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行者说:“我送哥哥一程再回来。” 宋江说:“不必如此。自古道:送君千里,终有一别。兄弟,你只管奔赴自己的前程,早点到达二龙山。入伙之后,要少喝点酒。要是朝廷招安,你就劝说鲁智深、杨志一起投降。日后去边疆,在战场上奋勇杀敌,争取博得个封妻荫子的功名,将来在青史上留下个好名声,也不枉此生。我自己一无所能,虽然对朝廷忠心耿耿,却一直没有机会施展抱负。兄弟你如此英雄了得,日后必定能做大官。你要记住我的话,希望日后咱们还能相见。” 武行者听了,在酒店里喝了几杯酒,付了酒钱。两人走出酒店,来到市镇尽头的三岔路口,武行者向宋江下拜四次。宋江满含热泪,实在不忍心分别,又叮嘱武松说:“兄弟,千万别忘记我的话,少喝点酒。保重,保重啊!” 武行者便朝西走去。看官们要记住,武行者后来去二龙山投奔鲁智深和杨志入伙了,这里暂且按下不表。
且说宋江与武松分别后,转身朝东,朝着清风山的方向走去,一路上心里一直惦记着武行者。又走了几天,远远地望见了清风山。看那座山,但见:
八面巍峨,四周险峻。古怪的乔松像翠盖般盘绕,杈枒的老树挂满了藤萝。瀑布飞流直下,寒气袭人,让人毛发发冷;陡峭的山崖直耸而下,清光耀眼,让人惊魂动魄。能不时听到涧水的流淌声和樵夫砍柴的斧声;峰峦倒垂,山鸟哀鸣。麋鹿成群结队,狐狸相互勾结,在荆棘中往来跳跃,四处寻找野食,前后呼号。站在草坡上一望,看不到一家商旅店;走到山坳里,周围全是死尸坑。这地方要不是佛祖修行的圣地,就一定是强盗打劫的场所。
宋江看着前面那座高山,觉得山势奇特,树木茂密,心中很是欢喜,一路观赏,不知不觉多走了几程,却没来得及找住宿的地方。眼看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宋江心里开始慌张,暗自寻思:“要是在夏天,随便在林子里凑合一晚也就算了。可现在偏偏是仲冬时节,风霜凛冽,夜里十分寒冷,实在难以忍受。要是再碰上毒虫或者虎豹,可怎么抵挡,那岂不是要丢了性命!” 宋江只能朝着东边的小路一直走,大概走了一更天的时间,心里越发慌张,没注意脚下,不小心踩上了一条绊脚索。树林里的铜铃响了起来,立刻跑出十四五个埋伏在路边的小喽啰,大声喊叫着,把宋江扑倒在地,用一条麻绳绑了起来,夺走了他的朴刀和包裹,然后点起火把,押着宋江往山上走去。宋江只能暗自叫苦。很快,宋江就被押到了山寨里。在火光的映照下,宋江看到四下里都是木栅栏,中间有一座草厅,厅上放着三把虎皮交椅,后面还有百十间草房。小喽啰们把宋江像捆粽子一样绑起来,绑在将军柱上。有几个在厅上的小喽啰说:“大王刚刚睡下,先别去禀报。等大王酒醒了,再请他起来,把这小子的心肝剖出来做醒酒汤,我们大家也能尝尝新鲜肉。” 宋江被绑在将军柱上,心里想:“我的命运怎么这么坎坷!就因为杀了一个烟花女子,竟然落得如此下场!谁能想到我这把骨头会丢在这里,断送了性命。” 只见小喽啰们点起了明亮的灯烛。宋江已经被冻得身体麻木,动弹不得,只能用眼睛四下张望,低着头叹气。
大约到了二更天或者三更天的时候,只见厅背后走出三五个小喽啰,喊道:“大王起来了!” 然后把厅上的灯烛挑得更亮。宋江偷偷看去,只见出来的那个大王,头上扎着鹅梨角儿,用一条红绢帕裹着,身上披着一件枣红色的丝衲袄,走到中间的虎皮交椅上坐下。看那大王的模样,生得如何呢?但见:
