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古典白话合集 > 第一○七回 献地图荆轲闹秦庭 论兵法王翦代李信

第一○七回 献地图荆轲闹秦庭 论兵法王翦代李信(2 / 2)

原来秦国法律规定,在殿上侍奉的群臣,不许携带任何兵器,那些郎中、宿卫等持兵器的官员,都排列在殿下,没有宣召,不敢擅自进入殿内。如今突然发生变故,来不及召唤他们。群臣只能徒手与荆轲搏斗。荆轲勇猛异常,靠近他的人都被打倒。有个侍医叫夏无且,也用药囊砸向荆轲,荆轲用力一挥手臂,药囊被击碎。虽然荆轲勇猛,但群臣一时也拿他没办法,不过也正是因为要应付众人,秦王才得以四处奔逃,没有被荆轲抓住。

秦王佩戴的宝剑名叫 “鹿卢”,长八尺。他想拔剑击杀荆轲,可剑身太长,在慌乱中一时拔不出来。小内侍赵高急忙喊道:“大王为何不把剑背在背上再拔?” 秦王恍然大悟,按照他的话,把剑推到背后,这样剑柄在前边,长度变短,很容易就拔了出来。秦王勇力并不比荆轲弱,荆轲的匕首只有一尺多长,只能近身刺杀,而秦王的剑长八尺,可以远距离攻击。秦王拿到剑后,胆子立刻壮了起来,于是径直上前砍向荆轲,砍断了他的左腿。

荆轲扑倒在左边的铜柱旁,无法起身,便举起匕首向秦王掷去。秦王闪身躲开,匕首从秦王耳边飞过,直直地刺进右边的铜柱中,火星四溅。秦王又用剑砍荆轲,荆轲伸手去挡剑,三根手指被砍掉,身上连中八处创伤。荆轲靠着柱子大笑,对着秦王叉开双腿,骂道:“你这家伙运气真好!我本想效仿曹沫的故事,生擒你,让你归还侵占诸侯的土地,没想到事情没能成功,让你侥幸逃脱,这难道不是天意吗?不过你依仗强权,吞并诸侯,你的国家又能长久吗?” 左右侍从纷纷上前,将荆轲乱刀砍死。秦舞阳在殿下,看到荆轲动手,也想冲上前去,却被郎中等众人杀死。(这是秦王政二十年发生的事。)

可惜荆轲受燕太子丹长期供养,特意前往秦国,却一事无成。不仅自己丢了性命,还白白害了田光、樊于期、秦舞阳三人的性命,最终导致燕丹父子的悲剧,难道不是因为剑术不够精湛吗?髯翁有诗写道:

独提匕首入秦都,神勇其如剑术疏!

壮士不还谋不就,樊君应与觅头颅。

秦王吓得心跳加速,头晕目眩,呆呆地坐了半天,神色才逐渐恢复平静。他走近查看荆轲,只见荆轲双目圆睁,如同活人一般,满脸怒气。秦王心生恐惧,下令将荆轲、秦舞阳的尸体,以及樊于期的首级,一同在集市上焚烧,燕国的随从也都被斩首,头颅分别悬挂在国门上示众。随后,秦王起驾返回内宫。宫中的后妃们听说发生变故,都前来问安,于是摆下酒宴为秦王压惊庆贺。

有一位胡姬,本是赵王宫中的人,秦王攻破赵国后,将她选入宫中。她擅长弹琴,深受秦王宠爱,被封为妃嫔。秦王让她弹琴解闷。胡姬拿起琴弹奏起来,琴声仿佛在诉说:

罗縠单衣兮可裂而绝,

八尺屏风兮可超而越,

鹿卢之剑兮可负而拔,

嗤彼凶狡兮身亡国灭!

秦王欣赏她的聪慧敏捷,赏赐给她一箱丝绸。当晚,秦王与众人尽情欢乐,便留宿在胡姬宫中。后来胡姬生下儿子,就是胡亥,也就是后来的秦二世皇帝。这是后话。

第二天早上,秦王上朝,论功行赏。首先提到夏无且,赏赐给他黄金二百镒,说:“夏无且爱护我,用药囊砸向荆轲。” 接着又唤来小内侍赵高说:“‘背剑而拔之’,多亏你提醒我。” 也赏赐给他黄金百镒。群臣中徒手与荆轲搏斗的,根据受伤轻重给予赏赐。殿下郎中等击杀秦舞阳的,也都有赏赐。蒙嘉因为误为荆轲引荐,被处以凌迟之刑,灭了他的家族。蒙骜此前已经病死,他的儿子蒙武,当时担任裨将,因不知情,特意赦免了他。

