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古典白话合集 > 第六十四回 曲沃城栾盈灭族 且于门梁死战

第六十四回 曲沃城栾盈灭族 且于门梁死战(2 / 2)

过了一会儿,栾乐望见一辆战车远远驶来,车中的将领头戴皮帽,身穿练袍,模样十分奇特。栾荣指着那人说:“这个人叫斐豹,就是他杀了我们的督将军,你可以射他。” 栾乐说:“等他靠近到百步之内,你记得为我喝彩!” 话还没说完,又有一辆战车从旁边经过,栾乐认出车中的人正是小将军范鞅,心想:“要是能射死范鞅,岂不比射死斐豹更有价值?” 于是,他驱马追赶范鞅,搭箭便射。栾乐平时箭术高超,百发百中,可偏偏这一箭射偏了。范鞅回头一看,见是栾乐,大骂道:“反贼!死到临头了,还敢射我?” 栾乐见状,便掉转车头,准备撤退。他并非惧怕范鞅,而是因为没射中,想引范鞅追来,等看清楚了,再稳稳地放箭。

谁知殖绰和郭最也在军中,他们嫉妒栾乐箭术高超,生怕他立下大功。一见他退走,便大声喊道:“栾乐败了!” 驾车的人听到呼喊,误以为是其他部队战败了,便抬头四处张望,结果缰绳一乱,马匹失控。路上有一根粗大的槐树根,车轮不小心撞到上面,战车瞬间翻倒,把栾乐甩了出去。恰巧斐豹赶到,用长戟一钩,砍断了栾乐的手肘。可怜栾乐身为栾氏一族中最勇猛的战将,今日却死在槐树根旁,这难道不是天意吗?髯翁写诗叹道:“猿臂将军射不空,偏教一矢误英雄。老天已绝栾家祀,肯许军中建大功?”

栾荣抢先跳下车,不敢去救栾乐,急忙逃走,这才幸免于难。殖绰和郭最觉得难以再回齐国,郭最便逃到了秦国,殖绰则逃到了卫国。栾盈听闻栾乐战死,放声大哭,军中将士无不悲痛落泪。栾鲂守不住门口,只好收兵保护栾盈,朝南逃去。荀吴与范鞅合兵一处,在后面紧紧追赶。栾盈和栾鲂率领曲沃的士兵,拼死抵抗,双方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厮杀,晋军这才退去。栾盈和栾鲂也都身负重伤,逃到南门时,又遇到魏舒带兵拦住去路。栾盈流着泪哀求道:“魏伯,难道你不记得我们曾在下军共事的日子了吗?我知道自己必死无疑,但不想死在你手上啊!” 魏舒心中不忍,便让士兵们分列左右,给栾盈让开了一条路。栾盈和栾鲂带着残兵败将,急忙逃回曲沃。

不一会儿,赵武的军队赶到,他问魏舒:“栾孺子已经过去了,你为什么不追?” 魏舒说:“他就像釜中的鱼、瓮中的鳖,自然会有别人动手。我念及与他先人的同僚情谊,实在不忍心下手。” 赵武听后,心中也有所触动,便也没有继续追赶。范匄得知栾盈逃走,知道是魏舒故意放他一马,也没有多说什么。他对范鞅说:“追随栾盈的,都是曲沃的士兵,他们这次回去,必定会回到曲沃。如今他的得力干将都已丧命,你率领一支军队去围困他,不愁他不投降。” 荀吴也表示愿意一同前往,范匄答应了。于是,二人率领三百辆战车,将栾盈围困在曲沃。范匄则侍奉晋平公,回到了公宫,取出丹书将其烧毁,因为斐豹而摆脱奴隶身份的,有二十多家。范匄随后将斐豹收为牙将。

