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古典白话合集 > 第四十二回 还道村受三卷天书 宋公明遇九天玄女

第四十二回 还道村受三卷天书 宋公明遇九天玄女(1 / 2)

有诗写道:

为人当以孝为先,定省须教效圣贤。

一念不差方合义,寸心无愧可通天。

路通还道非侥幸,神授天书岂偶然。

遇宿逢高先降谶,宋江元是大罗仙。

话说当时宋江在筵席上对众好汉说道:“小可宋江,承蒙各位救护,得以平安上山。来到这里后,连日饮宴,心中十分畅快。只是不知老父在家中境况如何。如今江州已向京师奏报,想必会行文到济州,责令郓城县追捕我的家属,缉拿正犯。我担心老父受到惊吓,性命安危难以保障。宋江常念:‘父母生我养我,历尽艰辛。想要报答这份深恩,却觉苍天高远,难以企及。’只因老父生育之恩重如泰山,我想暂时离开山寨,回到故乡,接老父上山,早晚侍奉,以尽孝道,也了却心中挂念。不知众兄弟能否应允?” 晁盖说道:“贤弟,此事关乎人伦大义,赡养父母、料理后事,本就是为人子女应尽的责任。怎能让我们在这里享乐,却让家中老父受苦!我怎能不答应贤弟。只是众兄弟连日奔波辛苦,山寨人马尚未安顿妥当。再等两日,挑选些山寨人马,一同去把老父接来。” 宋江道:“仁兄,再等几日倒也无妨。只是我担心江州公文传到济州,追捕家属,这可就不妙了。所以此事刻不容缓,也不必带太多人去,我偷偷独自回去,和兄弟宋清接了老父,连夜上山。这样能让乡里人神不知鬼不觉。若是带太多人同行,必然会惊动乡里,反而带来不便。” 晁盖道:“贤弟,路途遥远,万一有个闪失,无人能救你。” 宋江道:“若为了父亲,即便身死也毫无怨言。” 当日众人苦苦挽留,宋江却执意要走。他戴上毡笠,拿起短棒,腰间别上利刃,便下山而去。众头领一直送到金沙滩,才各自返回。

且说宋江渡过河,在朱贵酒店上岸,沿着大路朝郓城县赶去。一路上免不了饿了吃饭、渴了喝水,夜晚住宿、清晨赶路。一天,他赶往宋家村,天色已晚,未能赶到,便投宿在客店。第二天,早早起身赶路,到宋家村时还很早。宋江先在树林里潜伏起来,等到天黑,才来到庄上敲后门。庄里的人听到敲门声,只见宋清出来开门。宋清一见哥哥,大吃一惊,急忙说道:“哥哥,你怎么回家了?” 宋江道:“我特地回来接父亲和你。” 宋清道:“哥哥,你在江州做的事,如今这里都传开了。本县派了赵能、赵得这两个都头,每天来查问,我们被看得死死的,动弹不得。只等江州文书一到,就要把我们父子二人抓进牢里监禁,等候捉拿你。白天黑夜,都有一二百个土兵巡逻。你不宜久留,快去梁山泊请众头领来,救父亲和我。” 宋江听了,惊出一身冷汗,不敢进门,转身便朝着梁山泊的方向奔去。

当夜月色朦胧,道路看不太清楚。宋江只顾挑偏僻安静的小路走,大概走了一个更次,只听到背后有人呼喊。宋江回头一听,只隔着一二里路,看见一簇火把照亮,只听到有人喊道:“宋江别跑!趁早投降!” 宋江一边跑,一边心里寻思:“不听晁盖的话,果然招来今日之祸。皇天可怜,救救宋江吧!” 远远望见一个地方,便朝着那里跑去。过了一会儿,风把薄云吹散,露出那轮明月,宋江这才看清楚,不禁叫苦不迭。原来这个地方叫还道村。只见四周都是高山峻岭,山下环绕着一条涧水,中间只有一条路。进入这个村子,来来去去就只有这条路,再没有第二条路可走。宋江认出了这个村口,想要转身,却发现背后追赶的人已经把住了路口,火把照耀如同白昼。宋江只得逃进村子里,寻找藏身之处。绕过一座林子,很快看见一座古庙。但见:

墙垣颓损,殿宇倾斜。两廊画壁长青苔,满地花砖生碧草。门前小鬼,折臂膊不显狰狞;殿上判官,无幞头不成礼数。供床上蜘蛛结网,香炉内蝼蚁营窠。狐狸常睡纸炉中,蝙蝠不离神帐里。料想经年无客过,也知尽日有云来。