赤发黄须双眼圆,臂长腰阔气冲天。
江湖称作锦毛虎,好汉原来却姓燕。
这个好汉祖籍山东莱州,姓燕名顺,绰号锦毛虎。原本是贩卖羊马的商人,因为折了本钱,流落江湖,在绿林里打劫为生。燕顺酒醒后,坐在中间的交椅上,问道:“孩儿们,从哪里抓来这个家伙?” 小喽啰回答说:“孩儿们正在后山埋伏,只听到树林里铜铃响。原来这个家伙独自背着些包裹,不小心绊到了绳索,摔了一跤,所以我们就把他抓来献给大王做醒酒汤。” 燕顺说:“正好。快去把二位大王请来,一起享用。” 小喽啰去了没多久,只见厅的两侧走出两个好汉。左边一个身材矮小,一双眼睛炯炯有神。他是怎么打扮的呢?但见:
驼褐衲袄锦绣补,形貌峥嵘性粗卤。
贪财好色最强梁,放火杀人王矮虎。
这个好汉祖籍两淮,姓王名英。因为他身材矮小,江湖上都叫他矮脚虎。他原本是赶车的,因为半路见财起意,劫了客人,事情败露后越狱逃跑,来到清风山,和燕顺一起占了这座山,打家劫舍。左边这个生得白净面皮,留着三牙掩口髭须,身材瘦长,肩膀宽阔,模样清秀,也裹着一顶绛红色的头巾。他又是怎么装扮的呢?但见:
绿衲袄圈金翡翠,锦征袍满缕红云。
江湖上英雄好汉,郑天寿白面郎君。
这个好汉祖籍浙西苏州,姓郑,双名天寿。因为他生得白净俊俏,人们都称他为白面郎君。他原本以打银器为生,从小喜欢练习枪棒,流落江湖。路过清风山的时候,遇到了王矮虎,两人斗了五六十回合,不分胜负。燕顺见他武艺高强,便把他留在山上,坐了第三把交椅。
当下,三个头领坐定,王矮虎便说:“孩儿们,正好做醒酒汤。快动手把这小子的心肝取出来,做三份酸辣醒酒汤。” 只见一个小喽啰端来一大铜盆水,放在宋江面前;另一个小喽啰卷起袖子,手里拿着一把明晃晃的剜心尖刀。那个端水的小喽啰双手捧起水,往宋江的心窝泼去。原来,人的心脏都是被热血包裹着的,用冷水把热血泼散,取出心肝的时候,口感就会更脆嫩好吃。小喽啰把水直接泼到宋江脸上,宋江叹了口气说:“可惜我宋江要死在这里了!” 燕顺清楚地听到了 “宋江” 两个字,连忙喝住小喽啰说:“先别泼水!” 燕顺问道:“这家伙刚才说什么‘宋江’?” 小喽啰回答说:“这家伙嘴里说:‘可惜宋江死在这里!’” 燕顺便站起身来,走到宋江跟前问道:“你这汉子,你认识宋江?” 宋江说:“我就是宋江。” 燕顺又走近一步问道:“你是哪里的宋江?” 宋江回答说:“我是济州郓城县做押司的宋江。” 燕顺说:“你莫不是山东的及时雨宋公明,杀了阎婆惜,在江湖上逃亡的宋江?” 宋江说:“你怎么知道?我正是宋三郎。” 燕顺听了,大吃一惊,立刻夺过小喽啰手里的尖刀,割断了麻绳,把自己身上披的枣红色丝衲袄脱下来,裹在宋江身上,把宋江抱到中间的虎皮交椅上,招呼王矮虎和郑天寿赶紧过来。三个人一起向宋江磕头下拜。
宋江赶忙从座位上下来还礼,问道:“三位壮士,为何不但不杀我,反而对我行如此大礼?这是何意啊?” 说着也跪在了地上。那三个好汉见状,也一同跪下。燕顺说道:“小弟我恨不得挖了自己的眼睛!原来是我有眼不识泰山,刚才一时间没问清楚缘由,差点害了义士。若不是上天保佑,让仁兄自己说出大名,我们怎么能知道真相!小弟在江湖绿林中闯荡了十几年,早就听闻贤兄仗义疏财、济困扶危的大名,只恨缘分太浅,一直没能与尊颜相见。今日上天让我们相遇,真是让我满心欢喜。” 宋江回答道:“我宋江有何德何能,竟让足下如此挂怀厚爱。” 燕顺说:“仁兄礼贤下士,结交各路豪杰,声名远扬,天下谁人不钦佩!梁山泊如今如此兴旺,四海之内都有所耳闻,曾有人说,这全是仁兄的功劳。