秦王怒气未消,于是增派军队,让王贲率领,协助他的父亲王翦攻打燕国。燕太子丹愤怒不已,率领全部兵力在易水西边迎战。燕军大败,夏扶、宋意都战死。太子丹逃到蓟城,鞠武被杀。王翦会合兵力包围了蓟城,十月,城池被攻破。燕王喜对太子丹说:“如今国家灭亡,家庭破碎,都是因为你!” 太子丹回答说:“韩国、赵国的灭亡,难道也是我的罪过吗?如今城中还有两万精兵,辽东靠山临河,还足以坚守,父王应该赶紧前往!” 燕王喜无奈之下,乘车从东门出城。太子丹率领所有精兵,亲自断后,护送燕王向东撤退,退保辽东,定都平壤。

王翦攻下蓟城后,向咸阳报捷。王翦因长期劳累,积劳成疾,于是上表请求告老还乡。秦王说:“太子丹的仇,我不能忘记,不过王翦确实老了。” 于是派将军李信代替王翦统领军队,继续追击燕王父子。召回王翦,给予他丰厚的赏赐。王翦称病,在频阳养老。燕王听说李信的军队来了,派使者向代王嘉求救。代王嘉给燕王回信,大致内容是:

秦国之所以急于攻打燕国,是因为怨恨太子丹。大王如果能杀掉太子丹向秦国谢罪,秦国的怒气必定会消解,燕国的社稷或许还能得以延续。

燕王喜犹豫不决,不忍心杀害太子丹,太子丹害怕被诛杀,便与自己的宾客们一起,躲到了桃花岛。李信率领军队驻扎在首山,派人送信列举太子丹的罪状。燕王喜十分恐惧,假意召太子丹商议事情,用酒将他灌醉,然后将其缢死,接着砍下了他的头颅。燕王喜为此悲痛大哭。当时正值五月,忽然天降大雪,平地积雪深达二尺五寸,寒冷如同严冬,人们都说这是太子丹的怨气导致的。燕王喜将太子丹的首级装在木匣里,送到李信的军中,并写信向秦国谢罪。李信迅速上奏秦王,同时说道:“五月天降大雪,士兵们饱受寒冷之苦,很多人都生病了,请求暂时允许军队班师回朝。” 秦王与尉缭商议,尉缭上奏说:“燕国退居辽东,赵国退居代地,就像四处飘荡的游魂,不久就会自行消散。如今的计策,应该先攻克魏国,接着攻打楚国。这两个国家平定后,燕国和代国不用费力就能拿下。” 秦王说:“好。” 于是诏令李信收兵回国,又任命王贲为大将,率领十万大军,出函谷关攻打魏国。

当时,魏景湣王已经去世,太子假即位三年了。自从秦国攻打燕国时,魏王假就增筑大梁城的城墙,在城内外都深挖沟渠,预先做好防守准备。他派人去与齐王交好,向齐王说明利害关系,说道:“魏国和齐国就如同唇齿一般,唇亡则齿寒。魏国灭亡,灾祸必定会波及齐国,希望我们能同心协力,互相救援。” 齐国自从君王后去世后,她的弟弟后胜担任相国,掌握大权。后胜收受了秦国大量黄金,极力劝说齐王:“秦国肯定不会辜负齐国,如果现在与魏国合纵,必定会触怒秦国。” 齐王建被他的话迷惑,于是拒绝了魏国使者。王贲率军作战,连战皆胜,进而包围了大梁。当时正赶上连日降雨,王贲乘坐用油布遮盖的车子,四处查看水势。他了解到黄河在大梁城的西北方向,而汴河从荥阳发源,也从城西流过。于是,他命令士兵在西北方向开凿渠道,引黄河和汴河的水,并修筑堤坝堵住下游。士兵们冒雨开工,王贲亲自打着伞督促。渠道修成后,雨一连下了十天都没停,水势越来越大。王贲下令决堤,让河水流入沟渠,大梁城内外的沟渠都泛滥起来。城墙被浸泡了三天,有好几处都倒塌了,秦军趁机攻入城中。魏王假正在与群臣商议写投降表,被王贲俘虏,押上囚车,与宫中的眷属一起被送往咸阳,魏王假在半路上就病死了。王贲占领了魏国的全部土地,设置为三川郡,还收复了野王之地,将卫君角废为平民。回顾魏国的历史,从晋献公时期,毕万受封开始,毕万生芒季,芒季生武子犨,犨辅佐晋文公成就霸业,犨又传四代到桓子侈,侈灭掉范氏、中行氏、智氏,侈生文侯斯,文侯斯与韩、赵三家分晋,一共传了七代到王假,魏国灭亡,魏国享有国祚共二百年。史臣称赞道:

