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古典白话合集 > 第二十三回 西厢记妙词通戏语 牡丹亭艳曲警芳心

第二十三回 西厢记妙词通戏语 牡丹亭艳曲警芳心(2 / 2)

水亭处处齐纨动,帘卷朱楼罢晚妆。

《秋夜即事》

绛芸轩里绝喧哗,桂魄流光浸茜纱。

苔锁石纹容睡鹤,井飘桐露湿栖鸦。

抱衾婢至舒金凤,倚槛人归落翠花。

静夜不眠因酒渴,沉烟重拨索烹茶。

《冬夜即事》

梅魂竹梦已三更,锦罽衾睡未成。

松影一庭惟见鹤,梨花满地不闻莺。

女儿翠袖诗怀冷,公子金貂酒力轻。

却喜侍儿知试茗,扫将新雪及时烹。

因着这几首诗,当时有一些趋炎附势之人,见是荣国府十二三岁的公子所作,便抄录下来四处传颂;还有一些轻浮子弟,喜爱诗中那些风流旖旎之句,便写在扇面、墙壁上,时不时吟诵赞赏。于是竟有人前来求诗求字、请作画题诗。宝玉因此愈发得意,整日沉浸在这些事情当中。

谁料平静的日子里也会生出烦恼。忽然有一天,宝玉感到浑身不自在,看什么都不顺眼,进进出出都烦闷不已。园中的人大都为女孩儿,正值天真烂漫、懵懂无知的年纪,坐卧无忌,嬉笑随心,哪里能知晓宝玉此刻的心思。宝玉内心烦闷,便懒得在园内待着,只在外头闲逛,神情还呆呆傻傻的。茗烟见他这般模样,想着逗他开心,左思右想,发觉宝玉平日玩的都已厌烦,难以让他高兴起来,唯有一件事,宝玉从未见识过。想到此处,茗烟便跑到书坊,买了许多古今小说,还有诸如赵飞燕、赵合德、武则天、杨贵妃的外传以及各类传奇剧本,拿回来给宝玉看。宝玉何曾见过这些书,一见到便如获至宝。茗烟又叮嘱他不可拿进园子,“要是被人知道了,我可就吃不了兜着走了”。宝玉哪里舍得不拿进去,犹豫再三,只挑了几套文辞精妙的带进园子,放在床顶上,无人时便偷偷翻看。那些内容粗俗、过于露骨的,则藏在外书房里。

那是三月中旬的一天,早饭后,宝玉带着一套《会真记》,来到沁芳闸桥边桃花树下的一块石头上坐下,翻开《会真记》,从头细细品读。正读到 “落红成阵” 时,一阵风吹过,把枝头的桃花吹落了大半,落得他满身、满书、满地都是。宝玉想把花瓣抖落,又怕踩踏了,只好把花瓣兜起来,走到池边,抖落在池子里。花瓣浮在水面,飘飘悠悠,竟流出沁芳闸去了。回来一看,地上仍有许多花瓣。

宝玉正犹豫着如何是好,只听背后有人问道:“你在这儿做什么呢?” 宝玉回头一看,原来是林黛玉来了,她肩上扛着花锄,锄上挂着花囊,手里拿着花帚。宝玉笑着说:“来得正好,快把这些花扫起来,扔到那水里去。我刚扔了好些在那儿呢。” 林黛玉说:“扔在水里不好。你看这里的水干净,可一流出去,到了有人家的地方,脏的臭的都混在一起,还是把花糟蹋了。在那角落我有个花冢,现在把花扫起来,装在这绢袋里,用土埋上,时间长了,花随土化了,岂不干净。”

宝玉听了,高兴得不得了,笑着说:“等我放下书,来帮你收拾。” 黛玉问:“什么书?” 宝玉被问,慌张地把书藏起来,说道:“不过是《中庸》《大学》。” 黛玉笑着说:“你又在我面前耍心眼儿。趁早给我看看,肯定不是这些。” 宝玉说:“好妹妹,要是别人,我肯定怕。可对你,我不怕。你看了,千万别告诉别人。这书可真是好啊!你看了,连饭都不想吃了。” 一边说着,一边把书递了过去。林黛玉把花具都放下,接过书来看,从头读起,越看越喜欢。不到一顿饭的工夫,十六出便都看完了,只觉词藻精妙,韵味悠长,满口留香。虽然看完了书,却还出神地回味着,心里默默记诵。

宝玉笑着问:“妹妹,你觉得这书好不好?” 林黛玉笑着说:“果然有趣。” 宝玉笑着说:“我就是那‘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貌’。” 林黛玉听了,顿时羞得脸颊通红,连耳朵都红了,立刻竖起两道似蹙非蹙的眉毛,瞪着两只似睁非睁的眼睛,微微带着怒气,嗔怪地指着宝玉说:“你这该死的,胡说八道!好好的,把这淫词艳曲拿来,还学了这些混话来打趣我。我告诉舅舅舅母去。” 说到 “打趣” 两个字时,眼睛已经红了,转身就要走。宝玉着急了,上前拦住说:“好妹妹,千万饶了我这一回,是我错了。要是我有心打趣你,明天我就掉进池子里,被癞头鼋吞了,变成个大王八,等你将来做了‘一品夫人’,年老病逝的时候,我就到你坟上给你驮一辈子墓碑。” 说得林黛玉 “扑哧” 一声笑了出来,一边揉着眼睛,一边笑着说:“瞧你吓得那样,还乱说。‘呸,原来是苗而不秀,是个银样镴枪头。’” 宝玉听了,笑着说:“你这话,我也要去告诉别人。” 林黛玉笑着说:“你说你过目不忘,难道我就不能一目十行么?”

宝玉一边收拾书,一边笑着说:“快把花埋了吧,别提那些了。” 二人便开始收拾落花,刚掩埋好,只见袭人来了,说:“到处都找不到你,原来在这儿。那边大老爷身体不舒服,姑娘们都过去请安了,老太太叫我来叫你呢。快回去换衣服吧。” 宝玉听了,急忙拿起书,告别黛玉,和袭人回房换衣服去了,这里暂且不表。

这边林黛玉见宝玉走了,又听说众姊妹也不在房里,心里觉得烦闷。正打算回房,刚走到梨香院墙角,只听到墙内笛声悠扬,歌声婉转。林黛玉知道是那十二个女孩子在演习戏文。因为林黛玉向来不太喜欢看戏文,便没太在意,只顾往前走。偶然间,两句唱词清晰地传进耳朵里,一字不差,唱的是:“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林黛玉听了,心中十分感慨,便停下脚步,侧耳细听。又听唱道:“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听了这两句,她不禁点头叹息,心中暗自思忖:“原来戏里也有这么好的文章。可惜世人只知道看戏,未必能领会其中的趣味。” 想完,又后悔自己胡思乱想,耽误了听曲子。再侧耳倾听时,只听唱道:“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林黛玉听了这两句,不禁心动神摇。又听到 “你在幽闺自怜” 等句,更是如痴如醉,站立不稳,便蹲下身,坐在一块山石上,细细品味 “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这八个字的韵味。忽然又想起前几日看到古人诗中有 “水流花谢两无情” 之句,还有词中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之句,再加上方才《西厢记》里 “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 之句,一时间都涌上心头,交织在一起。仔细思量,不觉心痛神伤,眼中落下泪来。正沉浸在其中无法自拔时,忽然觉得背上被人拍了一下,回头一看,原来是……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正所谓:

妆晨绣夜心无矣,对月临风恨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