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诗这样写道:
雁翎铠甲人稀见,寝室高悬未易图。
寅夜便施掏摸手,潜行不畏虎狼徒。
河倾斗落三更后,烛灭灯残半夜初。
神物窃来如拾芥,前身只恐是钱驴。
话说当时汤隆对着众头领说道:“小可我祖祖辈辈以打造军器为生,先父凭借这门手艺,得到老种经略相公的赏识,得以担任延安知寨。先朝的时候,曾用这连环甲马取得胜利,如今要破这连环甲马阵,必须用钩镰枪才行。汤隆我家祖传有钩镰枪的画样,若要打造,现在就能着手。我虽然会打造,却不会使用。要是找会使钩镰枪的人,那就非我那位姑舅哥哥莫属。他在东京,担任金枪班教师。这钩镰枪法,只有他一个教头会,他家世代相传,从不外传。无论是在马上,还是步行,使用起来都有独特的法则,端的是神出鬼没。” 话还没说完,林冲问道:“莫不是现任金枪班教师徐宁?” 汤隆回答道:“正是此人。” 林冲说:“你要不提起,我都忘了。这徐宁的金枪法、钩镰枪法,那可真是天下独一无二。我在京师的时候,经常和他相会,一起较量武艺,彼此敬重,相处得十分融洽。只是怎样才能把他请到山上来呢?” 汤隆说:“徐宁的先祖留下一件宝贝,世间独一无二,是他们家的镇家之宝。我当年曾跟随先父去东京探望姑姑时,多次见过,是一副用雁翎砌成的圈金甲。这副甲穿在身上,又轻便又稳当,刀剑箭矢都难以穿透,人们都称它为赛唐猊。有很多贵公子想见识见识,可他轻易不肯给人看。这副甲对他来说,就如同性命一般重要,平时用一个皮匣子装着,一直挂在卧房中梁上。要是能先把他这副甲弄到手,不怕他不来这里。” 吴用说:“要是这样的话,那也没什么难的。咱们这里有高手弟兄,这次就派鼓上蚤时迁走一趟。” 时迁立刻应道:“只怕那里没有这东西,要是真有,不管怎样我都要把它取来。” 汤隆说:“你要是能把甲盗来,我就负责把他骗上山。” 宋江问道:“你打算怎么把他骗上山?” 汤隆在宋江耳边低声说了几句,宋江听了,笑着说:“这计策妙极了!”
吴学究接着说:“还得再派三个人,一同前往东京:一个去京城收买烟火药料以及炮内用的药材,两个去接凌统领的家小。” 彭玘听了,起身向宋江禀报说:“要是能有一个人到颍州把我的家眷接到山上来,那真是感激不尽。” 宋江说:“团练放心,你们二位写好书信,我自会派人去办。” 于是,宋江叫来杨林,让他带上金银和书信,带领随从前往颍州接彭玘将军的家小;让薛永扮作耍枪棒卖药的,前往东京接凌统领的家小;让李云扮作客商,一同前往东京收买烟火药料等物品。乐和跟随汤隆同行,还能帮着薛永往来照应。安排妥当后,先送时迁下山出发了。接着,又让汤隆打造一把钩镰枪作为样品,让雷横负责监督。原来雷横的祖上也是打铁出身。
再说汤隆打造好钩镰枪的样品,让山寨里打造军器的工匠照着样子打造,有雷横监督,此事暂且不提。
大寨摆下送行的筵席,杨林、薛永、李云、乐和、汤隆告别众人下山去了。第二天,又送戴宗下山,让他往来探听消息。这其中的事情,一时难以尽述。
这里且说时迁离开梁山泊,在身上藏好暗器和各种行窃工具,一路上辗转来到东京,找了一家客店住下。第二天,他走进城里,打听金枪班教师徐宁的家在哪里。有人指点他说:“进了班门,靠东边第五家,那扇黑角子门就是。” 时迁走进班门,先观察了前门的情况;随后又绕到后面,查看后门,只见是一堵高墙,从墙外能望见里面有两间小巧的楼屋,旁边还有一根支撑的戗柱。时迁看了一会儿,又到街坊上打听:“徐教师在家吗?” 有人回答说:“他可能在宫里当值,还没回来。” 时迁又问:“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 那人说:“要到晚上才回来,五更天就得进宫随班当值。” 时迁道了声 “打扰了”,便回到客店,拿上行窃工具,藏在身上,嘱咐店小二说:“我今晚可能不回来了,你照看好我的房间。” 店小二说:“您放心去办事,保管不会出差错。”
