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古典白话合集 > 第五十回 情乱性从因爱欲 神昏心动遇魔头

第五十回 情乱性从因爱欲 神昏心动遇魔头(2 / 2)

话说那座看起来气派的楼房,其实是妖精施展法术变出来的,它整天在这里设陷阱抓人。此时,妖精正在洞里坐着,忽然听到外面传来怨恨的呼喊声,赶忙出门查看,果然看到有几个人被捆住了。这妖魔马上召唤小妖,一起到了出事的地方,收回了楼台房屋的幻影,一把抓住唐僧,牵过白马,挑起行李,把八戒和沙僧也一并抓到了洞里。老妖魔登上高台,高高地坐在上面,众小妖把唐僧推到台边,唐僧只好跪在地上。妖魔问道:“你是从哪里来的和尚?胆子怎么这么大,竟敢在大白天偷我的衣服?” 三藏眼中含泪,向妖魔求情道:“贫僧是东土大唐奉旨前往西天取经的。因为肚子饿了,让大徒弟去化斋还没回来,没听他的话,误打误撞来到这里避风。没想到我这两个徒弟爱贪小便宜,看到这几件衣物。贫僧绝对没有坏心,本来是要让他们送回原处的。可他们不听我的话,非要穿上暖和暖和,没想到中了大王的圈套,把贫僧也连累拿来了。希望大王慈悲为怀,饶我一命,让我去求取真经,我一定会永远铭记大王的恩情,回到东土后千古传颂大王的善举!” 那妖魔听了,冷笑着说:“我在这里常常听人说,有人吃了唐僧一块肉,白发能变黑,掉了的牙齿能重新长出来。今天你不请自来,还指望我饶你?你那大徒弟叫什么名字?去什么地方化斋了?” 八戒听到这话,立刻开口大声宣扬道:“我师兄可是五百年前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孙悟空!”

那妖魔一听说是齐天大圣孙悟空,心里顿时有些害怕,嘴上没说什么,可心里却在想:“早就听说那家伙神通广大,没想到今天不期而遇。” 于是下令:“小的们,把唐僧捆起来;把那两个家伙身上的宝贝解下来,换两条绳子,也捆了。先抬到后面去,等我抓住他的大徒弟,一起洗刷干净,正好凑齐一锅蒸着吃。” 众小妖答应一声,把三人都捆了起来,抬到后面。把白马拴在马槽边,行李挑进屋里。众妖纷纷磨起兵器,准备捉拿行者,暂且按下不表。

再说孙行者从南庄人家化到一钵盂斋饭,驾着云按原路返回。他径直来到山坡平地上,按下云头,却发现唐僧等人早已不见踪影,不知道去了哪里。他用金箍棒画的圈子还在,可人和马都没了。再看那原本有楼台的地方,也已经消失不见,只剩下山脚下的怪石。行者心里一惊,暗忖道:“不用问了!他们肯定是遭了妖怪的毒手!” 他急忙顺着马蹄印,朝西边追去。

走了五六里路,正在满心悲伤的时候,忽然听到北坡外有人说话。他定睛一看,原来是一个老翁,身上披着毡衣,头上戴着暖帽,脚下穿着一双半新半旧的油靴,手里拿着一根龙头拐棒,后面跟着一个年幼的僮仆,正折了一枝腊梅花,从坡前一边念着歌一边走过来。行者放下钵盂,迎面走上前去,行了个问讯礼,说道:“老公公,贫僧向您问好了。” 那老翁连忙回礼道:“长老从哪里来的?” 行者说:“我们从东土来,要去西天拜佛求经。一行师徒四人。因为我师父饿了,我特地去化斋,让他们三个坐在那山坡平地上等着。可等我回来就不见了他们,不知道他们走了哪条路。请问公公,您可曾看见他们?” 老者听了,呵呵冷笑道:“你那三个同伴,是不是有一个长着长嘴大耳朵的?” 行者忙说:“有!有!有!” 老者又问:“还有一个脸色阴沉,牵着一匹白马,带着一个白白胖胖的和尚?” 行者回答:“是!是!是!” 老翁说:“他们走错路了。你别找他们了,各自逃命去吧。” 行者说:“那白脸的是我师父,那模样奇怪的是我师弟。我们一起发下虔诚之心,要去西天取经,怎么能不找他们呢!” 老翁说:“我刚才从这里路过,看见他们走错了路,闯进妖魔的嘴里去了。” 行者赶紧说道:“麻烦公公您指教一下,那是什么妖魔,住在哪里,我好上门去要回他们,继续往西天赶路。” 老翁说:“这座山叫金山。山前有个金洞。洞里有个独角兕大王。那大王神通广大,十分厉害。你那三个同伴这回肯定没命了。你要是去寻找,只怕连你也自身难保,还不如不去为好。我也不敢阻拦你,也不敢留你,全凭你自己考虑。”

