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古典白话合集 > 第四十七回 弄玉吹箫双跨凤 赵盾背秦立灵公

第四十七回 弄玉吹箫双跨凤 赵盾背秦立灵公(2 / 2)

赵盾从此执掌国政,大力整顿政令,国人都心悦诚服。有人对阳处父说:“你直言不讳,确实忠诚,难道就不担心因此招人怨恨吗?” 阳处父说:“只要对国家有利,我怎敢回避个人恩怨呢?” 第二天,狐射姑单独拜见晋襄公,问道:“承蒙主公念及先人的微薄功劳,不嫌弃我无能,让我掌管军事。但忽然又更换元帅,我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错。是因为先臣狐偃的功劳不如赵衰吗?还是有其他原因呢?” 晋襄公说:“没有别的原因。阳处父对我说,你不得民心,难以胜任大将之职,所以才更换了元帅。” 狐射姑默默退下,心中充满了不甘 。

这年秋天八月,晋襄公病重,临终之际,他召来太傅阳处父、上卿赵盾以及其他大臣,在病榻前叮嘱道:“寡人继承父业,打败狄人、讨伐秦国,在对外征战中从未有过气馁。如今不幸,生命即将走到尽头,就要与诸位长别了。太子夷皋年纪尚小,你们应当尽心辅佐,与邻国和睦相处,切不可丢掉晋国的盟主之位。” 群臣纷纷跪地,叩拜领命。晋襄公随后便与世长辞。

第二天,群臣准备拥立太子即位。赵盾却说道:“国家正面临诸多困难,秦国和狄人都是我们的仇敌,在这种情况下,不适合拥立年幼的君主。如今杜祁的儿子公子雍,正在秦国为官,他为人善良且年长,我们可以把他迎回来继承君位。” 群臣听后,一时无人回应。狐射姑则表示:“不如拥立公子乐。他的母亲,是先君宠爱的姬妾。公子乐在陈国为官,而陈国向来与晋国交好,不像秦国与我们有仇。若去迎接公子乐,早上出发,晚上就能回来。” 赵盾反驳道:“并非如此。陈国弱小且偏远,秦国强大又临近。从陈国迎回君主,对两国关系并无太多助益,而从秦国迎回君主,既能化解两国恩怨,又能得到秦国的援助,所以必须迎回公子雍才行。” 众人听后,便不再争论。于是,晋国派先蔑担任正使,士会为副使,前往秦国报丧,并迎接公子雍回国即位。

出发前,荀林父劝阻先蔑说:“夫人和太子都在国内,却要到他国迎接君主,恐怕事情难以成功,还可能引发其他变故。你为何不称病推辞呢?” 先蔑却认为:“国家政事由赵氏做主,能有什么变故?” 荀林父对旁人说道:“我们同朝为官,是同僚关系。我和士伯(先蔑字士伯)是同僚,不能不尽心提醒他。他不听我的劝告,恐怕此去只有离开之日,再无归来之时了。” 暂且不说先蔑前往秦国的事。

再说狐射姑见赵盾不采纳自己的建议,心中恼怒,愤愤地说:“狐氏和赵氏本是同等地位。如今难道只有赵氏,没有狐氏了吗?” 于是,他也暗中派人前往陈国,召公子乐回来,准备为争夺君位做打算。很快,就有人把这件事告知了赵盾。赵盾派自己的门客公孙杵臼,率领一百名家丁,埋伏在半路。等公子乐路过时,将其拦截并杀害。

狐射姑得知后,更加愤怒,说道:“让赵孟(赵盾字孟)掌权的,是阳处父。阳处父家族势单力薄,没有外援。如今他外出,住在郊外,负责各国会葬之事,刺杀他并非难事。赵盾杀了公子乐,我杀了阳处父,不也合情合理吗?” 于是,他与弟弟狐鞫居商议此事。狐鞫居说:“这件事我有能力办成。” 于是,狐鞫居带着家人伪装成盗贼,半夜翻墙进入阳处父的住所。此时,阳处父还在秉烛看书,狐鞫居径直上前攻击他,刺中了他的肩膀。阳处父惊慌失措,起身逃跑,狐鞫居紧追不舍,最终将其杀死,并割下首级带了回去。阳处父的随从,有人认出了狐鞫居,赶忙跑去报告赵盾。赵盾假装不信,呵斥道:“阳太傅是被盗贼所害,你怎么能随意诬陷他人?” 随后,他派人收殓了阳处父的尸体。这是九月间发生的事情。