再说时迁进了城,买了些晚饭吃了,便来到金枪班徐宁家附近查看,却没找到一个合适的藏身之处。眼看天色渐渐黑了下来,时迁悄悄溜进班门。这天夜里,正值寒冬,没有月光。时迁看到土地庙后面有一棵大柏树,便用双腿夹住树干,一节一节地往上爬,爬到树顶,像骑马一样坐在树枝上。他静静地张望,只见徐宁回来了,走进家里。又看到班里有两个人提着灯笼出来关门,用一把锁锁好后,各自回家去了。这时,早听到谯楼上的禁鼓敲响,已经是初更时分。只见:
角韵才闻三弄,钟声早转初更。云寒星斗无光,露散霜花渐白。六街三市,但闻喝号提铃;万户千家,各自关门闭户。对青灯学子攻经史,秉画烛佳人上绣床。
这时迁见班里静悄悄的,便从树上溜了下来,来到徐宁家后门边,从墙上翻了过去,没费一点力气。他往里面一看,是个小小的院子。时迁趴在厨房外面张望,看到厨房灯还亮着,两个丫鬟还在收拾东西。时迁顺着戗柱爬到博风板旁边,伏在那里。他往楼上望去,只见金枪手徐宁和娘子正对着炉火坐着,怀里抱着一个六七岁的孩子。时迁再看卧房里,见梁上果然挂着一个大皮匣子。卧房门口挂着一副弓箭、一口腰刀,衣架上挂着各种衣服。徐宁喊道:“梅香,你来帮我把衣服叠好。” ,又叠了一件官绿衬里袄子,还有同一包手帕。另外用一个小黄帕包着一条双獭尾荔枝金带,也放在包袱里,把包袱放在烘笼上。时迁都看在眼里。
大约到了二更以后,徐宁收拾好准备上床睡觉。娘子问道:“明天还去当值吗?” 徐宁说:“明天天子要驾幸龙符宫,我得早起五更去伺候。” 娘子听了,便吩咐丫鬟说:“官人明天五更要出去随班,你们四更起来烧热水,准备点心。” 时迁心里琢磨:“看来梁上那个皮匣子,就是装着宝甲的。我要是趁半夜下手倒好,可要是闹起来,明天出不了城,那可就误了大事!还是等到五更再下手不迟。” 他听到徐宁夫妻两人上床睡了,两个丫鬟在房门外打地铺,房里桌上点着一盏灯。不一会儿,这五个人都睡着了。两个丫鬟伺候了一整天,十分困倦,也都沉沉睡去。时迁悄悄溜下来,从身上拿出一个芦管儿,对着窗棂眼轻轻一吹,就把那盏灯吹灭了。
等到四更左右,徐宁醒了,便叫丫鬟起来烧热水。两个丫鬟从睡梦中醒来,看到房里没了灯,叫道:“哎呀,今晚灯怎么灭了!” 徐宁说:“你们还不去后面拿灯,要等到什么时候。” 其中一个丫鬟下楼,胡梯发出响声,时迁听到后,顺着柱子一溜,来到后门边,躲在黑影里。听到丫鬟打开后门出来,又去开墙门,时迁便悄悄潜入厨房,贴身在厨桌火。另一个丫鬟也起来生炭火,上楼去了。过了一会儿,水烧开了,丫鬟捧着面汤上楼,徐宁洗漱完毕,叫丫鬟烫些热酒上来。丫鬟把肉食和炊饼端上去,徐宁吃完后,让把饭给外面当值的人吃。时迁听到徐宁下楼,叫伴当吃了饭,背着包袱,拖着金枪出门。两个丫鬟点着灯送徐宁出去,时迁便从厨桌下出来,上楼去,从槅子边一直溜到梁上,伏下身子。两个丫鬟又关上门户,吹灭灯火,上楼来,脱了衣服,倒头就睡。
