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晏子和穰苴一同入朝向景公谢罪,并且劝谏景公不应该在夜里到臣子家中饮酒作乐。景公却说:“我要是没有你们二位,怎么治理国家呢?可要是没有梁邱据,又怎么让我尽情享乐呢?我保证不妨碍二位处理政务,二位也别干涉我的私事。” 史臣为此写诗道:“双柱擎天将相功,小臣便辟岂相同?景公得士能专任,嬴得芳名播海东。”
当时,中原地区多有变故,晋国却无法谋划应对。晋昭公在位六年后去世,世子去疾即位,这就是晋顷公。晋顷公即位初期,韩起、羊舌肸相继去世。魏舒主持国政,荀跞、范鞅掌握大权,他们都因贪婪而闻名。祁氏的家臣祁胜,与邬臧的妻子私通,祁盈抓住了祁胜。祁胜向荀跞行贿,荀跞就在晋顷公面前进谗言,结果晋顷公反而把祁盈抓了起来。羊舌食我与祁氏结党,为祁氏杀了祁胜。晋顷公大怒,杀了祁盈和羊舌食我,将祁氏和羊舌氏两族全部灭掉,国人都为他们感到冤屈。后来,鲁昭公被权臣季孙意如驱逐,荀跞又收受季孙意如的贿赂,拒绝接纳鲁昭公。于是,齐景公在鄢陵会合诸侯,谋划解决鲁国的危难,天下人都称赞他的大义。齐景公的名声,也在诸侯中传扬开来。这都是后话了。
再说周景王十九年,吴王夷昧在位四年,病重之际,再次重申父兄的遗命,想要把王位传给季札。季札推辞说:“我不愿接受王位,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从前先君有过这样的命令,我都没有听从,富贵对我来说,就像秋风一吹而过,我又有什么可贪恋的呢?” 于是,他逃回了延陵。群臣便拥立夷昧的儿子州于为王,州于改名为僚,这就是吴王僚。
诸樊的儿子名叫光,他擅长用兵,吴王僚任命他为将军。光与楚国在长岸交战,杀死了楚国的司马公子鲂,楚人十分惧怕,便在州来修筑城墙,抵御吴军。当时,费无极凭借谄媚奸佞得到楚平王的宠信。蔡平公庐已经立嫡子朱为世子,他的庶子名叫东国,想要夺取嫡位,便向费无极行贿。费无极先是进谗言,把朝吴驱逐到了郑国。等到蔡平公去世,世子朱即位。费无极又假传楚王的命令,让蔡国人驱逐朱,拥立东国为君。楚平王问:“蔡国人为什么要驱逐朱呢?” 费无极回答说:“朱想要背叛楚国,蔡国人不愿意,所以把他赶走了。” 楚平王听了,便不再追问。
费无极又忌惮太子建,想要离间他们父子关系,却一直没有找到机会。一天,他向楚平王上奏说:“太子已经长大了,为什么不为他娶妻呢?如果要求婚,没有比秦国更合适的了。秦国是强国,又与楚国和睦;两国通过联姻结为亲家,楚国的势力就更加强大了。” 楚平王听从了他的建议,于是派费无极前往秦国,为太子求婚。
秦哀公召集群臣商议这件事是否可行。群臣都说:“从前秦国和晋国世代联姻,如今晋国已经很久没有往来了,楚国势力正强盛,不能不答应。” 秦哀公于是派大夫回访楚国,答应把自己的长妹孟嬴许配给楚国太子。(如今通俗小说中称孟嬴为无祥公主,其实公主这个称号,从汉代才开始有,春秋时期哪里有这个称呼呢?)
