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庄南浔庄先生(2 / 2)

庄南浔叹息,“哎,出了点儿事儿,有辱斯文了,我帮人看诊嘛, 女子的病症,说的话冒犯了,被人家丈夫堵着门骂我老不修,村里人也都指指点点,哎,老夫没想到会晚年不保,早知道不接女子的看诊了。”

楚清音很同情他,这事儿并不稀罕, 这个时代对女子的苛责,就是接生的活儿都不敢让大夫接手, 只能是靠稳婆。

可真的难产了,还是得大夫救命啊, 有的宁可产妇死掉也不请大夫,迂腐的近乎愚蠢了。

“我这个人说话直啊,您投奔我……”

庄南浔赶紧道:“我可以教书启蒙,你的字儿不是我教导的吗?还能做个赤脚大夫,虽然负责的看不了, 一般的是没问题的, 用我,你不亏。

不是老夫夸口, 老夫的才学就是考个进士都没问题的。”

“那您怎么不去考啊?”

“这不是没有盘缠,穷的吗?再说一把年纪了,我再去考,真的要把老命丢在了考场上了, 进士虽然好,活着更好。”

楚清音无言不对, 您说的挺有道理,挺惜命呢。

“此事我得和夫君商议一下,这毕竟不是我自己家……”

“明白, 老夫不求别的,一日三餐,四季衣裳, 吃饱穿暖就好,若是能培养出孝顺有出息的弟子来,老夫晚年也有人养老了。”

楚清音点点头:“您老说的对, 桃李满天下,不愁没人养老。”

这个时代的师父跟半个爹一样,越是有出息的弟子越是要孝顺师父, 能养育师父,也是一桩美名。

真的有了出息,也不在乎养一个糟老头子,花那三瓜俩枣的了。

“老夫走了一上午,疲惫不堪,腹中饥饿,你看能否讨一顿午饭吃?”

楚清音:“……”

感觉这老头有点儿脸皮厚啊,正常的读书人不都是清高自傲,宁可饿死不吃嗟来之食的吗?

他这么直白的讨饭,把楚清音给闪了腰了。

“好,您休息,我马上做饭去啊。”

“哎, 再来点儿茶水。”

楚清音:“……”

这是把这儿当自己家了吗?真是一点儿不见外啊。

楚清音能怎么办?

为了孩子们的读书大计,只能养着了。

午饭做了二米饭,白米和粟米一起蒸,营养更全面,据说粟米的营养比白米更好的, 华夏五千年都是吃着粟米活下来的。

不过粟米产量低,后来慢慢把小麦,大米当主食了。

到底是先生,读书人,菜不能差了,做了韭菜炒鸡蛋, 清炒白菜, 腌制的咸肉取出一块儿,炒了个板栗炖肉, 豆角炖茄子,最后来个野菜鸡蛋汤, 在谁家待客都是很丰盛的饭菜了。

庄南浔看到饭菜就两眼放光,胡子都抖起来了,“老夫的决定没错啊,就凭你这顿饭,老夫就没有白来啊。”

楚清音:“应该的,当初偷学识字儿,您也没有因为我是女孩子,没有给一点儿东西撵我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