时迁听那两个丫鬟睡着了,在梁上用芦管儿对着灯一吹,灯又灭了。时迁便从梁上轻轻解开皮匣子,正准备下来,徐宁的娘子醒了,听到响声,对丫鬟说:“梁上什么响?” 时迁学老鼠叫,丫鬟说:“娘子没听到是老鼠叫吗?它们打架,才这么响。” 时迁就学着老鼠厮打的声音,溜了下来,悄悄地打开楼门,慢慢地背着皮匣子,走下胡梯,从里面一直走到外门。来到班门口,已经有随班的人出门了,四更时门就开了锁。时迁得到皮匣子,混在人群中,趁着热闹出去了。有诗为证:
狗盗鸡鸣出在齐,时迁妙术更多奇。
雁翎金甲逡巡得,钩引徐宁大解危。
且说时迁奔出城外,来到客店门前,此时天色还没亮。他敲开店门,到房里取出行李,捆扎成一担挑着,算清房钱,离开客店,向东走去。走了四十多里路,才到一家食店,生火做饭吃,这时,只见一个人匆匆走进来。时迁一看,不是别人,正是神行太保戴宗。戴宗见时迁已经得手,两人便悄悄说了几句话,戴宗说:“我先把甲送回山寨,你和汤隆慢慢过来。” 时迁打开皮匣子,取出那副雁翎锁子甲,用包袱包好。戴宗把它拴在身上,出了店门,施展神行法,直奔梁山泊而去。
时迁把空皮匣子大大方方地拴在担子上,吃完饭后,付了打火钱,挑起担子,出了店门就走。走到二十里路的时候,碰到了汤隆,两人便走进一家酒店里商量起来。汤隆说:“你就按照我说的,沿着这条路走。但凡路过酒店、饭店、客店,要是看到门上有白粉圈儿,你就在那家店里买酒买肉吃,在客店里就住下,特意把这个皮匣子放在显眼的地方。在离这里一段路的地方等我。” 时迁依计而去。汤隆则不紧不慢地喝了一会儿酒,然后朝着东京城里走去。
且说徐宁家里,天亮后两个丫鬟起床,发现楼门开着,东西都在。两个丫鬟上楼对娘子说:“不知道怎么回事,门户都开着,可东西倒是没丢。” 娘子说:“五更的时候,我听到梁上有响动,你说是老鼠打架。你去看看那个皮匣子有没有事?” 两个丫鬟一看,叫苦不迭:“皮匣子不见了!” 娘子听了,急忙起身说:“赶紧找人去龙符宫给官人报信,让他早点回来寻找!” 丫鬟赶忙找人去龙符宫给徐宁报信,接连找了三拨人,都回来说:“金枪班跟着皇上到内苑去了,外面都是亲军护御把守,谁能进去?只能等他自己回来。” 徐宁的妻子和两个丫鬟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走投无路,茶不思饭不想,乱成一团。
徐宁直到黄昏时分,才脱下衣袍朝服,让当差的背着,拿着金枪,径直回家。走到班门口,邻居告诉他:“娘子在家里遭贼了,一直在等你回来。” 徐宁吃了一惊,急忙跑回家。两个丫鬟迎上来说:“官人五更出门后,贼人偷偷溜了进来,单单把梁上那个皮匣子偷走了!” 徐宁听后,只觉得心里一阵苦涩,这苦意从丹田一直涌上嘴角。娘子说:“这贼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溜进屋里的?” 徐宁说:“别的都不重要,这副雁翎甲可是祖宗传了四代的宝贝,从来没丢过。花儿王太尉曾出三万贯钱买,我都没舍得卖,就怕日后在军前阵后用得着。一直小心翼翼地拴在梁上。很多人想看,我都推脱说没了。现在这事张扬出去,白白惹人耻笑。如今丢了,可怎么办?” 徐宁一夜都没睡着,心里琢磨:“不知道是什么人偷了去?肯定是知道我有这副甲的人。” 娘子心想:“说不定是昨晚灯灭的时候,贼就躲在家里了。肯定是有人喜欢你这副甲,出钱买你不卖,所以派了个厉害的贼来偷走。你可以找人慢慢查访,再做商议,先别打草惊蛇。” 徐宁听了,到天亮起来,在家里愁闷不已。怎么形容徐宁的愁闷呢?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