楚平王又命令费无极带着金珠、彩币等聘礼,前往秦国迎娶孟嬴。费无极跟随秦国使者进入秦国,呈上聘礼。秦哀公非常高兴,立即诏令公子蒲护送孟嬴前往楚国,陪嫁的车辆有上百辆,随行的妾媵有几十人。孟嬴向哥哥秦哀公告辞后便出发了。
在途中,费无极察觉到孟嬴有着绝世的美貌。他又发现陪嫁的妾媵中有一个女子,容貌端庄。他私下打听这个女子的来历,得知她是齐国人,自幼跟随父亲在秦国为官,后来进入宫中,成为孟嬴的侍妾。费无极把情况了解清楚后,便在驿站留宿。他秘密召见这个齐女,对她说:“我看你有贵人之相,有心要提拔你,让你成为太子的正妃。如果你能严守我的计划,保管你将来富贵无穷。” 齐女听了,低头不语。
费无极提前一天出发,赶回楚国宫中,回奏楚平王说:“秦国的女子已经到了,大概还有三十里远。” 楚平王问:“你见过她了吗?她长得怎么样?” 费无极知道楚平王是个沉迷酒色的人,正想夸大孟嬴的美貌,挑起他的邪念,恰好楚平王有此一问,正中他的下怀。于是,费无极上奏说:“臣见过的女子不计其数,却从未见过像孟嬴这样美丽的。不要说楚国后宫没有能与她相比的,就是传说中自古以来的绝色美女,像妲己、骊姬,也只是徒有虚名,恐怕连孟嬴的万分之一都比不上!”
楚平王听了费无极对秦女美貌的描述,脸一下子红了,半晌说不出话来,过了一会儿才缓缓叹息道:“我白白称王,却没遇到过这样的绝色佳人,真是虚度一生啊!” 费无极请楚平王屏退左右侍从,然后秘密上奏说:“大王爱慕秦女的美貌,为什么不自己娶了她呢?” 楚平王说:“她已经许配给太子了,这样做恐怕违背人伦。” 费无极上奏说:“这没什么妨碍的。这个女子虽然许配给了太子,但还没进入东宫,大王把她迎入宫中,谁敢有异议?” 楚平王又问:“群臣的嘴可以堵住,那怎么堵住太子的嘴呢?” 费无极上奏说:“臣看陪嫁的妾媵中,有个齐女才貌出众,可以冒充秦女。臣请求先把秦女送入王宫给大王,再把齐女送入东宫给太子,并嘱咐她不要泄露秘密,这样两边都不会察觉,大王和太子也都能得偿所愿了。” 楚平王听了,十分高兴,叮嘱费无极一定要机密行事。
费无极对公子蒲说:“楚国的婚礼和其他国家不同。新娘要先入宫拜见公婆,然后再举行婚礼。” 公子蒲说:“一切听从您的安排。” 于是,费无极便命令用辎车把孟嬴和妾媵们都送入王宫,留下了孟嬴,却把齐女送了出去。他让宫中的侍妾假扮成秦国的陪嫁女,让齐女冒充孟嬴,让太子建把她迎回东宫成亲。满朝文武和太子都不知道费无极的欺诈行为。孟嬴问:“齐女在哪里?” 得到的回答是:“已经赐给太子了。” 潜渊曾写诗咏叹这件事:“卫宣作俑是新台,蔡国奸淫长逆胎;堪恨楚平伦理尽,又招秦女入宫来。”
楚平王担心太子建知晓秦女之事,便禁止太子入宫,不许他们母子相见。他整日与秦女孟嬴在后宫宴饮作乐,对国家政务全然不理。宫外对此议论纷纷,许多人都对秦女一事心生怀疑。费无极害怕太子建察觉到真相,从而引发祸乱,于是向楚平王进言说:“晋国之所以能长期称霸天下,是因为它靠近中原。从前楚灵王大规模修筑陈国、蔡国的城墙,以此来镇抚中原,这正是争霸的根基。如今这两个国家又恢复了封国,楚国却依旧退守南方,怎么能发展壮大自己的霸业呢?为何不让太子出镇城父,以便与北方连通?大王专注经营南方,如此天下便可以轻易掌控。” 楚平王听后,犹豫不决,没有立刻回应。费无极又贴近楚平王耳边,悄声说道:“秦国联姻这件事,时间一长就容易泄露。要是把太子远远地调开,岂不是一举两得?” 楚平王顿时恍然大悟。
