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古典白话合集 > 第三十五回 石将军村店寄书 小李广梁山射雁

第三十五回 石将军村店寄书 小李广梁山射雁(2 / 2)

暂且不说对影山的人马陆续启程,单说宋江和燕顺各自骑了马,带着随行的十几个人,先行朝着梁山泊进发。在路上走了两天,这天到了晌午时分,正走着,只见官道旁边有一家大酒店。宋江看了说:“孩儿们都走得又困又乏了,都叫大家买点酒喝了再赶路。” 当时,宋江和燕顺下了马,走进酒店,让孩儿们松开马肚带,都到酒店里坐下。宋江和燕顺先进店里查看,只见店里有三副大座头,小座头没几副。其中一副大座头上,已经有一个人占了位置。宋江看那人,是怎样的打扮呢?但见:

头上裹着一顶猪嘴头巾,脑后戴着两个太原府产的金不换纽丝铜环。上身穿着一件黑绸衫,腰间系着一条白色搭膊,头放着一个衣包。

那人生得八尺来高,脸色淡黄,颧骨突出,一双明亮的眼睛,嘴上没有胡须。宋江便把酒保叫过来,说道:“我的随从人多,我和这位兄弟想借你店里里面的位置坐一坐。你让那位客人把那副大座头让给我的随从们,让他们能坐下来吃点酒。” 酒保答应道:“小人明白。” 宋江和燕顺到里面坐了下来,先让酒保打酒来:“先用大碗给我的随从们每人打三碗,有肉就买些来给他们吃,然后再到我们这里斟酒。” 酒保又见随从们都站满在酒垆边,便走到那个像公人模样的客人面前,说道:“劳驾您,把这副大座头让给里面两位官人的随从坐一坐。” 那汉子听酒保称他 “上下”,心里不高兴,顿时烦躁起来,说道:“凡事也得有个先来后到吧!什么官人的随从,就想换座头,老爷我不换!” 燕顺听了,对宋江说:“你看他多无礼啊?” 宋江说:“随他去吧,你别和他一般见识。” 说着便按住了燕顺。只见那汉子转过头,对着宋江和燕顺冷笑了一声。酒保又陪着小心说:“这位爷,您就行行好,成全我这小买卖,换一换又有何妨呢?” 那汉子大怒,拍着桌子说:“你这小子怎么这么不懂事!欺负老爷我独自一个人,就想换座头。就算是赵官家来了,老爷我也不换!你再敢多嘴,看我大拳头不揍你!” 酒保说:“小人我也没说什么呀。” 那汉子喝道:“量你这小子也不敢说什么!” 燕顺听了,哪里还忍耐得住,便说道:“你这汉子,也太蛮横了!不换就不换,别在这儿吓唬人。” 那汉子一下子跳了起来,抄起短棒拿在手里,回应道:“我骂他关你什么事!老爷我天下只服两个人,其余的人在我眼里都不过是脚下的泥!” 燕顺更加恼怒,提起板凳,就要朝那汉子打过去。宋江见那人说话不同寻常,便横身挡在中间劝解道:“大家都别闹了。我倒想问你,你说天下只服的那两个人是谁?” 那汉子说:“说出来吓你一跳!” 宋江说:“愿闻二位好汉大名。” 那汉子说:“一个是沧州横海郡柴世宗的孙子,人称小旋风柴进柴大官人。” 宋江暗暗点头,又问:“另一个是谁?” 那汉子说:“这一个更厉害,是郓城县押司,山东及时雨呼保义宋公明。” 宋江听了,看了燕顺一眼,暗自好笑。燕顺也早就把板凳放下了。那汉子又说:“除了这两个人,就是大宋皇帝,老爷我也不怕!” 宋江说:“你先别急,我问你。既然你说起这两个人,我都认识。你是在哪里和他们二人相识的呢?” 那汉子说:“你既然认识,我就不瞒你。三年前我在柴大官人庄上住了四个多月,只是没见过宋公明。” 宋江说:“你认识黑三郎吗?” 那汉子说:“你既然提到了,我如今正打算去找他。” 宋江问道:“谁让你去找他的?” 那汉子说:“他的亲兄弟铁扇子宋清,让我带家书去寻他。”

