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墨,京城的天际被浓密的乌云遮蔽,连一丝星光也无。萧煜立于书房窗前,手中握着一卷密信,眉宇间凝着深重的忧虑。信中的字迹潦草却清晰,揭露了萧瑾瑜近期的动作——他正暗中联合朝中重臣,意图借一桩旧案将萧煜推入万劫不复之地。
“萧瑾瑜……”萧煜低声念出这个名字,语气中带着几分冷意。他与这位同父异母的兄长早已水火不容,但未曾料到,对方竟会如此急不可耐地出手。
门外传来一阵轻巧的脚步声,随即是沈清澜温柔的声音:“萧煜,我煮了些茶,你可要尝尝?”她推门而入,手中捧着一盏青瓷茶壶,茶香袅袅,似能驱散这满室的寒意。
萧煜转过身,目光落在她身上,原本冷峻的神情柔和了几分:“这么晚了,怎么还未休息?”
沈清澜将茶壶放在桌上,轻声道:“你心事重重,我岂能安然入睡?何况,这茶是我特意为你准备的,加了安神的草药,喝些或许能让你放松些。”
萧煜走到桌旁坐下,接过她递来的茶盏,茶水温热,带着淡淡的药香。他抿了一口,只觉得一股暖意从喉间蔓延至心口,紧绷的神经也随之舒缓了些许。
“萧瑾瑜的动作越来越大了。”他放下茶盏,低声说道,“他试图借旧案将我牵连入罪,甚至不惜拉拢那些曾与我交好的朝臣。”
沈清澜闻言,眉间也染上一丝忧色:“他行事如此狠辣,怕是不达目的不罢休。我们可有什么对策?”
萧煜沉吟片刻,道:“他的计划虽周密,但并非无懈可击。关键在于那桩旧案的真伪。若能找到证据证明此案与他有关,我们便能反客为主。”
沈清澜点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坚定:“既然如此,我们便从这旧案入手。我虽不懂朝政,但或许能从字里行间寻出些端倪。”
萧煜微微一笑,握住她的手:“有你在,我便觉得心安许多。”
次日清晨,沈清澜早早起身,独自前往书房。她将萧煜收集到的关于旧案的卷宗一一摊开,细细研读。案卷中记载的是一桩多年前的贪墨案,涉及数名朝臣,其中一人正是萧瑾瑜的亲信。
“若此案与他有关,他为何要翻出旧事?”沈清澜喃喃自语,心中疑惑更甚。她继续翻阅,忽而在一页卷宗中发现了几行潦草的批注,似乎是某位官员的手笔,提及此案背后另有隐情。
她心中一凛,立刻将这几行字抄录下来,又仔细比对案卷中的其他细节。渐渐地,她发现此案的审理过程中存在诸多疑点,似乎有人刻意掩盖了真相。
“萧煜!”她快步走出书房,朝正在院中练剑的萧煜喊道,“我找到了一些线索!”
萧煜收剑入鞘,快步走到她身边:“如何?”
沈清澜将抄录的批注递给他:“这几行字似乎暗示此案另有隐情。若能找到当年审理此案的官员,或许能挖出更多真相。”
萧煜接过纸张,目光扫过那几行字,眼中闪过一丝锋芒:“此人是刑部侍郎李远之,曾参与此案的审理。只是……他早已告老还乡,不知所踪。”
沈清澜眉头微蹙:“即便如此,我们也不能放弃。或许可以派人去他的家乡查探一番。”
萧煜点点头:“我这就安排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