于是,楚平王下令让太子建出镇城父,任命奋扬为城父司马,并告诫他说:“你侍奉太子,要如同侍奉我一样!” 伍奢知道这是费无极在进谗言,打算进宫劝谏。费无极得知后,又在楚平王面前进言,让伍奢前往城父辅佐太子。太子建离开后,楚平王便立秦女孟嬴为夫人,把蔡姬送回郧地。直到这时,太子建才知道秦女被父亲掉包,然而木已成舟,他也无可奈何。
孟嬴虽然受到楚平王的宠爱,但看到楚平王年纪已大,心中很是不满。楚平王自知与孟嬴并不般配,也不敢询问她的想法。过了一年,孟嬴生下一个儿子,楚平王视若珍宝,取名为珍。珍满周岁后,楚平王才问孟嬴:“你自从入宫以来,总是愁眉不展,很少欢笑,这是为什么呢?” 孟嬴回答说:“我听从兄长的命令,前来侍奉君王。我原本以为秦楚两国国力相当,年龄也相仿。可进入宫廷后,才发现大王年事已高。我并非敢怨恨大王,只是感叹自己生不逢时罢了!” 楚平王笑着说:“这并非今生的安排,而是前世的姻缘。你嫁给我虽然晚了些,但成为王后却比别人早了好几年呢。” 孟嬴对他的话感到疑惑,便仔细询问宫中的侍女。侍女们无法隐瞒,就把事情的缘由告诉了她。孟嬴听后,伤心地流下了眼泪。楚平王察觉到她的心思,想尽办法讨好她,还许诺立珍为世子。孟嬴这才稍稍安心。
费无极始终对太子建心存顾虑,担心他日后继承王位,自己会大祸临头。于是,他又找机会在楚平王面前进谗言说:“我听说世子和伍奢有谋反的意图,他们暗中派人与齐国、晋国勾结,许诺两国会提供帮助,大王不可不有所防备。” 楚平王说:“我儿子向来温顺,怎么会有这种事呢?” 费无极说:“他因为秦女的事情,心中早已心怀怨恨。如今在城父,他修整军备已经有段时间了。他常常说周穆王当年行事果敢,后来楚国得以安享太平,子孙昌盛,他也想效仿。大王要是不采取行动,我请求先辞去官职,逃到其他国家,以免遭受诛杀。” 楚平王原本就想废掉太子建,改立小儿子珍,又被费无极这番话打动,即使原本不信,现在也信了,当即就想传令废掉太子建。
费无极上奏说:“世子在外掌握兵权,如果直接传令废掉他,这是逼他造反。太师伍奢是他的主要谋士,大王不如先召回伍奢,然后派兵突袭,捉拿世子,这样大王的祸患就可以消除了。” 楚平王觉得这个计策不错,就派人去召伍奢。伍奢来到后,楚平王问他:“太子建有谋反之心,你知道吗?” 伍奢向来刚正耿直,于是回答说:“大王娶了太子的妻子,这已经错了!现在又听信小人的谗言,怀疑自己的亲生骨肉,您怎么能忍心呢?” 楚平王听了这话,面露惭色,呵斥左右侍从将伍奢抓起来囚禁。
费无极上奏说:“伍奢斥责大王娶儿媳,显然心怀怨恨。太子知道伍奢被囚禁,怎么可能无动于衷?齐国和晋国的军队,我们可抵挡不住。” 楚平王说:“我想派人去杀掉世子,派谁去合适呢?” 费无极回答说:“其他人去的话,太子必定会反抗。不如秘密告知司马奋扬,让他去突袭并杀掉世子。” 楚平王于是派人秘密告知奋扬:“杀掉太子,可获上赏;放走太子,死罪难逃!”