不知仁兄独自一人从何处来,如今又为何到此?” 宋江便把当初救晁盖的事,杀阎婆惜的事,后来投奔柴进,在孔太公那里住了许久,以及现在要去清风寨找小李广花荣这几件事,一五一十详细地说了出来。三个头领听了十分高兴,马上拿来一套衣服给宋江换上。一面吩咐杀牛宰马,连夜摆下筵席。当夜众人一直吃到五更天,才让小喽啰伺候宋江去休息。第二天辰时,大家起床后,又说起路上的许多事,宋江还夸赞武松武艺高强、英雄了得。三个头领听了,拍着大腿叹息道:“我们没这缘分啊!要是他能来这里,那就太好了。可惜他去了二龙山!” 闲话少叙。宋江在清风山住了五七天,每天都受到好酒好菜的款待,这就不多说了。
当时正值腊月初,按照山东的年例,腊日要去上坟。只见山下的小喽啰来报:“大路上有一乘轿子,七八个人跟着,挑着两个盒子,像是去坟头烧纸的。” 王矮虎是个好色之徒,一听这话,心想这轿子里必定是个妇人,于是点起三五十个小喽啰,就要下山去。宋江和燕顺怎么拦也拦不住。王矮虎拿起枪刀,敲响铜锣,就下山去了。宋江、燕顺和郑天寿三人便在寨中继续喝酒。王矮虎去了大概两三个时辰,负责探听消息的小喽啰来报告说:“王头领一直追到半路上,那七八个军汉都跑了,他把轿子里的一个妇人给带了回来。只搜到一个银香盒,没别的财物。” 燕顺问道:“那妇人现在抬到哪里去了?” 小喽啰说:“王头领已经把她抬到山后的房间里去了。” 燕顺听了大笑起来。宋江说:“原来王英兄弟是贪图女色,这可不是好汉该做的事。” 燕顺说:“这个兄弟其他方面都很积极,就是有这毛病。” 宋江说:“二位,我们一起去劝劝他。” 于是燕顺和郑天寿带着宋江,径直来到后山王矮虎的房间。推开门,只见王矮虎正搂着那妇人想要亲热。看到他们三人进来,王矮虎慌忙推开妇人,让座给他们。宋江看那妇人,只见她:
身穿白色素服,腰系着孝裙。不施脂粉,却天然体态妖娆;不涂铅华,生就一副秀丽容貌。头发半梳,有着沉鱼落雁的姿容;眼睛含愁,恰似闭月羞花的美貌。就像嫦娥离开了月宫,又似织女下凡来到人间。
宋江看着那妇人,问道:“娘子,你是哪家的家眷?这个时节出来走动,有什么要紧事吗?” 那妇人面带羞涩,向前恭恭敬敬地行了三个万福礼,回答道:“我是清风寨知寨的妻子。因为母亲去世,如今到了小祥之期,特意来坟前烧纸,哪里敢无缘无故出来闲逛。求大王救命啊!” 宋江听了,心里一惊,暗自寻思:“我正要去投奔花知寨,难道这是花荣的妻子?我怎能不救!” 宋江又问道:“你丈夫花知寨为何没和你一起来上坟?” 那妇人说:“大王有所不知,我并非花知寨的妻子。” 宋江说:“你刚才还说是清风寨知寨的夫人。” 那妇人解释道:“大王不知道,这清风寨现在有两个知寨,一文一武。武官是花荣花知寨,文官则是我的丈夫刘高刘知寨。” 宋江心想:“她丈夫既然和花荣是同僚,我要是不救她,日后到了那里,面子上也不好看。” 宋江便对王矮虎说:“兄弟,我有句话,不知你肯不肯听?” 王英说:“哥哥有话,但说无妨。” 宋江说:“但凡好汉,若是沾了‘好色’这三个字,很容易招人耻笑。我看这娘子说自己是朝廷命官的夫人。看在我的薄面以及江湖大义的份上,放她下山回去,让他们夫妻团聚,如何?” 王英说:“哥哥你听我说。我王英一直没有押寨夫人作伴,况且如今世上那些当官的把事情都搞坏了,哥哥你何必管这么多!就让小弟我放纵这一次吧。” 宋江听了,跪了下来,说道:“贤弟要是想要押寨夫人,日后宋江一定帮你找个好的,我出钱送礼,娶一个来伺候贤弟。