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诗叹曰:“文王守节尽臣忠,仁德兼施造大工;民力不教胼胝瘁,役钱常赐锦缠红。西岐社稷如磐石,商邑江山若浪从;漫道孟津天意合,飞熊入梦已先通。”
话说文王采纳了散宜生的建议,出示告示张贴在西岐各门。这告示一贴出,立刻惊动了军民百姓,大家纷纷赶来争看。只见告示上写着:
“西伯文王告知军民人等:西岐之地,乃是道德盛行的地方,没有兵戈战乱的纷扰,百姓安居乐业,物产丰富,诉讼稀少,官员清正廉洁。我曾被囚禁在羑里,承蒙圣上赦免归国。近来发现灾异频繁出现,水旱失调。为查看本地的灾祥征兆,却发现没有合适的占验场所。昨日看到城西有一块官地,打算在此建造一座台,名为灵台,用来观测气候,预测百姓将面临的灾祸。又担心土木工程太过繁重,会劳累你们军民服劳役,所以每日发给工钱二钱。这项工程不限制时间长短,全凭百姓自愿。愿意做工的,可到相关部门登记,以便核查发放工钱;若不愿意,也可各自照常营生,绝不强迫。特此告示,让大家知晓。”
西岐的军民百姓看了告示,个个欢天喜地,齐声说道:“大王的恩德如同苍天,我们难以报答。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享受着太平的福气,这都是大王赐予的。如今大王要造灵台,还说发给工钱,我们就算肝脑涂地,手脚磨出老茧,也心甘情愿。况且这灵台是为我们百姓占验灾祥而建,我们怎么能领取大王的工钱呢?” 整个西岐郡的军民都满心欢喜,纷纷表示愿意出力建造灵台。
散宜生了解到民心所向,便带着相关的本子进宫,向文王启奏道:“军民既然有这样的义举,那就依照旨意,将银两散发给民众,大家都已领取完毕。” 文王对散宜生说:“你可挑选一个吉日,破土动工。”
众人齐心协力,用心搬运泥土,砍伐木材,建造灵台。时光飞逝,正如窗外日光转眼间就过去了,席前花影在不知不觉中移动。又好似转眼间就看到落花铺满大地,转眼间黄菊在东篱绽放。建造灵台没用多久,负责工程的官员就前来禀报工程完工。
文王十分高兴,带着文武官员乘坐銮舆出城,来到灵台。只见灵台雕梁画栋,台阁巍峨壮观,堪称一大盛景。有赋为证:
“台高二丈,势按叁寸;上分八卦合阴阳,下属九宫定龙虎。四角有四柱之形,左右立乾坤之象;前后配君臣之义,周围有风云之气。此台上合天心,下合地户,中合人意。上合天心,应四时;下合地户,属五行;中合意,风调雨顺。文王有德,使万民而增辉;圣人治世,感百事而无逆。灵台从此文王基,验照灾祥扶帝主;正是治国江山茂,今日灵台胜鹿台。”
文王带着两班文武登上灵台,四处观望,沉默不语。这时,上大夫散宜生出班启奏道:“今日灵台完工,大王为何不高兴呢?” 文王说:“不是不高兴,这灵台虽好,可台下缺少一个池沼,不能应和水火既济、阴阳配合的寓意。我本想再开挖一个池沼,又怕劳民伤财,所以心中郁闷。”
散宜生启奏说:“建造灵台这么浩大的工程,都能在短时间内完成。何况在台下开挖一个池沼,工程就更容易了。” 散宜生赶忙传达文王的旨意:“在台下再开挖一个池沼,以应和水火既济的寓意。”
话还没说完,就听见众人高呼:“一个小小的池沼,有什么难挖的?还让大王操心。” 众人立刻拿起带来的锹锄,开始挖掘。挖着挖着,挖出了一副枯骨,大家便向四周乱扔。