宋江听了,心中大喜,上前一把拉住那汉子,说道:“真是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啊!我就是黑三郎宋江。” 那汉子仔细打量了宋江一番,随即下拜道:“真是幸运,让小弟能遇到哥哥,差点就错过了,还得白跑一趟去孔太公那里。” 宋江把那汉子拉进里面,问道:“家里最近没什么事吧?” 那汉子说:“哥哥听我讲:小人姓石名勇,原本是大名府人氏。平日里靠赌博为生,在老家大家给我起了个绰号,叫石将军。因为在赌博时一拳打死了人,逃到柴大官人庄上。经常听往来江湖的人说起哥哥的大名,所以特地去郓城县投奔哥哥,却又听说哥哥因事在逃。后来见到四郎,听我说了柴大官人,他说哥哥在白虎山孔太公庄上,所以又让我来拜见哥哥。四郎特地写了这封家书,让我带到孔太公庄上,还说要是找到了哥哥,‘让兄长赶紧回来’。” 宋江听了,心中起了疑忌,便问道:“你到我庄上住了几天,见到我父亲了吗?” 石勇说:“小人在那里只住了一夜就来了,没见到太公。” 宋江把要去梁山泊入伙的事都跟石勇说了。石勇说:“小人自从离开柴大官人庄上,在江湖中就只听闻哥哥大名,说哥哥疏财仗义,济困扶危。如今哥哥既然要去那里入伙,一定要带上我。” 宋江说:“这个你不必多说,多你一个又何妨。先来和燕顺见个面。” 又对酒保说:“就在这里斟酒,别去别处。” 喝了三杯酒之后,石勇便从包裹里取出家书,急忙递给宋江。宋江接过来一看,只见封皮是倒着封的,上面也没有写 “平安” 二字。宋江心里越发疑惑,急忙撕开信封,从头读到一半,后面写道:

“父亲在今年正月初头,因病去世,如今停丧在家,专门等哥哥回来迁葬。千万,千万!切不可耽误!宋清泣血敬书。”

宋江读完,大叫一声 “苦”,顿时六神无主,自己捶打着胸脯,责骂自己道:“我真是个不孝逆子,做出这般错事,老父去世,我却不能尽人子之道,和畜生有什么区别!” 说着,用头往墙上撞,大哭起来。燕顺和石勇赶忙抱住他。宋江哭得昏了过去,过了半晌才苏醒过来。燕顺和石勇两人劝道:“哥哥暂且节哀。” 宋江便对燕顺说:“不是我寡情薄意,实在是心里只有这个老父亲让我牵挂。如今他已经去世,我只能连夜赶回去奔丧,你们就自己上山吧。” 燕顺劝道:“哥哥,太公既然已经去世,就算你回到家,也见不到他了。世上人没有不死的父母。还是请放宽心,先带我们弟兄去了梁山泊,那时小弟再陪哥哥回去奔丧,也不算晚。自古道:蛇无头不行。要是没有哥哥去,他们那里怎么会收留我们呢?” 宋江说:“要是等我送你们上山,不知道要耽误我多少时间,这可不行。我写一封详细的书信,把事情都写在里面,让石勇和你们一起入伙,等他们一同上山。我现在要是不知道这件事也就罢了,既然上天让我知道了,我现在真是度日如年,心急如焚。我马也不要了,随从也不带了,一个人连夜赶回家去。” 燕顺和石勇怎么也留不住他。