话分两头。再说齐庄公自从送栾盈离开后,便大规模挑选兵车和士兵,任命王孙挥为大将,申鲜虞为副将,州绰和邢蒯为先锋,晏牦为后卫,贾举、邴师等人则随侍在身边护驾,选了个吉日,便出兵征战。齐军先是侵犯卫国的领地,卫国人加强戒备,不敢出城迎战。齐军也不攻城,径直朝帝邱以北进发,直接进犯晋国边境,包围了朝歌,只用了三天就将其攻克。齐庄公登上朝阳山,犒赏三军。之后,他将军队分为两队:王孙挥和各位将领率领前队,从左边取道孟门隘;齐庄公自己则率领 “龙”“虎” 二爵组成的后队,从右边取道共山;两队约定在太行山会合。一路上,齐军烧杀抢掠,这些暂且不表。邢蒯在共山脚下露宿时,被毒蛇咬伤,腹部肿胀而死。齐庄公对此深感惋惜。

没过多久,两队人马都抵达了太行山。齐庄公登上山顶,眺望晋国的二绛之地,正商议着偷袭绛城之事,却突然听闻栾盈战败,逃到了曲沃,晋侯也已调集全部大军即将赶来。齐庄公无奈地说:“我的志向恐怕难以实现了!” 于是,他在少水展示兵力后,便准备班师回朝。驻守邯郸的大夫赵胜,率领本邑的士兵前来追击。齐庄公以为是晋国的大军到了,而前队又已经先行出发,慌乱之中,只能匆匆逃走,只留下晏牦断后。晏牦的军队战败,他自己也被赵胜斩杀。

范鞅和荀吴围困曲沃一个多月,栾盈等人屡次出战都未能取胜,城中士兵死伤过半,最终因力量耗尽而无法坚守,曲沃城被攻破。胥午见大势已去,自刎而死。栾盈和栾荣都被擒获。栾盈悔恨地说:“我后悔没有听从辛俞的话,才落得如此下场!” 荀吴本想将栾盈囚禁起来,押解到绛城。范鞅却认为:“主公性格优柔寡断,万一栾盈哀求,主公心软赦免了他,那就是放虎归山,留下大患。” 于是,他在夜里派人将栾盈勒死,同时杀了栾荣,将栾氏一族全部诛灭。只有栾鲂用绳索从城墙上滑下,逃到了宋国。范鞅等人班师回朝,向晋平公奏报,平公下令将栾氏之事通告各诸侯。诸侯大多派人前来祝贺。史臣称赞道:“宾傅桓叔,枝佐文君,传盾及书,世为国桢。黶一汰侈,遂坠厥勋;盈虽好土,适殒其身。保家有道,以诫子孙。”

此后,范匄告老还乡,赵武接替他执掌国政。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再说齐庄公因为讨伐晋国未能大功告成,心中的雄心壮志并未消退。回到齐国边境后,他不肯进城,说道:“平阴之战时,莒国人想从他们的地盘偷袭齐国,这笔仇也不能不报!” 于是,他将军队驻扎在边境,大规模征集兵车。州绰、贾举等人,都被赏赐了坚固的战车五辆,号称 “五乘之宾”。贾举向齐庄公称赞临淄人华周和杞梁勇猛过人,齐庄公便派人去召他们前来。华周和杞梁二人前来拜见,齐庄公赏赐给他们一辆战车,让他们同乘一辆车,跟随军队立功。

华周回去后,心中郁闷,连饭都吃不下,他对杞梁说:“国君设立‘五乘之宾’,是因为他们勇猛。国君召我们二人前来,也是因为我们的勇猛。可人家一人就能得到五辆战车,而我们二人却只有一辆,这不是重用我们,而是羞辱我们!我们何不辞别,去其他地方呢?” 杞梁说:“我家中有老母亲,我得先回去禀报她,再做决定。” 杞梁回家后,将此事告诉了母亲。母亲说:“你活着的时候没有忠义之名,死后也默默无闻,就算位列‘五乘之宾’,别人也会嘲笑你!你要努力啊,国君的命令不能违抗。” 杞梁将母亲的话转述给华周,华周说:“一个妇人都不忘国君的命令,我又怎敢忘记呢?” 于是,二人同乘一辆车,侍奉在齐庄公身边。