文王在台上看到众人丢弃枯骨,便问道:“大家在丢弃什么东西?” 左右的人启奏说:“在这里挖出一副人的骨头,所以大家把它扔了。” 文王马上传旨:“让大家把枯骨捡回来,放在一起,用匣子装起来,埋在高处。怎能因为我开挖池沼,就使这副骸骨暴露在外呢?这实在是我的罪过。”
众人听到这话,大声欢呼:“圣德之君,恩泽惠及枯骨,更何况我们这些百姓,怎能不沐浴大王的恩泽呢?大王真是深得人心,施行仁义,西岐有这样的君主,就像有了父母一样。” 百姓们都欢呼雀跃。
文王因为在灵台观看挖池沼,不知不觉天色渐晚,来不及回宫。文王和众文武就在灵台上设宴,君臣一同欢乐。宴会结束后,文武官员在台下休息,文王在台上设了绣榻就寝。
到了三更时分,文王正在梦中,忽然看见东南方向有一只白额猛虎,胁下生着双翼,向他的帐中扑来。文王急忙呼喊左右,只听台后一声响亮,火光冲霄,文王惊醒,吓出了一身冷汗。他听听台下已经打了三更,心中暗自思忖,这个梦预示着什么吉凶呢?等天亮了再做商议。有诗为证:
“文王治国造灵台,文武锵锵保驾来;忽见池沼枯骨现,命将高阜速藏埋。
君臣共乐传杯盏,夜梦飞熊扑帐开;龙虎风云从此遇,西岐方得栋梁才。”
第二天一早,众文武上台参拜完毕,文王问:“大夫散宜生在哪里?” 散宜生出班行礼说:“大王有什么吩咐?” 文王说:“我昨夜三更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东南方向有一只白额猛虎,胁下生着双翼,向我的帐中扑来。我急忙呼喊左右,只见台后火光冲霄,一声响亮后我就惊醒了,原来是一场梦。这个兆头不知预示着什么吉凶?”
散宜生躬身祝贺说:“这个梦是大王的大吉之兆啊,大王将会得到栋梁之臣、大贤之士,其才能绝不亚于风后、伊尹。” 文王问:“你怎么看出是这样的呢?” 散宜生说:“从前商高宗曾梦到飞熊,后来在傅岩的筑墙工人中得到了傅说。如今主上梦到老虎生了双翼,那就是飞熊。又看到台后火光冲天,这是火的象征。如今西方属金,金遇到火必然被锻炼,经过锻炼的寒金,必定能成为大器。这是兴周的大兆头,所以我特别向大王祝贺。”
众官员听了,都齐声祝贺。文王传旨回宫,心中想着要寻访贤能之人,以应和这个梦的预兆,暂且按下不表。
且说姜子牙自从离开朝歌,告别了马氏,运用土遁之术救了百姓,隐居在磻溪,在渭水垂钓。姜子牙一心守着时机,等待天命,不理会外界的闲事,每日诵读《黄庭经》,悟道修真。烦闷的时候,就拿着钓竿,靠着绿柳垂钓。他时常思念昆仑,时刻惦记着师长,难以忘怀道德,从早到晚都忧心忡忡。
一天,姜子牙拿着钓竿,不禁叹息,作诗道:
“自别昆仑地,俄然二四年;商都累半载,直谏在君前。
弃却归西土,磻溪执钓先;何日逢真主?披云再见天。”
姜子牙作完诗,坐在垂杨之下,只见滔滔的渭水,无尽无休,彻夜向东流淌,仿佛要带走人间的万般痛苦。正是:惟有青山流水依然在,古往今来尽是空。
姜子牙感叹完,只听到一个人唱着歌走来:
“登山过岭,伐木丁丁;随身板斧,斫劈枯藤。
崖前兔走,山后鹿鸣;树梢异鸟,柳外黄莺。
见了些青松翠柏,李白桃红;无忧樵子,胜似腰金。
担柴一石,易米三升;随时蔬菜,沽酒一瓶。
对月邀饮,乐守山林;深山陋僻,万壑无声。
奇花异草,悦目赏心;逍遥自在,任意纵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