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古典白话合集 > 第九十回 师狮授受同归一 盗道禅静九灵

第九十回 师狮授受同归一 盗道禅静九灵(2 / 2)

原来那小妖跑进洞后,立刻把洞门关上,来到中间对老妖说:“爷爷,外面又有两个和尚来了。” 老妖问:“你大王和猱狮、雪狮、抟象、伏狸,回来了吗?” 小妖说:“没见!没见!只有两个和尚,在山峰高处张望。我一看见他们就往回跑,他们追了过来,我就赶紧把洞门关上了。” 老妖听了,低头沉思,半晌,突然落下泪来,哭喊道:“苦啊!我的黄狮孙死了!猱狮孙等又都被和尚捉进城里去了!这仇怎么报啊!” 八戒被捆在旁边,和王父子、唐僧挤在一起,正惶恐地受苦,听到老妖说 “众孙被和尚捉进城去”,心里暗暗高兴,想道:“师父别怕,殿下别愁。我师兄已经得胜,捉住了众妖,找到这里来救我们了。” 正想着,又听到老妖喊道:“小的们,好好在这里看守,等我出去把那两个和尚抓进来,一起惩治。”

你看那老妖,身上没有披挂铠甲,手里也没拿兵器,大踏步走到前面,只听见孙行者在大声吆喝。老妖猛地打开洞门,二话不说,径直朝行者扑去。行者用铁棒当头挡住,沙僧抡起宝杖就打。那老妖把头摇了一摇,左右八个头,一齐张开大口,轻轻地把行者、沙僧衔进洞内,吩咐道:“拿绳索来!” 刁钻古怪、古怪刁钻和青脸儿是昨夜侥幸逃生回来的,立刻拿来两条绳子,把行者和沙僧结结实实地捆了起来。老妖问道:“你这泼猴,把我那七个儿孙捉了,我现在抓住你们师徒四个,王子四个,也足以抵得上我儿孙的性命!小的们,找些荆条柳棍来,先狠狠打这猴头一顿,为我的黄狮孙报仇!” 三个小妖各自拿起柳棍,专门抽打行者。行者本就身经百战,身体如同钢铁一般,这些柳棍打在他身上,就像挠痒痒一样,他连哼都不哼一声。任凭他们怎么抽打,行者都毫不在意。八戒、唐僧和王子们见了,一个个吓得毛骨悚然。不一会儿,柳棍都打折了,一直打到天黑,也不知道打了多少下。沙僧见行者被打得太惨,心里很过意不去,说道:“我替他挨百十下吧。” 老妖说:“你先别急,明天就轮到你了。一个个按顺序打过来。” 八戒着急地说:“后日就该打到我老猪了!” 又打了一会儿,天渐渐黑了。老妖喊道:“小的们,先停手,点起灯火来,你们吃些东西,我到锦云窝去睡一会儿。你们三个都吃过他们的亏,要用心看守,明天早上再接着打。” 三个小妖把灯移过来,又拿起柳棍抽打行者的脑袋,就像敲梆子一样,“剔剔托,托托剔”,一会儿快,一会儿慢。夜深了,三个小妖都打起盹来。

行者施展遁法,将身体缩小,从绳索中脱身而出。他抖了抖身上的毫毛,整理好衣服,从耳朵里取出金箍棒,晃了一晃,金箍棒瞬间变得有吊桶粗细,二丈长短。他朝着三个小妖说道:“你们这些孽畜,竟敢用棍子打了老爷我这么多下,老爷我还是毫发无损。现在老爷我也用这棍子稍微教训你们一下,看看滋味如何!” 说着,行者轻轻挥动金箍棒,朝着三个小妖扫去,只一下,就把他们打成了三个肉饼。随后,行者又把灯剔亮,去解救沙僧。八戒被捆得难受,忍不住大声喊道:“哥哥!我的手脚都被捆肿了,怎么不先来解救我呀!” 呆子这一喊,立刻惊动了老妖。老妖一骨碌爬起来,问道:“是谁在解救他们?” 行者听到老妖的声音,一口气吹灭了灯,也顾不上沙僧等人,挥舞着铁棒打破几道门,逃了出去。老妖来到中堂,喊道:“小的们,怎么没了灯光?千万别让人跑了!” 叫了一声,没人回应;又喊了一声,还是没人答应。等到取来灯火一看,只见地下有三块血淋淋的肉饼,老王父子、唐僧和八戒都还在,唯独不见了行者和沙僧。老妖点着火,里里外外寻找,忽然看见沙僧还背靠着廊下站着,一把将他抓住摔倒在地,照旧捆了起来。老妖又去找寻行者,只见几层门都被打破,心知是行者打破门逃走了,也不再去追赶,只是让人把破门修补好,遮挡起来,一心守护好自己的家业,暂且按下不表。