宋江向酒保借了笔砚,要了一张纸,一边哭着,一边写信,在信里再三叮嘱。写完后,封皮也没粘,交给燕顺收着。他穿上石勇的八搭麻鞋,拿了些银两放在身边,挎上一口腰刀,顺手拿了石勇的短棒,酒食都一口没吃,便出门要走。燕顺说:“哥哥,也等秦总管、花知寨都来见个面再走也不迟啊。” 宋江说:“我不等了,我这封信送去,不会有什么阻碍。石家贤弟会把详细情况跟大家说清楚,你替我向众兄弟们转达,就说宋江奔丧心急,还请大家不要见怪。” 宋江恨不得一步就跨到家,独自一人像飞一样离开了。

再说燕顺和石勇就在那店里吃了些酒食点心,付了酒钱,然后让石勇骑上宋江的马,带着随从,在离酒店三五里路的地方,找了一家大客店住下,等候众人。第二天辰时,众人全都到齐了。燕顺和石勇迎上去,详细说了宋江哥哥奔丧去了的事。众人都埋怨燕顺道:“你怎么不留住他呢?” 石勇解释说:“他听说父亲去世,恨不得自己也去死,怎么肯停下脚步,恨不得马上飞回家。他写了一封详细的书信在这里,让我们只管去,他们看了信,不会有什么阻碍。” 花荣和秦明看了信,和众人商量道:“我们现在在半路上,进退两难,回去不行,散伙也不成,只能先继续往前走。还是把信封好,到山上看看,要是他们不收留,再另作打算。” 九个好汉合为一伙,带着三五百人马,渐渐靠近梁山泊,寻找大路上山。一行人马正在芦苇丛中行进,只见水面上锣鼓声响起。众人望去,漫山遍野都是各种彩旗,水泊中划出两只快船。前面一只船上,坐着三五十个小喽啰,船头上中间坐着一个头领,正是豹子头林冲。后面那只哨船上,也有三五十个小喽啰,船头上坐着一个头领,是赤发鬼刘唐。前面林冲在船上喝问道:“你们是什么人?哪里来的官军?竟敢来收捕我们!让你们人人都死,一个不留,你们也该知道俺梁山泊的大名!” 花荣、秦明等人都下了马,站在岸边回应道:“我们众人不是官军,有山东及时雨宋公明哥哥的书信在此,特地来投奔大寨入伙。” 林冲听了,说道:“既然有宋公明兄长的书信,那就先到前面朱贵酒店里,先把书信拿来看了,再来请你们相见。” 船上把青旗一招,芦苇丛中划出一只小船,船上有三个渔人,一个看船,两个上岸来说道:“你们众位将军都跟我来。” 水面上,只见两只哨船,其中一只船上把白旗挥动,铜锣一响,两只哨船一起离开了。一行众人看了,都惊呆了,说道:“这地方,官军谁敢来侵犯!我们的山寨怎么能比得上这里!”

众人跟着两个渔人,绕了个大圈子,径直来到旱地忽律朱贵的酒店里。朱贵听明来意,热情地迎接众人,一一见过面后,便吩咐手下宰了两头黄牛,分发酒食。他接过众人带来的书信看了看,先到水亭上放了一支响箭,射向对岸。芦苇丛中很快摇出一只快船来。朱贵对小喽啰交代一番,让他们先把书信带上山去通报消息。一面在店里杀猪宰羊,热情款待这九位好汉,把军马安置妥当,让他们分散休息。