齐庄公让军队休整了几天,然后传令留下王孙挥统领大军,驻扎在边境,自己则只带着 “五乘之宾” 以及挑选出来的三千精锐士兵,口中衔着枚,战鼓也用布蒙住,悄悄前往偷袭莒国。华周和杞梁主动请求担任前队。齐庄公问道:“你们需要多少兵车和士兵?” 华周和杞梁回答说:“我们二人,孤身前来拜见国君,也愿意孤身前往作战。国君赏赐的一辆战车,对我们来说已经足够了。” 齐庄公想试试他们的勇气,笑着答应了。华周和杞梁约定轮流驾车,临行前,他们说:“要是再有一个人担任戎右,就可以组成一队了。” 这时,有一个小卒挺身而出,说:“小人愿意跟随二位将军一同前往,不知将军肯不肯提携?” 华周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小卒回答说:“我是本国人隰侯重。我仰慕二位将军的忠义和勇猛,所以愿意追随。” 于是,三人同乘一辆战车,车上插着一面旗帜,架着一面战鼓,风驰电掣般出发了。

他们先到达莒国郊外,在那里露宿了一夜。第二天早上,莒黎比公得知齐军即将到来,亲自率领三百名甲士巡视郊外,恰好遇到华周和杞梁的战车。莒黎比公正要上前盘问,华周和杞梁瞪大眼睛,大声喊道:“我们二人是齐国的将领,谁敢与我们决斗?” 莒黎比公吃了一惊,仔细一看,发现他们只有一辆战车,没有后援,便让甲士们将他们重重包围。华周和杞梁对隰侯重说:“你为我们击鼓,不要停下来!” 然后,他们各自手持长戟,跳下车来,左右冲杀,凡是遇到他们的,都必死无疑。三百名甲士,被杀伤了一半。

莒黎比公见状,说道:“寡人已经见识到二位将军的勇猛了!不必再拼死战斗,我愿意将莒国分一半给你们,与你们共享!” 华周和杞梁异口同声地回答说:“离开自己的国家,投奔敌人,这是不忠;接受了国君的命令却放弃,这是不信。深入敌境,奋勇杀敌,这是将领的职责,至于莒国的利益,不是我们所考虑的!” 说完,他们又举起长戟,继续战斗。莒黎比公抵挡不住,大败而逃。

齐庄公的大队人马随后赶到,听说两位将军独自作战取胜,便派人召他们回来,说:“寡人已经见识到二位将军的勇猛了!不必再战斗,我愿意将齐国分一半给你们,与你们共享!” 华周和杞梁再次同声回答说:“国君设立‘五乘之宾’,却没有我们的份,这是轻视我们的勇猛。又用利益来诱惑我们,这是玷污我们的品行。深入敌境,奋勇杀敌,这是将领的职责,至于齐国的利益,不是我们所考虑的!” 说完,他们向使者拱手作揖,然后弃车步行,径直逼近且于门。

莒黎比公让人在狭窄的道路上挖掘壕沟,点燃炭火,火势熊熊,让人无法前进。隰侯重说:“我听说古代的勇士,能够在后世留名的,往往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我能让你们越过这条壕沟。” 于是,他手持盾牌,趴在炭火上,让华周和杞梁从他身上踏过去。华周和杞梁越过壕沟后,回头一看,隰侯重已经被烧焦了。他们对着隰侯重的尸体大声痛哭。杞梁很快止住了眼泪,而华周却哭得停不下来。杞梁说:“你怕死吗?为什么哭得这么久?” 华周说:“我怎么会怕死呢?这个人的勇猛和我们不相上下,却能先我们而死,所以我才为他感到悲哀!”