话说孙大圣出了九曲盘桓洞,驾着祥云,径直回到玉华州。只见城头上各方厢的土地神只和城隍之神都在空中迎接礼拜。行者问道:“你们怎么到今夜才出现?” 城隍回答道:“小神等知道大圣降临玉华州,因为有贤王热情款待,所以不敢贸然前来拜见。如今得知王等遭遇妖怪,大圣前去降魔,特来叩见迎接。” 行者正在嗔怪之时,又见金头揭谛、六甲六丁神将押着一位土地,跪在面前说道:“大圣,我们抓住了这个土地鬼。” 行者喝道:“你们不在竹节山保护我师父,怎么跑到这里来了?” 丁甲神道:“大圣,那妖精在你逃走之后,又抓住了卷帘大将,照旧把他捆了起来。我们见那妖精法力高强,就把竹节山的土地押解到这里。他知道那妖精的来历,恳请大圣向他询问一番,这样便好处置,以解救圣僧和贤王的苦难。” 行者听了,心中十分欢喜。那土地战战兢兢地叩头说道:“那老妖前年降临竹节山。那九曲盘桓洞原本是六只狮子的巢穴。自从老妖来到这里,那六个狮子都拜他为祖翁。祖翁是一头九头狮子,号称九灵元圣。若要降伏他,必须到东极妙岩宫,请他的主人前来,否则其他人休想擒住他。” 行者听了,沉思半晌,说道:“东极妙岩宫,那是太乙救苦天尊所在之处,他坐下的正是九头狮子。这么说来……” 于是吩咐道:“揭谛、金甲,你们还是和土地一起回去,暗中保护我师父、师弟以及王父子。本处的城隍负责守护城池。各自行动去吧。” 众神各自领命,遵令而去。

大圣纵筋斗云,连夜赶路,大约在寅时,来到了东天门外,正好碰上广目天王和天丁、力士一行人。众人纷纷停下,拱手相迎,问道:“大圣这是要去哪里?” 行者向众人行礼完毕,说道:“前去妙岩宫走一趟。” 天王问道:“西天路不走,怎么又跑到东天来了?” 行者说:“从西天路到玉华州,州王热情款待,还派他的三个儿子拜我们兄弟为师,学习武艺。没想到遇到了一群狮怪。如今得知妙岩宫的太乙救苦天尊是那妖怪的主人,想去请他为我降怪救师。” 天王说:“这都是因为你想要收徒,所以才引出了这一窝狮子啊。” 行者笑着说:“正是如此!正是如此!” 众天丁、力士一个个拱手,为行者让路。大圣进了东天门,没过多久,就来到了妙岩宫前。只见这里:

彩云层层叠叠,紫气郁郁葱葱。琉璃瓦闪耀着金色的光芒,宫门旁排列着威严的玉兽。宫阙前繁花似锦,红霞环绕,日光映照下,骞林笼罩在翠雾之中。果然是万真环绕,千圣兴盛之地。殿阁层层锦绣,窗轩处处相通。苍龙盘护,祥光霭霭,黄道光辉,瑞气浓郁。这里便是青华长乐界,东极妙岩宫。