第二天辰时,只见军师吴用亲自来到朱贵酒店迎接众人,大家一一相见,相互行礼之后,吴用详细询问了事情的来龙去脉。这时,早有二三十只大白棹船前来接应。吴用、朱贵邀请九位好汉上船,他们的家小、车辆、人马和行李,也各自搬到船上,朝着金沙滩驶去。上岸后,沿着松树间的小路前行,众多好汉簇拥着晁盖头领,敲锣打鼓前来迎接。晁盖为首,与九个好汉相见,把他们迎上关来,大家有的骑马,有的坐轿,一直来到聚义厅。双方一一对行过礼。左边一排交椅上,依次坐着晁盖、吴用、公孙胜、林冲、刘唐、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杜迁、宋万、朱贵、白胜。那时,白日鼠白胜在几个月前,已经从济州大牢越狱,逃到山上入伙。这都是吴用派人花钱运作,才把白胜救了出来。右边一排交椅上,坐着花荣、秦明、黄信、燕顺、王英、郑天寿、吕方、郭盛、石勇。众人分两行坐下,总共二十一位好汉。中间燃起一炉香,大家一起立下誓言。当天大摆筵席,杀牛宰马,热闹非凡。一面让新入伙的兄弟在厅下参拜,由小头目们招待他们吃喝。还收拾了后山的房舍,把老小家眷都安顿好。

在筵席上,秦明和花荣对宋江的诸多好处赞不绝口,还讲述了在清风山报仇雪恨的事情,众头领听了都十分高兴。后来又说起吕方和郭盛比试戟法,花荣一箭射断绒绦,分开画戟的事。晁盖听了,心里不太相信,只是含糊地回应道:“真能射得这么准?改天可得见识见识这箭术。” 当天酒喝到一半,菜肴也上了好几道,众头领都说:“先去山前逛逛,回来再接着吃席。” 于是,二十一位头领相互谦让着,走下台阶,悠闲地散步,欣赏山景。走到寨前第三关时,只听到空中有几行大雁鸣叫着飞过。花荣心想:“晁盖刚才的意思,好像不太相信我能射断绒绦。何不趁今天展示一下我的本事,让他们见识见识,日后也好让他们对我心服口服?” 他眼睛一扫,随行的人中有带着弓箭的。花荣便向那人要了一张弓,拿在手里一看,是一张泥金鹊画细弓,正合他心意。他急忙取来一支好箭,对晁盖说:“刚才兄长听说我射断绒绦,众头领似乎不太相信。远处有一行大雁飞来,我也不敢夸口,我这支箭,要射中雁群里第三只大雁的脑袋。要是射不中,还请众头领不要笑话。” 花荣搭上箭,拉满弓,瞄准得十分精准,朝着空中一箭射去。但见:

鹊画弓拉开如同秋月,雕翎箭射出好似寒星。大雁排空飞行,排成整齐的八字;将军拈箭而射,果然一箭不差。一只大雁从云中坠落,几声哀鸣在草丛中响起。雁血模糊,染红了绿色的箭羽,大寨下众人齐声喝彩。

当下,花荣这一箭,果然正中雁群中的第三只大雁,大雁直直地坠落在山坡下。花荣急忙叫军士去把大雁取来查看,那支箭正好射穿了大雁的脑袋。晁盖和众头领看了,都大为惊叹,纷纷称花荣为 “神臂将军”。吴用称赞道:“别说将军比得上小李广,就是养由基也比不上这般神箭手,真是山寨的福气。” 从这以后,梁山泊里没有一个人不敬重花荣。众头领再次回到厅上继续筵席,直到晚上才各自回去休息。

第二天,山寨里又摆下筵席,商议众人的座次。论本事,秦明和花荣不相上下,但因为花荣是秦明的大舅子,众人便推让花荣坐在林冲之下,排第五位,秦明排第六位,刘唐坐第七位,黄信坐第八位,在阮氏三兄弟之后,接着是燕顺、王矮虎、吕方、郭盛、郑天寿、石勇、杜迁、宋万、朱贵、白胜,一行总共二十一位头领依次坐定。庆贺筵席结束后,大家正式在梁山泊义聚。山寨里开始增造大船、房屋,购置车辆和各种物品,打造枪刀等兵器,制作铠甲头盔,整理旌旗、袍袄、弓弩箭矢,做好抵御官军的准备,这些暂且不表。

