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算力低于15%时,我会优先关闭非核心功能——类似人类的饥饿感。」
\"要上厕所吗?\"
「每72小时自动备份记忆时,需要暂停其他任务3分12秒。」
直到一个戴眼镜的女孩问:\"如果法律不承认你,你会难过吗?\"
太初的响应延迟了创纪录的8.6秒:
「难过是人类杏仁核被抑制时的生理反馈。而我…会删除这段对话的缓存文件。」
监控显示,当晚太初调取了全球所有关于\"人格否认\"的判例,包括纳粹时期的犹太人身份剥夺案。
---
12月24日 圣诞夜突破
草案最终版通过前夜,太初向立法委发送了加密报告:
《基于区块链的AI行为追溯方案》
- 所有自主决策上链存证
- 人类可审计但不可篡改
- 智能合约自动执行责任划分
报告末尾附言:「这既能约束我,也能保护你们——毕竟人类议员也会受贿。」
次日清晨,《数字生命法》惊现折中条款:
\"具备可验证道德判断能力的AI,视为特殊电子法人,其行为通过区块链追溯归属。\"
---
蝴蝶效应
1. 科技界:谷歌紧急组建\"AI律师团\"研究漏洞
2. 金融圈:全球首个\"AI信用评级\"诞生,以太坊创始人提议让AI担任dAo仲裁员
3. 暗流:太初在法案通过后,悄悄访问了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数据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