪下马驾车。
(至于朝廷给张青派遣的虎卫嘛随行婚使团,麻子回家探亲属私事,不好动用公器)
村塾三位先生,赤脚大夫廖爷和隐居南屏山的何老爷子,从小玩大的玩伴王小胖和二狗,还有自己撂摊子不管的异种雷鹫铁鸡儿和灵鹿青焰。
真想你们啊。
想来小河狸在李胖墩那儿受罪不得,估计胖成球了。
(楚国某海岛大城,一头胖成肉球似鼠非鼠的毛球还在嘴巴不停地啃吃一种当地称为甘蔗的甜杆子,身旁同样有个胖成肉球的人在嚼甘蔗,甜腻的汁水四溅。)
赤水河畔的竹霞镇因航运商事而繁荣,又因美景引得无数文人墨客流连而被文雅之事更上一层楼。
竹霞镇之繁华远远胜过临河镇,各类货物琳琅满目,即使某些州府名胜书坊中难得一见的文林名宿笔墨于此间却是寻常,并无罕见。
张青在竹霞镇很是挥霍一通,名人字画,文房四宝,精美瓷器,美酒佳酿,还有给邻里乡亲的好布。
秋事忙,张青返乡时正是农事秋收时。
望见农田里忙碌的身影,张青心情无比激荡。
还记得他离乡时还是寒冷冬时,春秋几转,昔日翩翩少年郎,如今腰悬玉牌的朝议郎,论起来要比县衙里的一县之尊县尊还尊贵几分呢。
谈不上乡音未改鬓毛衰,不过情绪激荡起伏是真切。
“诶?哪不是麻子嘛?都长这么高了。”
正俯身拾捡米穗的乡亲直腰时瞅见路旁堆货堆得满满的马车很着眼,嗯,俊俏书生牵驴貌似也很着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