毕公之苗,因国为姓,胤裔繁昌,世戴忠正。

文始建侯,武益强盛;惠王好战,大梁不竞。

信陵养士,神气稍振。景湣式微,再传而陨。

这一年是秦王政二十二年。同年,秦王采用尉缭的计策,再次谋划攻打楚国。秦王问李信:“将军认为攻打楚国的战役,需要多少兵力才够?” 李信回答说:“不过二十万人就足够了。” 秦王又召见老将王翦询问。王翦回答说:“李信用二十万人攻打楚国,必定会失败。依我看来,非六十万人不可。” 秦王暗自心想:“老人果然胆小,不如李将军英勇。” 于是不再任用王翦,任命李信为大将,蒙武为副将,率领二十万大军攻打楚国。李信攻打平舆,蒙武攻打寝邱。李信年轻勇猛,一鼓作气攻下平舆城,接着率兵向西进军,攻下申城,然后派人送信给蒙武,约定在城父会合,打算合兵攻打邾城。

事情要分两头说。楚国自从李园杀死春申君黄歇后,拥立幽王扞即位,幽王扞就是黄歇与李园妹妹所生的儿子。幽王在位十年后去世,没有子嗣。当时李园也已经去世。群臣于是拥立楚国宗室公子犹,这就是哀王。哀王即位两个月后,他的庶兄负刍袭击并杀死哀王,自立为王。负刍在位三年,听说秦军深入楚国境内,于是任命项燕为大将,率领二十多万大军,水陆并进。项燕探听到李信的军队从申城出发,便亲自率领大军在西陵迎战,同时派副将屈定在鲁台山等地设下七处伏兵。李信仗着自己勇猛,贸然前进,与项燕相遇。双方交锋,战斗正激烈时,七路伏兵一起杀出,李信抵挡不住,大败而逃。项燕率军追击,连续三天三夜不停,杀死秦军都尉七人,秦军士兵死伤无数。李信率领残兵退守冥厄,项燕又攻破了冥厄。李信弃城而逃。项燕追击到平舆,收复了全部失地。蒙武还没到达城父,听说李信兵败,也退入赵国境内,派人向秦王告急。秦王大怒,削去李信的官职和封邑,亲自驾车前往频阳,去见王翦,问道:“将军曾预计李信用二十万人攻打楚国必定失败,如今果然让秦军受辱了。将军虽然生病,能否为我勉强出征,带兵前往楚国呢?” 王翦再次叩拜辞谢说:“老臣年老多病,头脑糊涂,心力都已衰竭,希望大王另选贤能的将领。” 秦王说:“这次出征非将军不可,希望将军不要推辞!” 王翦回答说:“大王如果一定要任用我,非六十万人不可。” 秦王说:“我听说,古代大国拥有三军,次国拥有二军,小国拥有一军,军队不必全部出征,也从未出现兵力不足的情况。春秋五霸威震诸侯,他们的国家战车不过千乘,按照一乘七十五人计算,从未达到十万的数量。如今将军却一定要六十万人,这是自古以来都没有过的。” 王翦回答说:“古代作战,双方约定好日期列阵,在阵前交战,行军步伐都有固定的法则,作战时不过分杀伤敌人,声讨对方罪行但不兼并土地,即使在战争中,也蕴含着礼让的意思。所以帝王用兵,从不使用大量兵力。齐桓公治理内政,能作战的士兵不过三万人,还轮番使用。如今各国相互征战,以强凌弱,以多欺少,遇到人就杀,碰到土地就攻占,上报杀敌首级动辄数万,围城常常持续数年。因此,农夫都拿起武器,孩童也被登记在册,这是形势所迫,即使想少用兵也不可能。何况楚国地域辽阔,东南尽是它的领土,一旦号令发出,百万大军可以立即集结。我认为六十万人,还恐怕不够,怎么能比这更少呢?” 秦王叹息道:“若不是将军久经沙场,对用兵之道如此透彻,我差点误事,我听将军的!” 于是,秦王用后车将王翦接入朝廷,当天就任命他为大将,交给他六十万大军,仍让蒙武担任副将。出征那天,秦王亲自到坝上为他设宴饯行。王翦举起酒杯,为秦王祝寿说:“大王喝下这杯酒,我有个请求。” 秦王一饮而尽,问道:“将军有什么话要说?” 王翦从衣袖中拿出一张竹简,上面写着咸阳几处肥沃的田地和住宅,请求秦王批准赏赐给自己的家人。秦王说:“将军如果凯旋,我将与将军共享富贵,何必担忧贫穷呢?” 王翦说:“我已经年老了,大王即使封侯来犒劳我,可我就像风中的蜡烛,光亮还能持续多久呢?不如趁我还活着,多赏赐些良田美宅,作为子孙的产业,让他们世世代代都蒙受大王的恩泽。” 秦王大笑,答应了他的请求。王翦到达函谷关后,又派使者向秦王请求几处园林池沼。蒙武说:“老将军的请求是不是太多了?” 王翦私下告诉他:“秦王性格强硬严厉又多疑,如今把六十万精锐部队交给我,这是把整个国家托付给我。我多请求些田宅园林,为子孙谋产业,是为了让秦王安心。” 蒙武说:“老将军的高见,我比不上。” 不知王翦攻打楚国的结果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