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夜他们睡得还没多久,就听到了鸡鸣声。前面赶路的行商们纷纷起床,点灯做饭。长老也叫醒了八戒和沙僧,套好马,收拾行李。行者让人点上灯。寺里的僧人已经先起来了,准备好了茶汤和点心,在后面恭敬地等候。八戒很高兴,吃了一盘馍馍,把行李搬到马上,牵出了马。三藏和行者向众人辞谢,老僧又对行者说:“那悲伤的事情,您可一定要放在心上!” 行者笑着说:“一定!一定!我到了城里,自然能听其声、察其理,见其貌、辨其色。” 那伙行商吵吵嚷嚷的,也一同上了大路。将近寅时,他们过了鸡鸣关。到巳时,终于看到了城垣。真是一座固若金汤的铁瓮城,仿佛是神州大地上的天府之国。这座城:
虎踞龙蟠形势高,凤楼麟阁彩光摇。
御沟流水如环带,福地依山插锦标。
晓日旌旗明辇路,春风箫鼓遍溪桥。
国王有道衣冠胜,五谷丰登显俊豪。
当天,他们进入东市街,众商各自前往旅店。唐僧师徒四人进城后,正走着,看到有一个会同馆驿,三藏等人径直走了进去。驿馆里管事的人,立刻向驿丞报告:“外面有四个模样怪异的和尚,牵着一匹白马进来了。” 驿丞听说有马,就知道是官府差遣的人,赶忙出厅迎接。三藏施礼说:“贫僧是东土唐朝派往灵山大雷音寺见佛求经的。随身带着通关文牒,要入朝查验。想借大人的衙门休息一下,事情办完就走。” 驿丞回礼道:“这个衙门原本就是接待使者和客人的地方,理当好好款待。请进,请进。” 三藏很高兴,让徒弟们都来与驿丞相见。驿丞看到他们相貌丑陋,心里暗自吃惊,不知道他们是人是鬼,战战兢兢地让人上茶、摆斋饭。三藏见他害怕,就说:“大人别害怕。我们三个徒弟,虽然相貌丑陋,但心地善良。俗话说‘山恶人善’,您何必害怕呢?”
驿丞听了三藏的话,这才定下神来,问道:“国师,唐朝在什么地方呢?” 三藏回答说:“在南赡部洲的中华之地。” 驿丞又问:“您从家里出发多久了?” 三藏说:“贞观十三年出发,到现在已经历经了十四个年头,辛辛苦苦跨越了万水千山,才来到这里。” 驿丞赞叹道:“真是神僧啊!神僧!” 三藏接着问道:“贵国建国多少年了?” 驿丞说:“我们这里是大天竺国,从太祖太宗传到现在,已经五百多年了。如今在位的国王陛下,喜爱山水花卉,尊号怡宗皇帝,改元靖宴,至今已经二十八年了。” 三藏说:“今日贫僧想去拜见陛下,倒换通关文牒,不知道能不能赶上早朝?” 驿丞说:“好啊!好啊!太巧了!近来因为国王的公主娘娘,年满二十,正是青春妙龄,在十字街头搭建了高高的彩楼,准备抛打绣球,撞天婚招驸马。今天正是热闹的时候,想来我国国王陛下还没有退朝。要是您想倒换关文,趁现在赶紧去。” 三藏听了很高兴,正准备出发,这时斋饭摆上来了,于是他就和驿丞、行者等人一起吃了。
时间已经过了中午。三藏说:“我该去了。” 行者说:“我陪师父去。” 八戒也嚷着:“我也去。” 沙僧连忙说道:“二哥,算了吧。你的模样不太好看,可别到朝门外去出丑。还是让大哥去吧。” 三藏说:“悟净说得对。呆子行事鲁莽,悟空还细心些。” 那呆子撇着嘴说:“除了师父,我们三个的模样其实都差不多。” 三藏整理好袈裟,行者拿着装牒文的引袋,两人一同出发。只见街坊上,士农工商、文人墨客、普通百姓,都热热闹闹地说着:“快去看抛绣球啊!” 三藏站在路边,对行者说:“这里的人物衣冠、宫室器用、言语谈吐,和我们大唐差不多。我想起我俗家的母亲,当年也是抛打绣球,遇到了前世姻缘,结成了夫妇。