到了冬十月,晋襄公被安葬在曲沃。襄夫人穆嬴带着太子夷皋为晋襄公送葬。途中,穆嬴对赵盾说:“先君有什么罪过?他的嫡子又有什么罪过?为何要舍弃这亲骨肉,到他国去另寻君主呢?” 葬礼结束后,众人捧着灵位进入宗庙。赵宣子(赵盾谥号宣子)在宗庙中对各位大夫说:“先君正是因为能够公正地施行刑罚和奖赏,才得以称霸诸侯。如今先君的灵柩还未下葬,狐鞫居却擅自杀死太傅,身为臣子,怎能不感到自身安危受到威胁?这种行为不可不加以讨伐。” 于是,赵盾将狐鞫居抓起来,交给司寇。司寇历数狐鞫居的罪行后,将其斩首。随后,赵盾派人到狐鞫居家,搜出阳处父的首级,用线缝在他的脖子上,然后安葬了他。狐射姑害怕赵盾已经知晓自己的阴谋,于是连夜乘坐小车,逃到翟国,投奔翟国君主白暾去了。

当时,翟国有个巨人叫侨如,身高一丈五尺,被称为长翟。他力大无穷,能举起千钧重物,脑袋像铜一样坚硬,额头像铁一般结实,瓦片和石块都无法伤害他。白暾任命他为将领,派他去侵犯鲁国。鲁文公派叔孙得臣率领军队抵御。当时正值冬月,漫天都是冻雾。大夫富父终甥预料即将下雪,便献计说:“长翟异常勇猛,我们只能智取,不能硬拼。” 于是,他们在要道上挖掘了几个深坑,用草席掩盖,上面再铺上一层浮土。当晚,果然下起大雪,雪将地面填平,让人分辨不出虚实。富父终甥率领一支军队,前去偷袭侨如的营寨。侨如出战,富父终甥佯装战败逃跑,侨如则奋勇追击。富父终甥留下暗号,自己沿着有标记的路径,朝着深坑的方向跑去。侨如在后面紧追不舍,结果掉进了深坑之中。叔孙得臣的伏兵见状,纷纷杀出,驱散了翟军。富父终甥用戈刺中侨如的喉咙,将其杀死。他们用大车装载着侨如的尸体,见到的人都十分惊骇,觉得就算是防风氏的骨头,也不过如此。叔孙得臣恰好在此期间生下长子,于是为儿子取名为叔孙侨如,以此纪念这次战功。此后,鲁国与齐国、卫国联合出兵讨伐翟国,白暾兵败身死,翟国也因此灭亡。狐射姑转而逃到赤翟的潞国,投奔潞国大夫酆舒。

赵盾得知后,感慨道:“贾季(狐射姑字贾季),是和我先人一同流亡的人,他辅佐先君,功劳不小。我杀狐鞫居,正是为了保护贾季。他却因惧怕获罪而逃亡,我怎么忍心让他孤身一人漂泊在翟国境内呢?” 于是,赵盾派臾骈护送狐射姑的妻子儿女前往潞国。臾骈召集家丁,准备出发。众家丁向他禀报说:“当初在夷地阅兵时,主人您一心忠于狐帅,却反而遭到他的羞辱,此仇不可不报。如今元帅让主人押送他的家眷,这是上天赐予我们报仇的机会。我们应当把他们全部杀掉,以雪此恨!” 臾骈连忙说道:“不行,不行!元帅把护送家眷的任务交给我,这是对我的信任。元帅让我护送,我却杀了他们,元帅能不怪罪我吗?乘人之危,是不仁之举;招人怨恨,是不明智的行为。” 于是,臾骈恭恭敬敬地迎接狐射姑的妻子儿女上车,仔细登记好他们的家财,亲自将他们护送出边境,所有财物都毫无遗失。狐射姑听说此事后,感叹道:“我身边有这样的贤人,我却没有察觉,我逃亡是理所当然的啊!” 赵盾从此更加看重臾骈的人品,有了重用他的想法。

再说先蔑和士会前往秦国,迎接公子雍回国即位。秦康公十分高兴,说道:“我国先君曾两次帮助晋国确立君主,到了我这一代,又将拥立公子雍,如此一来,晋国的君主就世代都由秦国扶持了。” 于是,秦康公派白乙丙率领四百辆兵车,护送公子雍前往晋国。

襄夫人穆嬴自从送葬回到朝廷后,每天清晨,都会抱着太子夷皋来到朝堂,放声大哭,对诸位大夫说:“这是先君的嫡子,你们为何要舍弃他?” 退朝后,她又乘车前往赵氏府邸,向赵盾叩头说:“先君临终前,将这个孩子托付给你,让你尽心辅佐。先君虽然已经离世,但他的遗言还在耳边回响。如果拥立他人为君,那把这个孩子置于何地?不立我的儿子,我们母子只有死路一条。” 说完,她又不停地号啕大哭。国人听闻此事,无不怜悯穆嬴,纷纷指责赵盾。诸位大夫也认为迎接公子雍的决策并不妥当。赵盾为此忧心忡忡,与郤缺商议道:“士伯(先蔑字士伯)已经前往秦国迎接年长的君主了,怎么能再立太子呢?” 郤缺说:“如今舍弃幼子拥立年长的君主,日后幼子长大,必然会引发变故。当务之急,是赶紧派人前往秦国,阻止士伯。” 赵盾说:“先确定君主,然后再派人,这样才名正言顺。” 于是,赵盾立刻召集群臣,拥立夷皋即位,这就是晋灵公,此时晋灵公年仅七岁。