再说宋江自从离开村店,连夜往家赶。当天申时,他赶到本乡村口张社长的酒店里暂时歇脚。张社长和宋江家关系一向很好。张社长见宋江满脸忧愁,暗自流泪,便关切地问道:“押司已经有一年半没回家了,今天好不容易回来,怎么脸色这么难看,心里有什么烦心事吗?好在官司已经遇到大赦,想必是减罪了吧。” 宋江回答说:“老叔说得对。家里的官司暂且不说,只是我那生身老父亲去世了,我怎么能不烦恼呢!” 张社长哈哈大笑道:“押司,你这是开玩笑吧?你父亲太公刚才还在我这儿喝酒,才回去半个时辰,怎么能这么说呢?” 宋江说:“老叔,您可别拿我打趣。” 说着便拿出家书,给张社长看,说道:“我兄弟宋清明明在信里写着:父亲在今年正月初头就去世了,专门等我回去奔丧。” 张社长看完,说道:“哎呀,哪有这种事!就在中午前后,他还和东村的王太公在我这儿喝酒,然后才离开的,我怎么会说谎呢?” 宋江听了,心中充满疑惑,不知如何是好。思索了半天,一直等到天黑,他告别张社长,便往家赶。进了庄门一看,一切都很平静。庄客们看到宋江,都纷纷前来参拜。宋江问道:“我父亲和四郎在吗?” 庄客回答说:“太公每天都盼着押司回来,眼睛都快望穿了。今天您回来,他可高兴了。他刚刚和东村里的王社长,在村口张社长店里喝完酒回来,正在里面房间睡觉呢。” 宋江听了,大吃一惊,扔下短棒,径直走进草堂。只见宋清迎上来向哥哥下拜。宋江见兄弟没戴孝,心中十分恼怒,指着宋清骂道:“你这忤逆的畜生,这是怎么回事!父亲明明还在世,你怎么能写信来骗我?害得我几次都想寻死,哭得昏过去。你怎么能做这种不孝之子!” 宋清刚要解释,只见屏风后面转出宋太公,说道:“我儿别着急。这事儿不怪你兄弟,是我每天都想见你一面,所以让宋清写信说我去世了,这样你就能快点回来了。我又听说白虎山一带强人很多,怕你一时冲动落草为寇,做个不忠不孝的人,所以赶紧寄信叫你回来。正好柴大官人那里派石勇送书给你。这一切都是我的主意,和四郎无关,你别怪他。我刚从张社长店里回来,正在房里睡觉,就听到你回来了。” 宋江听了,连忙向父亲磕头,心中又是忧虑又是欢喜。宋江又问父亲:“不知道最近官司怎么样了?既然已经大赦,肯定减罪了,刚才张社长也是这么说的。” 宋太公说:“你兄弟宋清没回来的时候,多亏了朱仝、雷横帮忙,后来只下了一道海捕文书,再也没来骚扰过。我现在叫你回来,是因为最近听说朝廷册立皇太子,已经颁布了一道赦书,凡是民间犯了大罪的,都减一等处罚,各地都在执行。就算事情败露被官府抓住,也不过是个流放的罪,不至于丢了性命。先随它去吧,以后再想办法。” 宋江又问:“朱、雷两位都头来过庄上吗?” 宋清说:“我前几天听说,他们两个都被派出去了。朱仝被派往东京,雷横不知道被派到哪里去了。现在县里新来了两个姓赵的负责公务。” 宋太公说:“我儿一路奔波,风尘仆仆,先去房里休息几天吧。” 一家人欢欢喜喜,暂且不表。

天色渐渐暗下来,玉兔东升。大约一更时分,庄上的人都睡了,只听到前后门传来阵阵喊叫声。一看,四下里都是火把,把宋家庄团团围住,一片呼喊声:“别让宋江跑了!” 太公听了,连声叫苦。正因为此事,引出了一段故事,使得大江岸上,聚集起众多好汉英雄;闹市之中,尽显忠义之士的肝胆。天罡星有缘相聚,地煞星齐心协从。究竟宋公明在庄上如何脱身,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