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西度终于看清了这场博弈的全貌——轻工部要保护\"传统工艺\",地方要政绩,而深桂香坚持的\"香港标准\"成了众矢之的。他想起上周收到的消息:柳州供应商突然要求涨价30%,说是\"运输成本增加\"。现在看来,分明是有人要断他的原料供应链。
\"梁局,\"卓西度从内袋取出政协常委证摆在茶几上,\"昨天常委会上,有个关于'特区法规与国际贸易接轨'的提案...\"
梁局长突然大笑,转头对张晓芸说:\"看看!这就是我常说的'用政策对冲政策'!\"他拉开抽屉取出一份盖着骑缝章的文件,\"《深港食品安全互认试点名单》,本来下周才公布。\"
文件首页第三个就是深桂香。韦国强立刻抓住关键:\"试点企业可以自主选择原料供应商?\"
\"但要接受双倍频次的抽查。\"梁局长意味深长地看了眼张晓芸,\"当然,如果有轻工部背书的地方特产...另当别论。\"
散会时,张晓芸在走廊追上卓西度。她递来一张北京饭店的信笺,抬头印着鲜红的国徽:\"我父亲下月要来深圳开座谈会,希望您能参加。\"
信纸散发着淡淡的檀香味。卓西度突然想起三年前那个雨夜,他蹲在深圳水库边的窝棚里煮第一锅米粉时,怎么也想不到有一天会接到盖着国徽的邀请函。
\"对了,\"张晓芸压低声音,\"香港食环署的陈督察,是我在伦敦政经学院的学长。\"她说完转身离去,皮鞋跟在大理石地面上敲出清脆的节奏。
韦国强脸色骤变:\"她在威胁我们?\"
卓西度把信笺折好放进西装内袋:\"不,她在展示筹码。\"
车开出工商局大院时,卓西度看见几个工人正在拆除门口的旧标语牌。铁锤砸在木板上的闷响,像是这个时代沉重的脚步声。
当晚,深桂香总部实验室灯火通明。
陈立传教授——那位帮卓西度破解酸水密码的生物工程专家——正盯着培养皿皱眉:\"不对劲,最近三批酸水的乳酸菌活性下降了40%。\"
韦国强猛地站起来:\"有人动了手脚?\"
\"更可能是原料问题。\"陈教授推了推眼镜,\"你们最近换过水源吗?\"
卓西度想起桂西县那批被拒收的酸笋。他走到窗前,望着远处罗湖口岸的灯火。香港食环署的检查、轻工部的条例、工商局的试点名单...所有这些碎片突然拼成了一幅完整的图景。
\"老韦,\"他转身时眼神锐利,\"明天你亲自去趟柳州,查查我们的水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