只是这个娘子,是我朋友同僚的正室妻子,咱们得给个情面,放了她吧。” 燕顺和郑天寿连忙一起扶起宋江,说:“哥哥快请起来,这事好办。” 宋江又谢道:“如此,多谢二位不阻拦。” 燕顺见宋江坚决要救这妇人,也不管王矮虎愿不愿意,喝令轿夫把妇人抬走。那妇人听了这话,像插了蜡烛一样连连向宋江拜谢,一口一个 “谢大王”。宋江说:“夫人,你不用谢我。我不是山寨里的大王,我只是郓城县的一个客人。” 那妇人拜谢后下了山,两个轿夫也捡回了一条命,抬着妇人飞快地往山下跑,恨不得爹娘多生两只脚。
王矮虎又羞又恼,却只能闷在心里,不说话。宋江拉着他来到前厅,劝道:“兄弟,你别烦躁。宋江日后一定给兄弟找个好媳妇,让你满意。我绝不食言。” 燕顺和郑天寿在一旁都笑了起来。王矮虎一时被宋江用礼义说服,虽然心里不痛快,却也不敢发作,只能强装笑脸,和宋江一起在山寨中吃筵席,这里就不多说了。
再说清风寨的军人,当时恭人被掳走后,只好回到寨里向刘知寨报告:“恭人被清风山的强人掳走了。” 刘高听了大怒,责骂去的军人办事不力,“怎么能把恭人给丢了!” 还用大棍打那些军汉。众人解释道:“我们只有五七个,他们有三四十人,我们怎么能打得过?” 刘高喝道:“胡说!你们要是不把恭人夺回来,我就把你们都关进牢里治罪!” 那几个军人被逼无奈,只好央求寨里的七八十个军健,各自拿着枪棒,打算去夺回恭人。没想到走到半路,正好碰到两个轿夫抬着恭人飞快地回来了。众军汉迎上去,问:“怎么能把恭人救下山的?” 那妇人说:“那些人把我抓到山寨里,听我说我是刘知寨的夫人,吓得他们赶紧向我跪拜,还叫轿夫把我送下山来。” 众军汉说:“恭人可怜可怜我们,就跟相公说我们把恭人夺回来了,权且救我们免受这顿打。” 那妇人说:“我自有办法,会跟相公说的。” 众军汉拜谢后,簇拥着轿子就走。众人见轿夫走得快,便说:“你们两个平常在镇上抬轿,总是慢吞吞的,今天怎么走得这么快?” 那两个轿夫回答道:“本来走不动,却被背后狠狠打了好几下。” 众人笑道:“你们莫不是见鬼了?背后哪有人。” 轿夫这才敢回头看,说道:“哎呀!是我走得太急了,脚后跟老是踢到后脑勺。” 众人都笑了起来,簇拥着轿子回到了寨中。刘知寨见了,十分高兴,问恭人:“你是被谁救回来的?” 那妇人说:“就是那些人把我掳去,想对我不轨,我不从,他们正要杀我,听我说我是知寨的夫人,就不敢动手了,慌忙向我跪拜,正好又有这么多人来把我抢了回来。” 刘高听了这话,便吩咐拿十瓶酒、一口猪赏赐众人,这里就不再细表。
再说宋江救了那妇人下山后,又在山寨中住了五七天,想着要去投奔花知寨,便向三位头领告辞准备下山。三个头领苦苦挽留,但留不住,于是摆下送行的筵席,各自送了些金银财宝给宋江,打包装在包裹里。当天宋江早早起来,洗漱完毕,吃了早饭,收拾好行李,向三位头领告别后下山。那三个好汉带着酒果菜肴,一直送到山下二十多里的官道旁,摆酒为宋江送行。三人依依不舍,叮嘱道:“哥哥去清风寨回来,一定要再到山寨相聚些日子。” 宋江背上包裹,拿起朴刀,说道:“一定再相见。” 行了个大礼,便与他们分别离开了。要是能让讲述故事的人和事情同时发生,并肩而行,拦住宋江,把他拉回来就好了。宋公明就因为要来投奔花知寨,差点死无葬身之地。这真是:青州城外,将出现几位好汉英雄;清风寨中,即将汇聚六个豪杰之士。正所谓:遭遇龙虎皆是天数,际会风云岂是偶然。到底宋江去寻找花知寨时遇到了什么人,且听下回分解。