宋江只得推开庙门,借着月光,走进庙里寻找躲避之处。他在前殿后殿查看了一番,却找不到能藏身的地方,心里越发慌张。只听到外面有人说:“他多半是躲在这庙里了。” 宋江听出是赵能的声音,急切间找不到藏身之所。这时,他看到殿上有一座神厨,便揭起帐幔,探身钻了进去,把短棒放好,蜷缩成一团伏在里面,大气都不敢出。只听到外面的人拿着火把,朝庙里照了进来。宋江在神厨里偷偷看去,只见赵能、赵得带着四五十人,拿着火把,四处查看,眼看着就要照到殿上来。宋江暗自祈祷:“我这次怕是死路一条了,希望神灵能庇佑我!神明保佑啊!” 那些人一个个从神厨前走过,却没有人往神厨里看。宋江心想:“这难道是天幸?” 只见赵得拿着火把朝神厨里照了一照。宋江心想:“我这次真的要被抓住了!” 赵得一只手用朴刀杆挑起神帐,上下用火把一照,突然火烟升腾起来,一片屋尘落了下来,正好掉进赵得眼里,他眼睛一眯,便把火把丢在地上,一脚踩灭,走出殿门,对土兵们说:“这家伙不在庙里,又没有别的路可走,能跑到哪里去呢?” 土兵们回答道:“多半是逃进村子里的树林里了。这地方叫还道村,只有这条路进出,里面虽然有高山林木,却没有路可以上去,他也跑不掉。都头只要守住村口,就算他会插翅飞上天,也逃不脱。等天亮了,再到村里仔细搜捕。” 赵能、赵得道:“也对。” 便带着土兵下殿去了。宋江暗自庆幸:“这真是神明保佑啊!如果能保住性命,日后必定重修庙宇,再建祠堂。希望神灵继续保佑我!”

话还没说完,只听到庙门前有几个土兵喊道:“都头,在这里了。” 赵能、赵得和众人一窝蜂地冲了进来。宋江心想:“怎么又这么晦气!这次肯定要被抓住了!” 赵能到庙前问道:“在哪里?” 土兵说:“都头你看,庙门上有两个带尘土的手印,肯定是刚才有人推开庙门,躲在里面了。” 赵能道:“说得对,再仔细搜一搜。” 这伙人又进庙里搜寻。宋江心想:“我的命运怎么这么坎坷,这次肯定完了!” 那伙人在殿前殿后搜了个遍,只是没有翻起砖头查看。众人又搜了一会儿,火把眼看着又要照到殿上来。赵能道:“他多半是躲在神厨里。刚才兄弟没看仔细,我自己去照照看。” 一个土兵拿着火把,赵能一手揭起帐幔,五七个人伸头往里看。不看则已,一看之下,只见神厨里卷起一阵恶风,把火把都吹灭了,黑暗笼罩了庙宇,对面都看不见人。赵能道:“真是奇怪,平白无故卷起这阵恶风!想必是神明在里面,怪罪我们一直在这里照,所以才起这阵恶风显灵。我们先走吧。守住村口,等天亮了再来寻找。” 赵得道:“只是神厨里还没看仔细,再用枪戳一戳。” 赵能道:“也行。” 两人刚要向前,只听到殿后又卷起一阵怪风,飞砂走石滚滚而来,摇得殿宇都晃动起来,一片黑云笼罩下来,冷气袭人,让人毛发直立。赵能知道情况不妙,对赵得说:“兄弟,快走,神明不高兴了!” 众人一哄而散,都奔下殿来,朝庙门外跑去。有几个摔倒的,也有扭伤腿的,爬起来拼命逃命。跑出庙门,只听到庙里有人喊道:“饶了我们吧!” 赵能又进庙去看,只见两三个土兵跌倒在龙墀里,衣服被树根钩住,怎么也挣脱不开,手里丢了朴刀,扯着衣服求饶。宋江在神厨里听了,忍不住笑了。赵能把土兵的衣服解开,领出庙门。前面的几个土兵说:“我说这神道最灵验了,你们在里面纠缠,惹得小鬼发作!我们只要守住村口等他,他肯定飞不走。” 赵能、赵得道:“说得对。只要在村口四下守好就行。” 众人便都朝村口走去。

