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重生1983年 > 第25章 入股深发展成为第四大股东

第25章 入股深发展成为第四大股东(2 / 2)

背景音里有个模糊的男声提到\"南宁陈氏\",接着是韦红的提问:\"什么时候发现原料有问题的?\"

\"就前天,我小舅子吃了上吐下泻...等等,您不是说您是《人民日报》的吗?怎么话筒上写的是...\"

录音到此戛然而止。

卓西度倒带重听第三遍时,注意到背景音里有隐约的轮船汽笛——郑州哪来的轮船?他突然想起韦红曾提过,她表哥在武汉长江航运局工作。

次日清晨,卓西度在宾馆餐厅\"偶遇\"了韦红。她正往豆浆里加辣椒油,桌上摊着深桂香的宣传册。

\"武汉的轮船几点靠岸?\"卓西度突然问。

韦红的勺子当啷掉进碗里。她很快恢复镇定:\"卓董好耳力。刘建军现在在武汉第三医院,食物中毒是真的,但病因不是你们的米粉。\"

原来韦红追踪这条线索已有一周。她发现至少有五家加盟商收到过\"特供中心\"的名片,而所有联系方式都指向武汉的一个码头仓库。

\"有人故意破坏你们的供应链。\"韦红递来一张皱巴巴的名片,\"我查过,这个所谓的'特供中心'注册人叫王成。\"

\"我们市场部的王成?\"卓西度如遭雷击。

\"重名而已。\"韦红摇头,\"真王成上个月就辞职去海南了,而这位'王成'身份证地址是南宁望州岭——陈伟明家老宅就在那儿。\"

事情逐渐明朗。回深圳的飞机上,卓西度梳理出脉络:有人假冒深桂香和陈氏商行名义,向加盟商兜售劣质原料,既牟利又打击品牌。而韦红之所以穷追不舍,是因为她怀疑幕后黑手与某家正在筹备上市的餐饮集团有关。

\"阳光供应链必须立即启动。\"卓西度对韦国强说,\"就从公布这批假原料的特征开始。\"

韦国强却盯着舷窗外翻滚的云海:\"我们是不是该先起诉《消费者之窗》?他们报道失实...\"

\"不,韦红帮了我们大忙。\"卓西度翻开陈伟明的信,指着最后一行,\"火候乱了要掀锅盖——现在正是让消费者看清后厨的时候。\"

1987年4月1日,深桂香全国门店同时换上透明玻璃柜,所有原料检测报告用磁铁贴在醒目位置。每家店门口都站着穿白大褂的\"质量解说员\",手持放大镜供顾客检查米粒。

卓西度亲自坐镇郑州涉事门店。第三天中午,他注意到一位戴眼镜的老先生反复比对检测报告和碗里的米粉。

\"老师傅,有什么问题吗?\"

老先生掏出自带的小秤称了称粉量:\"比上周少了5克。\"

卓西度眼前一亮:\"您愿意当我们的'神秘顾客'吗?每月免费试吃十次,每次补贴五元。\"这正是陈伟明信中的建议。

危机渐渐平息。4月15日,当卓西度在武汉码头仓库找到造假窝点时,当地工商部门已经查封了现场。墙上贴着深桂香所有原料包装的仿制样本,角落里堆着印有\"陈氏商行\"的空白包装袋。

\"韦红呢?\"卓西度问办案人员。

\"调去北京总社了。\"警官递给他一张纸条,\"她留话说,阳光供应链是个好故事,但还没结束。\"

回程的轮渡上,卓西度收到韦国强的传呼:\"马世杰引进了香港的电子订货系统,说能追踪每批原料去向。另,陈伟明减刑了。\"

江风掠过甲板,带着湿润的春天气息。卓西度掏出陈伟明最新来信,这次邮戳只用了三天就送达。信纸上是少见的潦草字迹:

「西度:

听说有人冒用我家名号,气得我差点砸了车间。告诉你个秘密:

真正陈氏的包装袋内侧有暗纹,是我爸用篆书刻的\"诚\"字。

做生意和坐牢一样,最怕两件事:饿肚子,丢面子。

伟明 1987.4.10

卓西度对着阳光举起随身带的汤料包,果然在内层薄膜上发现了若隐若现的篆体暗纹。这个细节,将成为日后鉴别真伪的关键证据。

---

1987年5月20日,卓西度正在办公室看加盟店发展报告,忽然秘书报告说深圳发展银行的张行长来访,卓西度连忙站起来,道:“快请!”

“卓老弟啊,我向你求救来啦”秘书刚出去,门口就传来张行长的大嗓门。

“怎么啦?”卓西度迎上前笑道。

张行长道:“我行股份制改造,发行股票,没多少人买,您大老板,帮帮忙买一些吧!”

卓西度笑道:“哈哈,我一定支持!”

……

最后,卓西度花400万元买了20万股,一下子就帮张行长完成了发行任务!而且成为深圳发展银行的第四大股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