百官朝贺刚刚结束,边境传来谍报:“秦国派大军护送公子雍,已经抵达黄河岸边。” 诸位大夫说:“我们对秦国失信了,该如何应对呢?” 赵盾说:“如果我们拥立公子雍,秦国就是我们的宾客。既然不接受秦国送来的君主,秦国就成了我们的敌国。派人去道歉,秦国反而会以此指责我们,倒不如出兵抵抗。” 于是,赵盾派上军元帅箕郑父辅佐晋灵公留守都城,自己亲自率领中军,先克为副将,接替狐射姑的职位。荀林父独自率领上军。先都因为先蔑前往秦国,也独自率领下军。三军整顿完毕后,出兵迎战秦军,在堇阴驻扎下来。

秦军已经渡过黄河,向东行进,在令狐扎下营寨。他们听说前方有晋军,还以为是来迎接公子雍的,因此毫无戒备。先蔑先来到晋军大营,拜见赵盾。赵盾将拥立太子的原因告诉了他。先蔑瞪大了眼睛,愤怒地说:“当初谋划迎接公子雍,是谁做主的?如今又立太子,还要拒绝我吗?” 说完,他拂袖而去,见到荀林父后,说道:“我后悔没有听从你的劝告,才落得今天这个地步。” 荀林父劝说道:“你是晋国的臣子,不留在晋国,还能去哪里呢?” 先蔑说:“我奉命前往秦国迎接公子雍,那么公子雍就是我的君主,秦国是我君主的辅助。我怎么能违背之前的承诺,贪图故乡的富贵呢?” 于是,先蔑转身奔回秦军大营。

赵盾见状,说道:“士伯不肯留在晋国,明日秦军必然会进逼,不如趁夜偷袭秦营,出其不意,或许能够取胜。” 于是,赵盾下令喂饱战马,让军士们在睡垫上吃饱饭,口中衔枚,快速行军。等到达秦营时,正好是三更时分。晋军一声呐喊,鼓角齐鸣,杀入秦营。秦军在睡梦中惊醒,战马来不及披上铠甲,士兵来不及拿起兵器,四下逃窜。晋军一直追到刳首之地,白乙丙拼死奋战,才得以逃脱,公子雍则死在乱军之中。先蔑叹息道:“赵孟背叛了我,但我不能背叛秦国!” 于是,他逃到了秦国。士会也感叹道:“我和士伯一同做事,士伯去了秦国,我不能独自回国!” 于是,他也跟随秦军回到了秦国。秦康公将他们二人都封为大夫。

荀林父对赵盾说:“当年贾季逃到狄国,相国念及同僚情谊,送回了他的妻子儿女。如今士伯和士会与我也有同僚之谊,我希望能像相国当年那样做。” 赵盾说:“荀伯重情重义,正合我意。” 于是,赵盾派卫士将先蔑和士会两家的家眷以及家财送往秦国。胡曾先生为此写诗道:“谁当越境送妻孥?只为同僚义气多。近日人情相忌刻,一般僚谊却如何?” 髯翁也有诗,讥讽赵宣子轻易决定迎接公子雍,却又将宾客变成敌人:“奕棋下子必踌躇,有嫡如何又外求?宾寇须臾成反覆,赵宣谋国是何筹?”

在这场战役中,各军将领都有所斩获,只有先克部下的骁将蒯得,因贪功冒进,不顾大局,被秦军击败,反而损失了五辆兵车。先克打算按照军法将他斩首,诸位将领纷纷为他求情。先克向赵盾说明情况后,只是剥夺了蒯得的田禄。蒯得心中十分怨恨。

再说箕郑父与士谷、梁益耳向来交情深厚。自从赵盾升任中军元帅后,士谷和梁益耳都失去了兵权,就连箕郑父也感到愤愤不平。当时,箕郑父负责留守都城,士谷和梁益耳常聚在一起,他们议论道:“赵盾独揽大权,随心所欲,目中无人。如今听说秦国派重兵护送公子雍,如果两国军队僵持不下,一时难以和解,我们就可以从中作乱,推翻赵盾,废掉夷皋,迎接公子雍,这样大权就都落在我们手中了。” 他们商议已定,然而,他们的计划能否成功,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