只说宋江在神厨里,暗自庆幸道:“虽然没被他们抓住,可怎么才能走出村口呢?” 正在厨内苦思冥想,无计可施之时,只听到后面廊下有人出来。宋江心想:“这下又糟糕了!幸亏没钻出去。” 只见两个青衣童子,径直来到厨边,开口说道:“小童奉娘娘法旨,请星主前去说话。” 宋江哪里敢出声答应。外面的童子又说:“娘娘有请,星主请移步。” 宋江还是不敢答应。外面的童子又说:“宋星主休要迟疑,娘娘已经等候多时!” 宋江听到这莺声燕语,不是男子的声音,便从椅子底下钻了出来,一看,原来是两个青衣女童,站在床边。宋江吃了一惊,还以为是两个泥神。只听到外面又说:“宋星主,娘娘有请。” 宋江分开帐幔,钻了出来,只见是两个梳着青衣螺髻的女童,齐齐躬身,各自行了个稽首礼。宋江看这两个女童,只见:

朱颜绿发,皓齿明眸。飘飘不染尘埃,耿耿天仙风韵。螺蛳髻山峰堆拥,凤头鞋莲瓣轻盈。领抹深青,一色织成银缕;带飞真紫,双环结就金霞。依稀阆苑董双成,仿佛蓬莱花鸟使。

当下宋江问道:“二位仙童,从何处而来?” 青衣女童道:“奉娘娘法旨,特请星主前往宫中。” 宋江道:“仙童怕是弄错了!我叫宋江,不是什么星主。” 青衣女童道:“不会错的。请星主即刻动身,娘娘已经等候很久了!” 宋江道:“什么娘娘?我从未拜见过,怎么敢去?” 青衣女童道:“星主到了那里自然知晓,不必多问。” 宋江道:“娘娘在哪里?” 青衣女童道:“就在后面宫中。”

青衣女童在前引路,宋江随后跟着下了殿。转过殿后侧面一座子墙角门,青衣女童道:“宋星主,从这里进去。” 宋江跟着走进角门一看,只见星月满天,香风拂面,四下里都是茂密的树林和修长的竹子。宋江心想:“原来这庙后还有这样一个好去处。早知道,就来这里躲避了,也不用受那么多惊吓!” 宋江一边走,一边看到两边松树夹道,中间是一条平坦的龟背大街。宋江暗自思忖:“没想到古庙后面竟有这般好路径。” 跟着青衣女童走了不到一里路,听到潺潺的涧水声响。往前看,是一座青石桥,两边都是朱红色的栏杆。岸上栽种着奇花异草、苍松茂竹、翠柳夭桃;桥下的水翻银滚雪般,从石洞里流去。过了桥基,只见两行奇树,中间是一座大朱红棂星门。宋江走进棂星门,抬头看见一所宫殿。但见:

金钉朱户,碧瓦雕檐。飞龙盘柱戏明珠,双凤帏屏鸣晓日。红泥墙壁,纷纷御柳间宫花;翠霭楼台,淡淡祥光笼瑞影。窗横龟背,香风冉冉透黄纱;帘卷虾须,皓月团团悬紫绮。若非天上神仙府,定是人间帝主家。

宋江见状,心中暗自思忖:“我在郓城县生活多年,从未听闻有这么个地方。” 心中满是惊恐,双脚都不敢挪动。青衣女童催促道:“请星主赶紧前行。” 一路引领着宋江走进门内,只见里面有个龙墀,两廊下都是朱红色的亭柱,上面都挂着绣帘,正中间是一所大殿,殿上灯火辉煌。青衣女童从龙墀内一步步将宋江引到月台上,这时,宋江听到殿上阶前又有几个青衣女童说道:“娘娘有请星主进殿。”

宋江走进大殿,只觉肌肤不由自主地战栗起来,毛发都竖了起来。脚下是龙凤图案的砖阶。青衣女童走进帘内禀报道:“宋星主已到阶前。” 宋江走到帘前的御阶之下,恭恭敬敬地躬身,接连拜了两拜,俯伏在地上,口中说道:“微臣乃低贱的平民,不识圣上尊容。恳请陛下大发慈悲,怜悯微臣!” 御帘内传出旨意:“请星主就座。” 宋江哪里敢抬头,随后有四个青衣女童扶着他在锦墩上坐下,宋江只得勉强坐定。殿上有人高声喊道 “卷帘”,几个青衣女童迅速将朱帘卷起,搭在金钩之上。娘娘问道:“星主近来可好?” 宋江赶忙起身,再次下拜说道:“微臣只是一介庶民,不敢直视圣容。” 娘娘说道:“星主既然来到这里,不必多礼。” 宋江这才敢抬起头,睁眼望去,只见殿上金碧辉煌,龙灯凤烛交相辉映,两边都是青衣女童,有的拿着笏板、捧着圭璋,有的举着旌旗、摇着扇子,侍奉在旁;正中间的七宝九龙床上,坐着那位娘娘。宋江定睛一看,只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