宫门口站着一个身穿霓帔的仙童,忽然看见孙大圣,立刻入宫禀报:“爷爷,外面是曾经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来了。” 太乙救苦天尊听了,立即吩咐侍卫众仙前去迎接。将行者迎至宫中,只见天尊高坐在九色莲花座上,周身散发着百亿瑞光。天尊见到行者,走下座来与他相见。行者上前施礼,天尊还礼道:“大圣,这几年不见,之前听说你弃道归佛,保护唐僧西天取经,想必功行已经圆满了吧。” 行者说:“功行尚未完成,但也快了。只是如今因为保护唐僧到了玉华州,承蒙王子派他的三个儿子拜我等为师,学习武艺,还依照我们的三件神兵,打造了一样的兵器。没想到夜里被贼偷走了。等到天亮寻找,原来是城北豹头山虎口洞的一个金毛狮子成精偷走了。老孙我用计取回,那妖精就纠集了一些狮精与我大闹一场。其中有一个九头狮子,神通广大,把我师父、八戒以及王父子四人都叼走了,带到了竹节山九曲盘桓洞。第二天,老孙我和沙僧前去追寻,也被叼了去。老孙我被他们捆绑毒打了无数次,幸好施展法术逃脱了,他们还在那里受苦。询问当地的土地,才知道天尊是那妖怪的主人,所以特来恳请天尊前去收降妖怪,解救他们。”

天尊听了,立即命令仙将到狮子房把狮奴叫出来问话。那狮奴睡得正香,被众将推摇了好一会儿才醒来,被揪到中厅来见天尊。天尊问道:“狮兽在哪里?” 那狮奴流着泪叩头,只是求饶:“饶命!饶命!” 天尊说:“孙大圣在这里,暂且不打你。你快说为什么不小心,让九头狮子跑了。” 狮奴说:“爷爷,我前几天在大千甘露殿中看到一瓶酒,忍不住偷喝了,不知不觉就沉醉睡着了,忘记了拴锁,所以狮子跑了。” 天尊说:“那酒是太上老君送的,叫做‘轮回琼液’,喝了会醉三天不醒。那狮兽跑了几天了?” 大圣说:“据土地说,他前年降临凡间,到现在已经两三年了。” 天尊笑道:“是了!是了!天宫里一日,在凡间就是一年。” 又对狮奴说:“你先起来,饶你死罪,跟我和大圣下凡去把它收回来。你们众仙都回去,不用跟随。”

天尊于是和大圣、狮奴,踏着云径直来到竹节山。只见五方揭谛、六丁六甲、本山土地都前来跪地迎接。行者问道:“你们保护得怎么样,我师父有没有受伤?” 众神说:“妖精发了一阵脾气后就睡着了,还没对他们用什么刑罚。” 天尊说:“我那元圣儿也是一个久修得道的真灵:它喊一声,上通三圣,下彻九泉,一般情况下也不会轻易伤人。孙大圣,你去它洞门口挑战,把它引出来,我好收服它。”

行者听了,果然抽出金箍棒,跳到洞口,高声骂道:“泼妖精,快把我的人还回来!泼妖精,快把我的人还回来!” 连叫了好几声。那老妖正在睡觉,没人回应。行者着急起来,抡起铁棒,往洞里打进去,口中不停地叫骂。那老妖这才惊醒,心中大怒,爬起来,大喝一声:“迎战!” 它摇摇头,便张开大口来咬行者。行者回头跳出洞外。妖精追到洞外,骂道:“贼猴!往哪里跑!” 行者站在高崖上笑着说:“你还敢如此大胆无礼!你连自己的死活都不知道了!你看,你老爷的主公不是在这里吗?” 那妖精追到崖前,早被天尊念动咒语,喝道:“元圣儿!我来了!” 那妖认得是主人,不敢挣扎,四只脚伏在地上,只是不停地磕头。旁边的狮奴跑过去,一把揪住它的项毛,用拳头在它脖子上打了百十下,口里骂道:“你这畜生,怎么偷偷跑了,害得我受罪!” 那狮兽闭着嘴,不敢吭声,也不敢动弹。狮奴打得手都累了,才停了下来,随即把锦韂安在它身上。天尊骑了上去,喝令它走,它就纵身驾起彩云,径直返回妙岩宫去了。