奋扬接到命令后,立刻派心腹私下通知太子建,让他:“赶快逃命,一刻都不要耽搁!” 太子建大吃一惊。当时,齐女已经生下儿子名胜,太子建便带着妻子和儿子连夜逃到了宋国。奋扬知道世子已经逃走,就让城父的人把自己捆绑起来,押解到郢都,去见楚平王,报告说:“世子逃走了!” 楚平王大怒道:“这话从我口中说出,只进入了你的耳朵,是谁告诉太子建的?” 奋扬说:“是我告诉他的。君王命令我:‘侍奉太子建要像侍奉我一样。’我严格遵守这句话,不敢有二心,所以才告知了他。后来我想到自己会因此获罪,可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楚平王说:“你既然私自放走太子,又敢来见我,难道不怕死吗?” 奋扬回答说:“我既不能执行君王后来的命令,又怕死不敢来,这就犯了双重罪过。况且世子并没有谋反的迹象,杀他名不正言不顺。如果能让君王的儿子活下去,我就算死也心甘情愿。” 楚平王听后,心中有些不忍,面露愧色,过了很久才说:“奋扬虽然违抗了命令,但忠诚正直,值得嘉奖!” 于是赦免了他的罪过,让他继续担任城父司马。史臣写诗称赞道:“无辜世子已偷生,不敢逃刑就鼎烹;谗佞纷纷终受戮,千秋留得奋扬名。”
楚平王随后立秦女所生的儿子珍为太子,改任费无极为太师。费无极又上奏说:“伍奢有两个儿子,一个叫伍尚,一个叫伍员,都是杰出的人才。如果他们逃到吴国,必定会成为楚国的大患。为什么不让他们的父亲写信,以赦免罪过为由召他们回来呢?他们敬爱父亲,肯定会应召而来。来了之后,把他们全部杀掉,就可以免除后患。” 楚平王听了,十分高兴,让人把伍奢从狱中带出来,让左右侍从给他纸笔,对他说:“你教唆太子谋反,本应斩首示众。但念及你祖父为先朝立下功劳,不忍心治你的罪。你可以写信,召你的两个儿子回朝,我会给他们改封官职,赦免你的罪过,让你告老还乡。”
伍奢心里明白楚王是在使诈,想把他们父子三人一起杀掉。于是回答说:“我的长子伍尚,善良温和,仁义守信,听到我的召唤一定会来。小儿子伍员,年少时喜好文学,长大后研习武艺,文能安邦,武能定国,他能忍受屈辱,成就大事。他是有远见卓识的人,怎么会来呢?” 楚平王说:“你只需按照我的要求写信召唤他们。他们来不来,与你无关。” 伍奢想到君父的命令,不敢违抗,于是当场写了一封信,大致内容是:
写信给伍尚、伍员二子:我因为进谏触怒了君王,现在被囚禁等待发落。我们大王念及我祖父为先朝立下功劳,免去我一死,还将让群臣商议如何为我赎罪,改封你们官职。你们兄弟二人可连夜赶来。如果违抗命令,拖延不来,必定会获罪。收到信后,速速前来!
伍奢写完后,呈给楚平王过目,封好后,又被送回狱中。楚平王派鄢将师为使者,驾着四匹马拉的车,带着密封的信件和印绶,前往棠邑。此时伍尚已经回到城父。鄢将师又赶到城父,见到伍尚,开口就说:“恭喜恭喜!” 伍尚疑惑地问:“父亲刚刚被囚禁,有什么可恭喜的?” 鄢将师说:“大王误信他人之言,囚禁了你的父亲。如今有群臣保举,说你们家三代都是忠臣。大王对内为自己的错误判断感到惭愧,对外也顾及诸侯的看法,所以反而拜你父亲为相国,封你们兄弟二人为侯,伍尚赐封鸿都侯,伍员赐封盖侯。你父亲刚从囚禁中释放出来,很想见你们兄弟,所以亲笔写信,派我前来迎接。你们必须尽早启程,以慰藉你父亲的期望。”
伍尚说:“父亲被囚禁,我心如刀绞,他能获释已是万幸,我怎敢贪图印绶呢?” 鄢将师说:“这是大王的命令,你可不要推辞。” 伍尚听后十分高兴,拿着父亲的信走进内室,准备告诉弟弟伍员。不知伍员是否会一同应召前往,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