莒黎比公见两位将军越过了火沟,急忙召集一百名擅长射箭的人,埋伏在城门左右,等他们靠近,便万箭齐发。华周和杞梁径直向前,准备夺门。一百支箭同时射出,两位将军冒着箭雨,奋勇作战,又杀死了二十七人。守城的军士们站在城墙上,纷纷向下射箭。杞梁身负重伤,先战死了。华周身中数十箭,最终因力气耗尽被擒。但他还有一口气,莒黎比公便将他带回城中。有诗为证:“争羡赳赳五乘宾,形如熊虎力千钧。谁知陷阵捐躯者,却是单车殉义人!”

再说齐庄公收到使者的回信,知道华周和杞梁有必死的决心,便率领大队人马继续前进。到达且于门时,听说三人都已战死,他大怒,立刻想要攻城。莒黎比公派使者来到齐军军营谢罪说:“寡君只看到一辆战车,不知道是大国派来的,所以才误犯了贵军。况且大国死了三个人,而敝邑已经被杀了一百多人。他们是自己求死,并非敝邑主动进攻。寡君畏惧您的威严,特地派下臣前来,向您百拜谢罪,愿意每年都向齐国朝贡,绝不敢有二心。” 齐庄公怒气正盛,没有答应讲和。莒黎比公再次派使者求情,想要送回华周的尸体,并归还杞梁的遗体,还准备用金银财宝犒劳齐军。齐庄公仍然不答应。

忽然,王孙挥传来紧急战报,说:“晋侯与宋、鲁、卫、郑各国的国君,在夷仪会合,谋划讨伐齐国。请主公尽快班师回朝。” 齐庄公接到这个紧急消息,这才答应与莒国讲和。莒黎比公拿出大量金银财宝献给齐庄公,用温车装载着华周的尸体,用辇车装载着杞梁的尸体,送回齐军军营。只是隰侯重的尸体在炭火中已经化为灰烬,无法收拾。齐庄公当天便班师回朝,下令将杞梁安葬在齐国郊外。

齐庄公刚进入郊外,恰好遇到杞梁的妻子孟姜前来迎接丈夫的尸体。齐庄公停下车,派人前去吊唁。孟姜对着使者拜了两拜,说:“杞梁如果有罪,怎敢劳驾国君吊唁?如果他无罪,我们还有祖先留下的破旧房屋在。郊外不是吊唁的地方,下妾不敢接受。” 齐庄公听后,十分惭愧,说道:“这是寡人的过错!” 于是,他在杞梁家中设了灵位,前去吊唁。孟姜捧着丈夫的棺材,准备将其安葬在城外。她在城外露宿了三天,抚摸着棺材,悲痛大哭,眼泪流尽了,接着流出血来。齐国的城墙忽然崩塌了数尺(这是因为她哀恸至极,精诚所至,感动了天地)。后世传说,秦朝人范喜良修筑长城而死,他的妻子孟姜女送寒衣到城下,听说丈夫死了,痛哭流涕,长城为之崩塌。这其实是将齐国将领杞梁的事情误传了。华周回到齐国后,因伤势过重,没过多久也死了。他的妻子悲痛万分,比常人更加哀伤。《孟子》中说:“华周杞梁的妻子,善于痛哭她们的丈夫,以至于改变了齐国的风俗。” 说的正是这件事。史臣写诗赞道:“忠勇千秋想杞梁,颓城悲恸亦非常。至今齐国成风俗,嫠妇哀哀学孟姜。”

这是周灵王二十二年发生的事情。这一年发大水,谷水与洛水相互冲击,黄河也泛滥成灾,平地水深一尺多。晋侯讨伐齐国的计划因此被迫中止。

再说齐国的右卿崔杼,厌恶齐庄公的荒淫无道,巴不得晋军前来讨伐,好趁机发动政变。他已经和左卿庆封商议好,事成之后,平分齐国。但听说晋军因大水受阻,心中十分郁闷。齐庄公有个近侍叫贾竖,曾经因为一点小事,被庄公鞭打了一百下。崔杼知道他心中怀恨,便用重金贿赂他,让他把庄公的一举一动都随时报告给自己。崔杼究竟会做出什么事来呢?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