没想到这里也有这样的风俗。” 行者说:“我们也去看看,怎么样?” 三藏说:“不行!不行!我们穿着这身僧衣,不太方便,恐怕会引起嫌疑。” 行者说:“师父,您忘了给孤布金寺老僧说的话了?一来去看看彩楼,二来去辨别真假。像这么热闹的时候,那皇帝肯定在听公主的喜报,哪有心思上朝理事呢?我们就去看看吧!” 三藏听行者这么一说,便和他一起去了。只见各种各样的人都在那里等着看打绣球。哎!谁能想到,这一去,就像渔翁抛下了钩和线,从此引出了是非。
话说那个天竺国国王,因为喜爱山水花卉,前年带着后妃公主在御花园的月夜赏玩,没想到惊动了一个妖邪,把真公主抓走了,自己变成了一个假公主。这假公主知道唐僧今年、今月、今日、今时会来到这里,便借着国家的财富,搭起彩楼,想要招唐僧为夫婿,吸取唐僧的元阳真气,修成太乙上仙。正当午时三刻,三藏和行者混在人群中,走到彩楼绣女,近侍的捧着绣球。这彩楼有八面窗户,十分玲珑。公主转动眼睛观看,看到唐僧走得很近,便拿起绣球,亲手抛向唐僧,正好打在他的头上。唐僧吓了一跳,把毗卢帽子都打歪了,双手急忙扶住帽子,那绣球骨碌碌地滚进了他的衣袖里。楼上的人齐声喊道:“打着个和尚了!打着个和尚了!”
哎呀!在十字街头,那些客商人等,熙熙攘攘,都跑过来抢绣球,被行者大喝一声,龇了龇牙,躬了躬腰,瞬间长高了三丈,施展神威,露出丑陋的模样,吓得那些人跌跌撞撞,不敢靠近。不一会儿,人群散开,行者恢复了本来的样子。那楼上的绣女宫娥和大小太监,都跑过来对唐僧下拜,说道:“贵人!贵人!请您到朝堂去贺喜。” 三藏急忙回礼,扶起众人,回头埋怨行者道:“你这猴头,又是你在捉弄我!” 行者笑着说:“绣球打在你头上,滚进你袖子里,关我什么事?你埋怨我干嘛?” 三藏说:“这可怎么办呢?” 行者说:“师父,您先别着急,先去入朝拜见国王。我回驿站告诉八戒和沙僧,让他们等着。要是公主不招您也就罢了,倒换了关文我们就走;要是公主非要招您,您就对国王说:‘把我的徒弟叫来,我要嘱咐他们一声。’到时候把我们三个召进朝堂,我自然能分辨出真假。这叫‘倚婚降怪’之计。” 唐僧无奈,只好听从了行者的话,行者转身回驿站去了。
那长老被众宫娥簇拥着来到楼前。公主下楼,伸出玉手搀扶着唐僧,一同登上宝辇,摆开仪仗,朝朝门走去。早有黄门官先去上奏:“万岁,公主娘娘搀着一个和尚,想必是绣球打中了,现在在午门外等候圣旨。” 国王听了,心里很不高兴,本想把和尚赶走,又不知道公主是什么意思,只好强忍着情绪,宣他们进来。公主和唐僧来到金銮殿下,这真是一对夫妻拜见万岁,两边正邪对峙。行完礼后,又宣他们到殿上,国王开口问道:“僧人从哪里来,怎么会被朕的女儿抛绣球打中?” 唐僧俯伏在地,上奏道:“贫僧是南赡部洲大唐皇帝派往西天,到大雷音寺拜佛求经的。因为带着长途的通关文牒,特地来拜见国王倒换。路过十字街的彩楼的异教之人,怎么敢和玉叶金枝结为夫妻呢!恳请陛下赦免贫僧的死罪,倒换关文,打发贫僧早日前往灵山,见佛求经,回到我国,永远铭记陛下的天恩。” 国王说:“你是东土来的圣僧,正所谓‘千里姻缘一线牵’。寡人我这公主,今年二十岁还未出嫁,因为选了今日,年月日时都吉利,所以搭建彩楼抛绣球,以求佳偶。正好打中了你,朕虽然不太高兴,可不知道公主的意思如何?” 那公主叩头说道:“父王,常言说‘嫁鸡随鸡,嫁犬随犬’。