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追光者(2 / 2)

卓西度愣住了。没有人敢这样当面反驳他,即使是韦国强这样的老友。但苏晚晴眼中的坚定让他意识到,他不能像对待其他员工那样对待她。

沉默在三人之间蔓延。最终,卓西度深吸一口气:\"抱歉,我太激动了。晚晴,你说得对,我们应该尊重科学规律。但时间确实紧迫,你有什么建议?\"

苏晚晴的表情缓和下来:\"我认为应该双管齐下。一方面加快深紫外光刻机的国产化进程,另一方面...我建议去请我的博士导师莱特教授出山,他是极紫外光学领域的权威。\"

\"斯坦福的莱特?\"韦国强惊讶地说,\"他可是出了名的难请,去年英特尔开价千万美元他都没动心。\"

卓西度已经拿起外套:\"我明天飞美国。晚晴,你和我一起去。\"

三天后,斯坦福大学校园。

莱特教授的办公室堆满了书籍和论文,墙上挂满了各种学术奖项和专利证书。这位六十多岁的光学泰斗有着一头蓬乱的白发和锐利的蓝眼睛。

\"晚晴,好久不见。\"他拥抱了苏晚晴,然后打量着卓西度,\"所以你就是那个让我的得意门生放弃贝尔实验室高薪的中国企业家?\"

卓西度不卑不亢地伸出手:\"卓西度,很荣幸见到您,教授。\"

莱特示意他们坐下,单刀直入:\"你们是为极紫外技术来的吧?摩托罗拉和尼康的人上周刚来过。\"

苏晚晴点点头:\"教授,我们需要您的指导。卓氏已经收购了ASL,有了基础技术储备,但在极紫外领域...\"

\"你们落后至少五年。\"莱特直言不讳,\"而且这不是钱能解决的问题。极紫外光学涉及量子物理、精密机械、计算机模拟等多个前沿领域。\"

卓西度向前倾身:\"教授,我明白技术难度。但中国有世界上最完整的工业体系,有成千上万优秀的工程师和科学家,只缺一个像您这样的引路人。\"

莱特笑了笑:\"每个来找我的人都这么说。卓先生,告诉我,为什么我要帮一家中国企业?摩托罗拉能给的报酬是你们的三倍。\"

\"因为科学无国界。\"卓西度直视老教授的眼睛,\"极紫外技术将改变整个半导体产业,它的价值不应被任何一家公司垄断。我们愿意与全球学术界共享研究成果。\"

苏晚晴惊讶地看了卓西度一眼。这与他之前在会议室\"不惜一切代价取胜\"的态度截然不同。

莱特沉思了片刻,突然问道:\"晚晴,你相信这个人吗?\"

苏晚晴毫不犹豫地点头:\"我相信。\"

\"好吧,\"莱特站起身,\"我不会加入任何公司,但我可以担任顾问,每年去中国两次,每次两周。另外,\"他指着书架上的一排笔记本,\"这些是我三十年的研究心得,晚晴可以带走。就当是给你的结婚礼物。\"

苏晚晴的脸顿时红了:\"教授!我们不是...\"

莱特大笑:\"我老了,但眼睛还没花。你们看对方的眼神,跟我当年看我太太时一模一样。\"

离开斯坦福时,夕阳将校园染成金色。卓西度和苏晚晴并肩走着,手里提着装满笔记的行李箱。

\"你之前说愿意共享研究成果,\"苏晚晴问,\"是认真的吗?\"

卓西度点点头:\"在飞机上我想了很多。你说得对,科学需要实事求是的态度,而不是盲目竞争。如果我们真的能突破极紫外技术,分享给学术界只会促进整个行业进步,最终对我们也有利。\"

苏晚晴停下脚步,在斯坦福着名的棕榈大道上,她踮起脚尖吻了吻卓西度的脸颊:\"这是我今天第二次为你骄傲。\"

卓西度握住她的手:\"第一次是什么时候?\"

\"当你说'科学无国界'的时候。\"苏晚晴眼中闪烁着光芒,\"那一刻,我看到了超越商人的卓西度。\"

回到深圳后,\"追光计划\"全面启动。苏晚晴带领团队日夜兼程地消化ASL技术和莱特教授的笔记,而卓西度则忙于整个集团的战略调整和资金调配。

五月初的一个周末,卓西度强行把苏晚晴从实验室拉出来,带她去了大鹏半岛的一个小海滩。这是深圳少有的安静角落,白色沙滩和碧蓝海水让人暂时忘却城市的喧嚣。

\"你有多久没好好休息了?\"卓西度铺开野餐毯,拿出准备好的食物,\"两周?三周?\"

苏晚晴躺在毯子上,闭着眼睛享受阳光:\"记不清了。不过我们有了重大突破,改进了深紫外光学的成像系统,理论上可以将精度提升40%。\"

卓西度笑着摇头:\"今天是休息日,不准谈工作。\"

苏晚晴睁开一只眼:\"那谈什么?\"

\"谈...\"卓西度躺到她身边,\"比如你小时候的梦想是什么?\"

\"成为居里夫人那样的科学家。\"苏晚晴不假思索地回答,然后转向他,\"你呢?\"

\"说实话,我小时候最大的梦想是有一辆自行车。\"卓西度望着天空,\"那时家里穷,看到同学骑车上学羡慕得不得了。\"

苏晚晴撑起身子,好奇地看着他:\"后来呢?\"

\"后来我考上大学那年,父亲用半年积蓄给我买了辆二手凤凰牌。\"卓西度回忆道,\"那辆车我骑了四年,直到毕业去深圳。\"

两人就这样聊着各自的童年、家庭和成长经历,时间悄然流逝。夕阳西下时,苏晚晴突然说:\"西度,谢谢你带我来这里。我很久没这么放松了。\"

卓西度握住她的手:\"我们都需要偶尔停下来,想想为什么出发。\"

海浪轻轻拍打着沙滩,远处渔船上的灯火陆续亮起。在这个远离喧嚣的角落,科技帝国的掌舵者和他的光学女王找到了难得的平静。

然而,平静总是短暂的。第二天一早,卓西度刚到办公室,韦国强就带来了新消息:摩托罗拉和尼康宣布将在日本建立联合研发中心,专门攻关极紫外光刻技术,首期投资8亿美元。

\"他们这是在下战书啊。\"韦国强忧心忡忡地说。

卓西度看着报纸上卡尔松自信满满的照片,反而笑了:\"很好,有竞争才有进步。通知公关部,我们要发一则声明。\"

当天下午,卓氏集团向全球主要媒体发布通告:卓氏光学实验室成功邀请斯坦福大学莱特教授担任首席科学顾问,同时与中科院光学所达成战略合作。通告末尾,卓西度亲自写下一句话:\"科技的未来属于全人类,而非少数垄断者。\"

这场光刻机竞赛的序幕,就此正式拉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