行者再次行礼称谢道:“多谢公公指教。我怎么可能不去寻找呢!” 他把这斋饭送给老翁,把空钵盂自己收拾好。那老翁放下拐棒,接过钵盂,递给僮仆,突然现出本相,两人双双跪下,叩头说道:“大圣,小神不敢隐瞒。我们两个是这座山的山神和土地,特意在这里等候迎接大圣。这斋饭和钵盂,小神收下,好让大圣您身轻,方便施展法力。等您救了唐僧出难,再把这斋饭还给唐僧,这样才能显出大圣您的至恭至孝。” 行者生气地喝道:“你们这两个小鬼找打!既然知道我要来,为什么不早点迎接?还这样藏头露尾的,到底是什么意思?” 土地赶忙解释道:“大圣您性子急,小神不敢莽撞,怕冒犯了您的威严,所以才隐去身形告知您。” 行者这才消了点气,说:“这次先记着打!好好给我收着钵盂!等我去捉拿那妖精!” 土地和山神赶忙遵命。

这大圣整理了一下虎筋绦,拉起虎皮裙,拿着金箍棒,径直朝山前奔去,寻找妖精的洞府。转过山崖,只见那里怪石嶙峋,翠崖边有两扇石门,门外有许多小妖,正在那里舞枪弄剑。只见此处:

烟云凝聚,瑞气缭绕,苔藓堆积,一片青绿。险峻的怪石罗列,崎岖的小路蜿蜒。猿猴啼叫,鸟儿欢鸣,风景秀丽,仿佛仙境一般。向阳的几棵梅树刚刚绽放花朵,在暖风中摇曳的千竿翠竹透着青色。陡峭的山崖下,幽深的山涧中,山崖下白雪堆积如粉,山涧里溪水结冰。两边的松柏历经千年依然翠绿,几簇山茶花红得鲜艳夺目。

大圣看了一会儿,大步走到门前,厉声高喊道:“你们这些小妖,快进去告诉你们洞主:我本是唐朝圣僧的徒弟齐天大圣孙悟空。让他赶紧把我师父送出来,免得你们丢了性命!”

那伙小妖急忙跑进洞里报告:“大王,前面有个毛脸尖嘴的和尚,说是齐天大圣孙悟空,来要他师父呢。” 那魔王听了,满心欢喜地说:“我正盼着他来呢!我自从离开本宫,来到尘世,还没好好试过武艺。今天他来,正好是个对手。” 随即下令:“小的们,把兵器拿出来。” 洞里的大小群魔,一个个精神振奋,赶忙抬出一根丈二长的点钢枪,递给老怪。老怪传令道:“小的们,都给我整齐点。往前冲的有赏,往后退的杀无赦!” 众妖领命,跟着老怪,气势汹汹地冲出门来,喊道:“哪个是孙悟空?” 行者闪身躲在一旁,看到那魔王长得十分凶恶丑陋:

头上的独角参差不齐,双眼闪烁着亮光。头顶的粗皮突兀,耳根的黑肉发亮。舌头长,时常搅动着鼻子,嘴巴宽阔,板牙发黄。毛皮像靛青一样青黑,筋肉像钢铁一样坚硬。它既不像犀牛能在水中照影,也不像牯牛能耕地开荒。它没有望月犁云的本领,却有惊天动地的强大力量。两只焦黑的筋肉如蓝靛般的手,威风凛凛地握着点钢枪。仔细看这副凶恶的模样,不愧被称为兕大王!