女儿我早就发过誓,结了这个绣球,向天地神明祷告,撞天婚抛打;今天打中了圣僧,就是前世的缘分,才有了今生的相遇,怎么敢再改变呢!我愿意招他为驸马。” 国王这才高兴起来,马上宣钦天监正台官选择良辰吉日。一边收拾嫁妆,一边出旨昭告天下。三藏听了,也不谢恩,只是喊道:“放了我!放了我!” 国王说:“你这和尚太不懂道理了。朕以一国之富,招你做驸马,你为什么不在这里享受,却一心只想着取经!再敢推辞,就叫锦衣官校把你推出去斩了!” 长老吓得魂不附体,只好战战兢兢地叩头启奏道:“感谢陛下的天恩。但贫僧一行有师徒四人,还有三个徒弟在外面,如今应该接纳他们,只是我还没来得及嘱咐他们一句话。恳请陛下召他们到这里,倒换关文,让他们早点出发,不要耽误了西行求经的大事。” 国王于是准奏道:“你的徒弟在哪里?” 三藏说:“都在会同馆驿。” 国王随即派官员去召圣僧的徒弟领关文西行,留下圣僧在这儿当驸马。长老只好站起身来,在一旁侍立。有诗为证:
大丹不漏要三全,苦行难成恨恶缘。
道在圣传修在己,善由人积福由天。
休逞六根多贪欲,顿开一性本来原。
无爱无思自清净,管教解脱得超然。
当时,派去会同馆驿宣召唐僧徒弟的官员出发了,暂且不表。
再说行者从彩楼下和唐僧分别后,走两步,笑两声,欢欢喜喜地回到驿站。八戒和沙僧迎上来问道:“哥哥,你怎么这么高兴?师父呢,怎么没见他?” 行者说:“师父有喜事了。” 八戒问:“还没到西天,也没见到佛取到经回来,有什么喜事?” 行者笑着说:“我和师父走到十字街彩楼、彩女、太监簇拥到楼前,和公主一起坐辇车入朝,要被招为驸马了,这不是喜事是什么?” 八戒一听,捶胸顿足地说:“早知道我去就好了!都怪沙僧多事!你要是不拦着我,我直接跑到彩楼啊!又风光又有趣,大家都能跟着沾光,多有意思啊!” 沙僧走上前,在他脸上一抹,说:“不害臊!不害臊!你还真好意思说!就你那样,‘三钱银子买个老驴,还自夸骑得’!要是绣球打中你,连夜烧送神的纸都嫌晚,谁愿意招你这个晦气进门!” 八戒说:“你这黑家伙不懂事!我虽然长得丑,可也有我的好处。自古道:‘皮肉粗糙,骨格坚强,各有各的可取之处。’” 行者说:“呆子别胡说!赶紧收拾行李。只怕师父着急了,会叫我们,到时候好进朝去保护他。” 八戒说:“哥哥你又说错了。师父做了驸马,到宫里和皇帝的女儿成亲,又不是去爬山赶路,遇到妖怪魔鬼,要你保护他干什么!他那么大年纪了,难道还不懂男女之事,要你去帮忙?” 行者一把揪住八戒的耳朵,挥拳骂道:“你这个色心不改的蠢货!胡说些什么!”
他们正吵着,只见驿丞来报告:“圣上有旨,派官员来请三位神僧。” 八戒问:“到底请我们去干什么?” 驿丞说:“老神僧有幸被公主娘娘的绣球打中,招为驸马,所以派官员来请你们。” 行者说:“官员在哪里?让他进来。” 那官员看到行者,赶紧施礼。行礼完毕,都不敢抬头看,只是在心里暗自念叨:“这是鬼,还是怪?…… 是雷公,还是夜叉?……” 行者说:“那官员,有话就说,干嘛吞吞吐吐的?” 那官员吓得战战兢兢,双手举着圣旨,嘴里慌乱地说道:“我主公有请会亲 —— 我主公会亲有请!” 八戒说:“我们这里没有刑具,不会打你,你慢慢说,别害怕。” 行者说:“他哪里是怕你打,是怕你这张脸!快收拾行李,挑着担子,牵着马进朝,去见师父商量大事!” 这正是:路逢狭道难回避,定教恩爱反为仇。毕竟不知道见到国王后会说些什么,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