大圣望着天空,向天尊称谢,然后进入洞中。他先解开了玉华王身上的绳索,接着解开了唐三藏,又解开了八戒、沙僧以及三位王子的绳索。众人一起在洞里搜寻了一番,然后不慌不忙地把大家带出洞外。八戒找了一些枯柴,在洞的前后堆起来,放起火来,把九曲盘桓洞烧成了一个乌焦破瓦的窑洞!大圣又打发众神回去,还让土地在这里镇守。然后让八戒、沙僧各自施展法术,把王父子背驮回州城。他则搀扶着唐僧。没过多久,他们就到了州城,这时天色渐渐晚了。王妃、官员们都前来接见。大家摆上斋筵,一起享用。长老师徒还是在暴纱亭安歇,王子们回到宫中各自休息。一夜无话。

第二天,王又传下旨意,大开素宴。合府大小官员都前来谢恩。行者又叫来屠夫,把那六只活狮子杀了,连同之前打死的黄狮子,都剥了皮,将肉收拾好准备享用。殿下十分高兴,立刻下令宰杀,把一只狮子肉留在本府,供府内府外的人食用,一只分给王府的长使等官员;把剩下的五只都剁成一二两重的肉块,派校尉分发给州城内外的军民人等,让大家都尝一尝:一来尝尝滋味,二来压压惊恐。那些家家户户,无不敬仰。

这时,铁匠们打造好了三件兵器,向行者磕头说道:“爷爷,小的们的活儿都干完了。” 行者问道:“这些兵器各有多少斤两?” 铁匠说:“金箍棒有千斤,九齿钯和降妖杖各有八百斤。” 行者说:“也罢。” 便叫请三位王子出来,让他们各自拿起兵器。三位王子对老王说:“父王,今日兵器打造完成了。” 老王说:“为了这些兵器,几乎丢了我父子的性命。” 小王子说:“幸亏有神师施展法术,救出我们,又扫荡了妖邪,除去了后患。这真是海晏河清,太平的世界啊!” 当时老王父子赏赐犒劳了铁匠,又来到暴纱亭拜谢师恩。

三藏又催促大圣等人赶快传授武艺,不要耽误了行程。于是他们三人就在王府院中,各自挥舞兵器,一一传授武艺。没过几天,三个王子就都操练得精熟,无论是进攻退守的方法,还是快慢的节奏,各有七十二般变化,无不通晓。一来是各位王子心意坚定,二来是多亏孙大圣先传授了神力,所以他们对于那千斤重的金箍棒,八百斤重的钯杖,都能举得起来,运用自如。和最初他们自己练习的武艺相比,简直有天壤之别!有诗为证:

缘因善庆遇神师,习武何期动怪狮。

扫荡群邪安社稷,皈依一体定边夷。

九灵数合元阳理,四面精通道果之。

授受心明遗万古,玉华永乐太平时。

王子又大开筵宴,感谢师父的教导,还拿出一大盘金银,以表心意。行者笑着说:“快拿进去!快拿进去!我们出家人,要这些有什么用?” 八戒在一旁说:“金银我们实在不敢接受。只是我的这件衣服被那些狮子精扯破了,能不能给我们换件衣服,这就是对我们最大的关爱了。” 那王子随即命令裁缝,依照原来的颜色样式,取来青锦、红锦、茶褐锦各几匹,为三位各做了一件。三人欣然接受,各自穿上锦布直裰,收拾好行装准备启程。只见城里城外,大大小小的人,没有一个不称赞他们是罗汉临凡,活佛下界。鼓乐喧天,旌旗飘扬,盈街塞道。家家户户在门外焚烧香火,处处门前献上彩灯。众人一直把他们送到很远的地方才回去。他们师徒四人这才离开城西去。这一去,摆脱了诸多烦恼,一心向佛,追求正果。正所谓:无虑无忧来佛界,诚心诚意上雷音。毕竟不知道到灵山还有多少路程,何时才能功德圆满,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