孙大圣走上前说道:“你孙外公在这儿呢!赶紧把我师父还回来,咱们还能相安无事!要是敢说半个‘不’字,我让你死无葬身之地!” 那魔大声喝道:“你这个大胆的泼猴精!你有什么本事,敢说这么大话!” 行者说:“你这妖怪,根本没见识过你孙外公我的手段!” 那妖魔说:“你师父偷了我的衣服,确实是被我抓住了,现在我正打算把他蒸着吃。你算什么好汉,竟敢上门来讨要!” 行者说:“我师父是忠良正直的僧人,怎么会偷你这妖怪的东西?” 妖魔说:“我在山路边变出一座仙庄。你师父偷偷溜进去,心生贪念,把我的三件纳锦绵装背心偷穿在身上,这就是赃物,所以我才抓了他。你要是真有本事,就跟我比试比试。要是三合之内能战胜我,我就饶了你师父的命;要是敌不过我,就把你们都送去地府!”

行者笑着说:“妖怪!少废话!要比试,正合我意。放马过来,吃我一棒!” 那怪物根本不怕比试,挺着钢枪迎面刺来。这一场战斗真是激烈!你看:

金箍棒高高举起,长杆枪奋力相迎。金箍棒举起时,亮闪闪的像闪电中舞动的金蛇;长杆枪迎击时,明晃晃的如龙从黑海中跃出。门前的小妖们擂响战鼓,排开阵势助威;这边大圣施展本领,纵横驰骋尽显本事。那魔王一杆枪使得精神抖擞;大圣的金箍棒也舞得武艺高强。真是英雄遇到英雄汉,果然是对手碰上对手人。那魔王口中喷出紫气,弥漫成烟雾;大圣眼中放出光华,结成锦绣般的云彩。只因为大唐圣僧有难,两家互不相让,苦苦争斗。

他们两个大战了三十回合,不分胜负。那魔王见孙悟空棍法整齐,一招一式都毫无破绽,不禁连声喝彩:“好猴儿!好猴儿!果然是大闹天宫的本事!” 大圣也欣赏他枪法不乱,左右抵挡,很有招数,也称赞道:“好妖精!好妖精!果然是个偷丹的魔头!” 两人又继续斗了一二十回合。

那魔王把枪尖往地上一点,喝令小妖们一起上。那些小妖们一个个拿刀弄杖,执剑抡枪,把孙大圣围在中间。行者毫不畏惧,只是大喊:“来得好!来得好!正合我意!” 他挥舞着金箍棒,前迎后架,东挡西除。那群妖精根本不肯后退。行者忍不住心中焦躁,把金箍棒抛向空中,大喝一声:“变!” 金箍棒瞬间变成千百条铁棒,像飞蛇走蟒一样,在天空中纷纷落下。那群妖精见了,一个个吓得魂飞魄散,抱头缩颈,全都往洞里逃命。老魔王冷笑着说:“你这猴子别太张狂!看我的手段!” 他急忙从袖中取出一个亮闪闪、白森森的圈子,朝空中一抛,大喊一声:“着!” 只听 “唿喇” 一下,把金箍棒收了回去,变回一条,套在圈子里。这下孙大圣赤手空拳,只能翻着筋斗逃了性命。那妖魔得胜回到洞里,行者却没了主意。这真是: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心性迷乱昏了头认错了方向。

可惜法身没有安稳之处,当时一念之差导致行动出错。

不知道这一场争斗最后会是什么结果,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